•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調(diào)歌頭

      2018-09-15 06:20:16策劃郭憶靜
      廈門航空 2018年9期
      關(guān)鍵詞:劉三姐柳州山歌

      策劃_郭憶靜

      執(zhí)行_本刊編輯部

      設(shè)計_陳舒寧

      攝影_謝松汕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相逢,卻能得到最質(zhì)樸的回歸。

      柳州與桂林,是廣西兩座著名的工業(yè)城市,一座座青山和一條條河流相互交織,勾勒出山水極致之美。究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還是柳州山水甲桂林,答案已不重要,這兩座世人極其熟悉的廣西邊城,在山水如畫的面紗下,江邊的山歌和傳說,又有誰會記得呢?

      柳州記

      圖片提_供 柳州市旅游局(署名除外)

      撰文_續(xù)慧穎

      柳州人似乎骨子里就有著工業(yè)制造的基因,他們擅長制造,又同時擁有高度的集體性、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廣西多出狼兵,歷來打仗都異常勇猛。那些四處散落在城市之中,與城市共呼吸看起來如『鬼怪』般的喀斯特山峰,似乎讓他們保有著山野的原生與力量,使他們勇于革新和嘗試。

      柳樹在春天種下,隨風(fēng)搖曳在江堤。它只管自個兒舒展快活,并不用聽懂柳宗元的自嘲?!?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绷谠诹莘N下柳樹,現(xiàn)在說起這段故事,風(fēng)趣大于內(nèi)容。吟詩的柳宗元卻是滿心苦悶酸楚無處可解。“永貞革新”失敗,成為他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的柳宗元,自湖南永州到廣西柳州,是一次比一次更偏遠的流放。如果他在泉下遇見后來的蘇軾,想必二人定會持手淚目。

      但柳州的這次流放,為柳宗元留了一個“出路”,實權(quán)在手。他可以一展拳腳,用治大國的智慧與理論,烹“柳州”這道小鮮。當(dāng)時的柳州尚屬荒蠻之地,奴隸制未被廢除,欠了貸款過期未能償還的勞苦者只能淪為錢主奴婢,終生為奴,不得釋放。來自繁華之都封建體制日漸完善的長安驕子柳宗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放奴隸,他籌錢、革其鄉(xiāng)法,用工時抵債務(wù),湊夠欠款即可贖身,解除了許多被壓迫被奴役人們的痛苦。到柳州第二個月,柳宗元就修復(fù)孔廟,在修廟《碑記》里強烈地表達了他發(fā)展地方文化教育的心愿。提倡教育學(xué)習(xí)的同時,他還處處引導(dǎo)當(dāng)時沉迷巫術(shù)迷信的柳州民眾相信科學(xué),破土打井,改革阻礙生產(chǎn)的落后習(xí)俗。四年轉(zhuǎn)瞬即逝,卻足以將一座城從一片荒蠻引領(lǐng)至一個新的時代。在為官執(zhí)政開化民智的同時,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痞病常常令他胸腹部脹悶、氣郁痰凝、脾胃虛弱,為了治病他需要服用半夏和茯苓。而當(dāng)時柳州市面上大多數(shù)售賣的茯苓都以芋頭片冒充,柳宗元買過幾次,次次中招,不但氣郁腹脹沒能得到醫(yī)治,反而因為芋頭片加重了病情。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件中苦悶地提起此事,而放下筆,他仍舊以民眾為重,處處想著改善柳州百姓的生活。

      柳江百里畫廊,紫荊花開(攝影_黃保華)

      柳侯祠今仍在,孤獨地告訴世人這里曾經(jīng)生活過一位大文豪

      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詔書還未達柳州,柳宗元卻因病在柳州去世。享年47歲。即便做了四年柳州的父母官,他并沒有攢下什么錢,直到病逝柳州,因無錢辦理后事,靈柩停于柳州八月之久。死后全靠好友桂管觀察使裴行立捐款資助,才得以落葉歸根,回到他日思夜想的長安。

      離長安越遠,離死亡卻越近。四年的任期,柳宗元不負這座城,但最后朝廷還是負了他。柳州人民倒是日夜思念他,不久后在柳州為他建廟池、衣冠冢。每逢清明家家祭拜,奉其為“神”,希冀他可以“升天”為神,繼續(xù)保佑這方土地上的人們。

      官之為官的職責(zé),人之為人的本分,不是功勛,更不是施舍。在黑暗的時代,卻成了“神跡”。不得不讓人感慨即便是盛世如唐這般,世界的光亮卻仍舊只在保有原則和價值理想的人心之處。這位柳州城歷史上最早流芳百世的“外鄉(xiāng)人”,種下的不只是柳木竹林,還有外鄉(xiāng)人開拓根植柳州的血脈。這好似為今日之柳州,種下了種子。在柳江旁植樹造林,開墾荒地的柳宗元是無法設(shè)想千年后的某一天,柳州會因為另外三位外鄉(xiāng)人,埋下第二棵參天大樹的種子。這三個人就是歷史上知名的桂系將領(lǐng)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這三位善戰(zhàn)的廣西人均不是柳州人。如果沒有李宗仁等人在特殊時期對廣西的“大膽設(shè)想和試行”,柳州可能會因此缺乏一個契機,在不久后的1958年難以抓住南寧會議這個機會。柳機廠志記載:1927年深秋,新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以便與其他軍閥抗衡,選定在柳州雞喇建一座機械廠,作為軍械修造之場所。剛問世的柳機,其經(jīng)濟實力與規(guī)模在當(dāng)時不僅雄視八桂,且在國內(nèi)機械工業(yè)廠家名列前茅,一家柳機的總資本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廣西南寧、梧州和賀縣三地34個同類廠家資本總和的3倍。1931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除了上海與天津,柳機的規(guī)模與資金實力,遠在當(dāng)時的北平、武漢、杭州、廣州等城市中任何一家機械廠之上。他們甚至成功研制出了廣西第一輛以木炭為燃料的汽車。

      自力更生自不待言,柳州制造一直秉承著本土化的路徑發(fā)展。柳州人似乎骨子里就有著工業(yè)制造的基因,他們擅長制造,又同時擁有高度的集體性、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廣西多出狼兵,歷來打仗都異常勇猛。那些四處散落在城市之中,與城市共呼吸看起來如“鬼怪”般的喀斯特山峰,似乎讓他們保有著山野的原生與力量,使他們勇于革新和嘗試。1958年那次南寧會議,據(jù)說當(dāng)年任廣西省長的韋國清不僅伸手向毛澤東要項目,也利用自己從華野出身的背景,跑到江浙滬一帶要企業(yè)。在柳州工業(yè)博物館的一面墻上,繪制了當(dāng)年工廠整體南遷的場景。這些企業(yè)相當(dāng)一部分落戶柳州,結(jié)果柳州不僅企業(yè)眾多,而且門類齊全,這也為柳州日后發(fā)展汽車產(chǎn)業(yè)生態(tài)鏈鋪好了每一節(jié)鐵軌,輕工方面的代表是家喻戶曉的“兩面針”,醫(yī)藥品牌有“金嗓子喉寶”等。柳州一度輕、重工業(yè)齊飛的,20世紀80年代,柳州的市民家中所有物品均來自“柳州制造”。

      當(dāng)困難重重,愚公難以移山時,柳州人除了闖勁還有一股子韌勁。也正是這樣,當(dāng)柳州從鐵路上滑落的時候,可以在四個輪子的汽車上再次騰飛。一位柳州動力機械廠(生產(chǎn)五菱汽車的柳州微型汽車廠前身)的老人告訴現(xiàn)在上汽通用五菱的人,當(dāng)年他們?yōu)榱顺苫?,甚至制造過最簡單的鐵鍋。有人統(tǒng)計過柳州是企業(yè)成活率最高的城市。今日柳州,幾乎家家戶戶有在工業(yè)企業(yè)上班的人,也遍布外鄉(xiāng)人。柳州早已是一個如柳江水一般集“八方來水”的多元城市。

      柳州并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工業(yè)發(fā)展之殤,酸雨的記憶并不美好,柳州人花了十年重新治理了環(huán)境。如今你走在柳州城里,若不是滿大街跑著自己制造的汽車,你很難把這個風(fēng)景如畫、悠然自得的西南江城與重工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最令人驚嘆的是“上游就是柳鋼和柳化,柳江中的自來水廠取水塔卻運轉(zhuǎn)如常”。柳江繞著柳州城拐了幾個‘s’形的大轉(zhuǎn)彎,把柳州城生生變成了一個處處有江景的婀娜多姿的水城。江水清澈,空氣宜人。數(shù)百米寬的開闊水面,顯得格外壯麗。身處其中,你親切而清晰地感受中國已經(jīng)或正在發(fā)生的巨變。

      丹洲往事

      撰文/攝影_續(xù)慧穎

      工作結(jié)束,我像是一只丹洲古鎮(zhèn)拖在河岸旁的小船,靜靜地聽著晚潮的浪花不斷向水岸發(fā)出共舞邀約的樂聲。

      兩塊錢的擺渡船票,只需要五分鐘,就將我從鬧的此岸擺渡到靜的彼岸。站在渡船上,隔江望丹洲,一道蒼黑的石級從江灘飄然而起,坡頂濃蔭隱隱露出木樓的紅柱飛檐。那情景竟是這么熟悉,就像半世紀前柳州的某個碼頭,或者粵西故鄉(xiāng)的某個古老渡口。比丹洲古鎮(zhèn)更沉默的居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遇見了。身材矮小健壯,皮膚黝黑的船家不問我來自哪里,今晚是否準備一試當(dāng)?shù)孛朗常膊粏栁沂欠褚延喓寐淠_的客棧。他的注意力除了那根長長的撐離此岸的長篙,其他都放在了一個不知名孩童的書包上。這大概是村里某戶人家孩子的書包,被人捎帶著要擺渡人送到島上的家中去。孩童不知去向,在黃昏還遠的時分,想必是放了學(xué)結(jié)伴去玩耍了。幾個船家都差不多花甲年紀。一個書包從這艘船傳到那只,最后停在了我坐的船上。船家念著:“這又是出去耍水了,也不知先回家做作業(yè)?!倍际窍瘛哆叧恰防餇敔斠话闵狭四昙o的人日復(fù)一日擺渡在江河兩岸。這讓我有了回鄉(xiāng)的暖意。

      識水性,想必是丹洲古鎮(zhèn)人的特長。趕著去江邊浴場耍水的人騎著摩托成群結(jié)隊從明代古城墻洞下擦身而過。夏季,一場水的狂歡。男女老少,整個城和江水融為一體。這座始建于明朝萬歷十九年的古城,系當(dāng)時的懷遠縣城,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1914年懷遠改稱三江縣,至1932年縣治遷往古宜。古時以江為路,江河則為生財之道。丹洲地理獨特,上通湘、黔、滇,下連粵、閩、贛,使其成為東南地區(qū)通往西北邊界的門戶。善于經(jīng)商的廣東人、福建人、江西人頻繁往來于此,令這個現(xiàn)代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鎮(zhèn),曾經(jīng)富甲一方。今在丹洲還有一條古商業(yè)街被命名為福建街,在福建街附近,還有曾耀眼的閩粵會館。但尋找這些古跡并不簡單。整個村掩映在柚林之中,全島除了房屋和菜園,幾乎被柚子樹占領(lǐng)。若沒有歷史為它背書,它的沉默讓城市中沉迷語言社交的人無所適從。好在指示牌極為詳盡。但我仍舊在夜幕降臨時一臉狐疑地在一戶民居的菜地邊才找到了進入會館的路徑。會館已經(jīng)破敗,只剩下雕梁畫棟的墻頭依舊輝煌。

      絕不害怕剎那,永恒之聲這樣唱著,又同樣告誡剎那絕不要因此而驕縱。

      夜深了,從破敗的會館走回住所的路,沒有路燈。漆黑一片。手機早就沒了電,一下成了“瞎子”,腳下不知深淺地在青石板路上摸索。前方突然亮起一盞燈,那個剛才在會館旁民居中看電視的婦人,她矮小的身軀走到了前面大屋的走廊,伸手為一個陌生人點亮了一盞昏黃的廊下之燈。當(dāng)然不能忘記火焰給的光明,但不要忘了那持燈的人,她是堅韌地站在黑暗當(dāng)中呢。

      TIPS

      交通:從南寧到三江丹洲島大約5個小時車程,遍布明清遺跡的丹洲古城四面環(huán)水,到達丹洲碼頭后下車帶上行李上船擺渡登上丹洲島,車不能上島,可以放心地把車放在停車場保管,停車不過夜收費10元,過夜20元。進入丹洲必須坐渡船,丹洲島碼頭的門票(包含往返的船票)20元/人。自己找撐桿的農(nóng)家船單程2元。

      聽音尋路

      撰文_續(xù)慧穎

      攝影_ 續(xù)慧穎(署名除外)

      吃一塊酸肉,在吊腳樓喝一杯淡茶,聽老人說說侗家的故事。說著說著,他們就唱了起來。侗家人唱起歌來時,一個個有了不同于表演時的各種生動。有的羞澀,有的驕傲,有的急于一展歌喉,有的氣定神閑地彈起了他的樂器,就像將軍拿著武器。

      程陽風(fēng)雨橋是侗寨風(fēng)雨橋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風(fēng)雨橋

      一場大雨突如其來。由一面陰云蓄謀,集結(jié)了足夠多的水軍,準備給這個炎夏來一次措手不及的突擊。自然的對手永遠是它自己,而人類只是這場突如其來大雨下的四處躲避者。也因為這場雨,剛進侗寨門不久的我有了一些“理直氣壯”的借口求助阿宣可以收留我去她家吃午飯,我愿意把午餐錢付給她,阿宣答應(yīng)了我的請求,并且要為午餐去她阿婆家殺一只雞。我攔不住她,就隨了她。阿宣是我在三江程陽侗寨的導(dǎo)游,她有極強的親和力和專業(yè)服務(wù)能力,卻沒有丟掉她侗族人與生俱來的簡單與信任感。她一路兢兢業(yè)業(yè)向我講述家鄉(xiāng)的點滴,還不忘拍下路上垃圾堆放的照片,做好自己衛(wèi)生督導(dǎo)員的工作。外面與家鄉(xiāng)早已密不可分。外面世界對他們的誘惑,好比我們對他們的好奇。

      讓我鼓起勇氣提出去她家吃飯的原因其實就源自好奇一塊酸肉。如果你以為進侗寨只是一張門票,一趟車程,聽他們吹過蘆笙,喝一碗油茶,就算看完侗寨,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至少你要去吃一頓侗家人的飯,吃幾塊他們又酸又略咸的酸肉,最好還看看他們是怎么腌制這種肉制品的。

      食酸,是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共同的飲食習(xí)慣,貴州、云南,這些地區(qū)因為高溫,食物不易保存讓他們摸索出了如何常年可以吃肉的方法:腌制。和湖南、四川一帶習(xí)慣將肉用煙熏烘制成臘肉臘腸不同,侗族人的酸肉一年四季都有食用,并且保存更為長久。和眾多生腌制品的原理工序一樣,酸肉同樣需要使用到鹽巴,這也是為什么酸肉都略咸的緣故,用陶罐外圍加水或油密封存放三個月以上。但真正能讓肉制品保持不腐的秘訣是糯米,這是侗族人飲食中的秘密主角。侗族人世代以種植糯米為主要經(jīng)濟農(nóng)作物。因為比大米更不易消化的特性,他們得到了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喜愛。糧食種植對他們而言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山地較多的侗族聚集區(qū),他們的農(nóng)田呈階梯式開墾,如今已成為田園牧歌的經(jīng)典畫面,然而這種綜合幾何和光影藝術(shù)的水田,是讓侗族人苦不堪言卻迫不得已的選擇。阿宣的父輩到今天仍然需要步行一小時才能到達他們的水田進行勞作。糯米、酸肉都成為與老天爺討口飯吃的佐證。勤苦的勞作之余,歌唱成了他們放松最好的途徑。侗歌在早期有一個比放松更為重要的用途:記錄。侗族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人們通過歌曲將歷史和記憶保存。和苗族用刺繡紀錄歷史一樣,現(xiàn)在的侗歌記錄,大多借助漢語拼音,用侗語寫歌唱歌,是侗樂傳承最有意義和體現(xiàn)原生價值之處。

      攝影_石峻松

      程陽八寨四周河溪蜿蜒,吊腳樓、鼓樓錯落有秩,田園生活就這樣藏匿在青翠山林里

      TIPS

      除了可以在程陽八寨看到被稱為“世界級橋梁”的風(fēng)雨橋外,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城的潯江河上也橫跨著一座現(xiàn)代風(fēng)雨橋,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又集侗族特色木構(gòu)建筑技藝于一身。

      吃一塊酸肉,在吊腳樓喝一杯淡茶,聽老人說說侗家的故事。說著說著,他們就唱了起來。侗家人唱起歌來時,一個個有了不同于表演時的各種生動。有的羞澀,有的驕傲,有的急于一展歌喉,有的氣定神閑地彈起了他的樂器,就像將軍拿著武器。在阿宣家吃完飯,她便著急拉著我去看攔路迎賓和排得滿滿的歌舞表演。我們像是村子里兩個捉迷藏的孩童,跟著演出的隊伍在村子里上躥下跳。就在我們打算去風(fēng)雨橋追上迎賓的人群時,涼亭里幾個唱歌的人把阿宣一把拉住了。姑娘笑彎彎的眸子捧出了溪水,沉默的男人嘴角浮出一輪彎月。在被邀請加入合唱時,阿宣起初有些害羞,當(dāng)我的鏡頭從那把琵琶再次轉(zhuǎn)向她時,她已如一顆水珠自然地融入到了歌唱的隊伍里,跟著其他姑娘們唱起來了。姑娘們用一種已經(jīng)被忘卻的語言,哼著一些古代的歌曲。

      唱著唱著烈陽又回到了空中,雨很快就敗了。但被這場急雨進行過的土地,瞬間涼爽了不少。至少,午飯后的人們都愿意趕著日頭早早去廣場占個好位置看下午在鼓樓的表演了。被烈陽霸道地占有的整個夏季,即便在秋初時節(jié)也未能給秋留出一絲空隙。人與動物都乏于動作,狗都不愿出門了,勤勞的耕牛都不愿在晌午再履行它的職責(zé)。身著民族服飾的表演者在烈陽下輪流揮動著沉重的木樁,對一團糯米團抒發(fā)著民族情誼。但他們并不是機械性地表演著,他們?nèi)耘f保持著高漲的熱情,每日一遍一遍吟唱著他們的歌謠,跳著歡樂的舞蹈。他們?nèi)耘f是他們,而外面的世界也仍舊是外面。

      純樸的鄉(xiāng)土氣息、熱情好客的村民、濃濃的侗家風(fēng)情,成就了百家宴的熱鬧(攝影_謝慶云)

      一場余暉為一日的烈陽加冕,下午表演的人們不知道從哪又冒了出來,幾十個婦人挑著擔(dān)子,手里提著竹酒,都聚集到了鼓樓大堂里。女人們聚集到一起,紛紛掀開自己的竹籮,都是自家做好的菜,竹筒里裝的是溫?zé)岬呐疵拙?。一位婦人召集著大家為傍晚的“百家宴”準備桌椅,勞累了一下午的表演人群此刻又回到了村民的身份。涼亭里拉琴的男子喝多了些酒,這會終于開嗓唱起歌來了。男人彈著他的琵琶,世界在琴弦上跑過,走出憂傷的樂聲。

      阿宣家門口的樹,有一些葉子黃了,在細微末節(jié)處,初秋不易察覺地悄悄潛入了。漸漸遠去的夏之音樂,卻永遠有他的舊堡。

      侗族地區(qū),有人的地方就是“詩的家鄉(xiāng),歌的海洋”

      桂林山水山歌傳奇

      撰文_朱千華

      攝影_ 謝松汕(署名除外)

      陽朔葡萄鎮(zhèn)的翠屏村向來是風(fēng)光大師們拍攝田園晚霞的蹲點之地

      桂林山水的幕后推手

      桂林山水,中國人太熟悉。即使沒來過桂林,但你一定用過20元人民幣,背面江水縹緲,兩岸群峰對峙而望,水面孤影若浮。在地理學(xué)科,桂林山水卻有另一個專有名詞:喀斯特(Karst),這是個外來詞,也是中國地理學(xué)家心中一個永久的遺憾??λ固卦莵喌美飦喓1卑兑惶幐咴牡孛?,意為“布滿石頭的地方”,位于斯洛文尼亞與意大利交界處。19世紀末,一個叫斯維伊奇的學(xué)者來此考察,論文中以Karst一詞描述那里的地貌。此后,Karst即成此類地貌學(xué)科的專有名詞。

      誰也想不到,喀斯特在中國分布如此廣泛,特別是廣西境內(nèi),基本上都屬于喀斯特地貌,分布范圍之廣、規(guī)模之大、類型之多、發(fā)育之完美、造型之壯觀,堪稱世界之最,是名副其實的“甲天下”。我們通常所說的桂林山水,正是喀斯特風(fēng)光最杰出的代表。所以,喀斯特在世界地理學(xué)科里,原本應(yīng)該稱之為“桂林地貌”,我們失之交臂。

      我去桂林采訪,和桂林朋友聊到“桂林地貌”的遺憾。他們似乎不以為然,說沒什么好爭的,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足夠了。想想也是,現(xiàn)在全世界都知道桂林山水,有幾個人知道喀斯特呢?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謂婦孺皆知,此句出自哪里,作者是誰,千百年來無人知曉。1983年,桂林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清理,意外發(fā)現(xiàn)摩崖石刻兩首,其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旁刻序言,介紹此詩由來。

      原來,1201年9月26日(南宋嘉泰元年),時值鄉(xiāng)試結(jié)束。靜江府11名舉人即將赴京會試。臨行前,靜江府最高行政長官王正功舉宴歡送。席間,書生們意氣風(fēng)發(fā),躊躇滿志。王正功想到只短短兩年時間,治下能出現(xiàn)這么多舉人,很是欣慰,揮筆寫下七律二首。其中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句。王正功為官清廉,一直受到黑惡勢力的打擊與排擠。后來,他辭官還鄉(xiāng),帶著十分郁悶的心情離開桂林。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也隨著王正功一起湮沒塵土,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王正功不是著名詩人,他生活在文學(xué)史上巨星璀璨的南宋時代。同時代有李清照、范成大、楊萬里、辛棄疾、陸游,這些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無論從哪方面,王正功都不可能與那些文壇巨擘相提并論。甚至,我們至今都無法知道王正功是否還有別的詩篇。但是,這真是“一句頂一萬句”。王正功的一句詩,給桂林帶來了無可沽量的榮譽。桂林人感恩,將他的塑像永遠豎立在風(fēng)景如畫的杉湖之畔。

      如今,王正功的一句話,世界各地游客趨之若鶩來到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山水果然鬼斧神工,名不虛傳。此外,還能欣賞到一出獨特而奇妙的演出:《印象劉三姐》,這是桂林山水以另一種形式呈現(xiàn)給游客,并且獲得了巨大成功。游客們在桂林旅行,除了看到美麗的山水,還能聽到動人的山歌。

      山水呈現(xiàn)出自然之美,山歌唱出了質(zhì)樸的情懷。山歌已經(jīng)成為桂林山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歌仙劉三姐,則是中國嶺南地區(qū)民間文化的一出傳奇。可劉三姐到底是誰?她又來自哪里?

      歌仙劉三姐的故鄉(xiāng)

      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是嶺南民間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說是嶺南文化,是因為嶺南的廣東、廣西兩地民間,都有大量的關(guān)于劉三姐傳說。在廣西,有關(guān)劉三姐的傳說、歌謠與文獻記錄很多,廣西各府志、縣志都有不少劉三姐的傳說記載。在尋找歌仙劉三姐文化的過程中,我感到廣西有三個地方的百姓,對于劉三姐懷有濃厚的情感: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宜州、桂林。

      2018年5月初,我到羅城縣的四把鎮(zhèn)采訪,遇到掛職第一書記黃江山,他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我,四把鎮(zhèn)位于九萬大山南麓的苗嶺山脈腳下,這里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出生地,具體地點在四把鎮(zhèn)下里社區(qū)的藍靛村,村中百姓大多數(shù)為劉姓,族譜中也有關(guān)于劉三姐的記載。黃江山說,可惜,劉三姐現(xiàn)在成了宜州人。

      至于劉三姐是如何到了宜州,又有各種說法,有說是嫁到了宜州,也有說是被當(dāng)?shù)刎斨魉贫w,總之劉三姐來到了宜州,住在下枧河畔,一直住到現(xiàn)在。宜州人把原來的流河鄉(xiāng),改成了劉三姐鎮(zhèn),與羅城縣的四把鎮(zhèn)比鄰。

      很多人認為,桂林與劉三姐之間的關(guān)系,是因為一部山水實景劇《印象劉三姐》。其實,在桂林各地,關(guān)于劉三姐的傳說比比皆是。比如在恭城縣,最著名的一種說法來自縣志的記載,稱劉三姐是恭城母親河茶江的守護神,以唱山歌撫慰鄉(xiāng)親??吹桨傩瞻簿訕窐I(yè),三姐即騎鯉魚飛天而去。

      大面山金色云霧

      桂林作家蔣淑玉告訴我,民間的說法是,劉三姐是恭城蓮花山附近劉家凼的佃農(nóng),恭城歌謠中唱道:“若問三姐在哪里?歸根結(jié)底在蓮花。”說三姐家在蓮花山腳下,群山環(huán)抱,丘陵起伏,這里田少地多,盛產(chǎn)月柿和板栗。如今恭城百姓,勞動之余十分喜愛山歌對唱,很有三姐當(dāng)年遺風(fēng)。

      盡管在桂林有這些民間傳說,但真正讓劉三姐與桂林發(fā)生緊密聯(lián)系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廣西電影制片廠出品、由著名劇作家喬羽改編的電影《劉三姐》,放映后轟動全國,劉三姐的形象一下子深入國人心中。由于電影取景大部分在廣西桂林,特別是那棵千年大榕樹,還有浪漫開闊的遇龍河,許多觀眾都認為,這里就是劉三姐的故鄉(xiāng)了。

      疊彩山下,船行在漓江的水霧里(攝影_孫國柳)

      水牛、拱橋、倒影,田園風(fēng)是田心村的宗旨

      山歌好比春江水

      我來嶺南田野考察十多年,印象最深的是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我們常常說中原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沒錯的,兩千年來獨尊儒術(shù),一家思想的積淀當(dāng)然深厚。但是,來到嶺南之后才發(fā)現(xiàn),在儒家傳統(tǒng)文化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與之共存。由于嶺南氣候炎熱潮濕,一些紙質(zhì)典籍保存十分不易,但是,嶺南各族百姓都會以其他形式來保存自己的文化,或巖畫,或舞蹈,或口頭傳說,或山歌傳唱等等,這種文化的多樣性令我目不暇接。其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文化傳播形式,就是山歌。

      我從2010年開始搜集廣西各地山歌。我覺得山歌與山水之間有某種緊密的聯(lián)系。在北方草原,蒙古人的粗獷豪放嗓音是源于他們生活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有時說一句話或打個招呼,都要拉長調(diào)子,對方才聽得見。而南方就不一樣,四周都是群山,遠遠說一句話或唱一首歌,都有很多回音,有了回音,就像是自然伴奏的旋律,余音裊裊不絕。

      許多人來游桂林,只知看漓江美景,卻忘了身邊的導(dǎo)游,她們訓(xùn)練有素,唱山歌是必修課。徜徉在山水之間,好的導(dǎo)游會主動唱山歌給你聽,一般導(dǎo)游,如果沒有游客邀請,也就省略了這個環(huán)節(jié)。

      我去桂林數(shù)次,越發(fā)覺得桂林山水之妙,其妙處就在山水之間有山歌隨行。一個好的歌手,除了甜美的歌喉,還需要機智靈敏,善于即興演唱,這是唱山歌的最高水準。我在桂林遇到這樣的高手有數(shù)人,他們有的被譽為山唱之王,有的被稱為歌仙再世,他們并不是唱得多么動聽,而是有一種即興發(fā)揮的本領(lǐng),令人忍俊不禁。

      如今,山歌之鄉(xiāng)的恭城人看到了山歌強大的傳播效應(yīng),他們把一些政策和法規(guī)等編成山歌。例如,他們把《食品安全法》編成了《食品安全山歌集》,內(nèi)容通俗易懂,語言簡潔明快,注重押韻比興,朗朗上口,群眾容易接受。用山歌這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這為桂林山歌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當(dāng)然,山歌是基層群眾生活中一種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免不了有些低級趣味的內(nèi)容,而且這部分內(nèi)容在山歌中占有很多,屬于山歌的糟粕。同時,大量優(yōu)美的、表達純真愛情的歌謠也一直在傳唱。比如桂林情歌《十送歌》,詞調(diào)樸實優(yōu)美,無多夸張,每每讀之,如坐竹筏漂流在漓江的山水之間,岸上一對戀人十八相送,依依不舍的畫面令人動容。雖無伴奏,卻感到淳樸自然,婉轉(zhuǎn)動聽,有如天籟。

      盤龍之脊登天云梯

      撰文_董博

      『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粡V西龍脊梯田,有著『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譽,是國內(nèi)最早聞名遐邇的梯田。山是龍的脊,田是云中梯,千百年來,壯、瑤兩族的先人們開山造田,篳路藍縷,在起伏的山脊間,描繪出了一條條令世人驚嘆的曲線。

      龍脊梯田整齊有序,那些長長的曲線和波浪線,好像是天上飄落的彩帶(攝影_孫國柳)

      攝影_謝慶云

      龍脊梯田以平安寨和金坑大寨兩個古老的寨子為中心,向四周綿延開去。平安壯族梯田開發(fā)最早,內(nèi)部設(shè)施較完善,吸引了眾多一日游的旅行團。平安梯田有兩個著名的觀景點——“九龍五虎”和“七星伴月”?!熬琵埼寤ⅰ敝械摹熬琵垺笔侵庚埣怪髅}在這里分出來九條小山梁,“五虎”是指這里五個略微凸起的小山頭。它們盤踞在此,一起守護著壯族人民千百年來辛勤耕耘的家園。沿著青石板拾級而上,穿行于梯田間,登上山頂?shù)挠^景臺,這里是觀看日落的絕佳地點。極目遠望,時值盛夏,滿山蒼翠,雖然梯田的色彩沒有春季灌水時富于變化,但一條條曲線從山頂排布到山腳,浩如煙海,無邊無際,依然令人震撼不已。

      觀景臺右邊是通往景點“七星伴月”的小路?!捌咝恰笔侵府?dāng)初開田時留下來的,七個小山包像七顆閃爍的星星,陪伴著山頂那塊銀光閃亮的水田,遠遠望去像七顆星星陪伴著一輪明月,小巧玲瓏,秀麗別致。

      上山的路上我遇到兩位瑤族阿婆,她們的寨子還沒有開發(fā)旅游,所以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到這里,趁著農(nóng)閑時間賺些額外的收入。附近的黃洛瑤寨有著“天下第一長發(fā)村”的美譽,兩位阿婆都留著長達一米多的烏黑秀發(fā),梳頭時何止長發(fā)及腰,已是長發(fā)過膝了。幾位外國游客對此興趣盎然,跟阿婆們商定好價格合照留念。令我頗為驚奇的是阿婆們竟然還會簡單的外語,龍脊梯田的國際知名度可見一斑。阿婆們講,她們從小到大從沒剪過頭發(fā),又一直用山間泉水洗頭,據(jù)說是山泉里的某些礦物質(zhì)對頭發(fā)有益,所以她們寨里的婦女都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fā),即使是上了年紀也不生白發(fā)。

      俯瞰龍脊梯田中的平安寨(攝影_燜燒驢蹄)

      沿著石板路繼續(xù)向西,曲徑通幽,無意間走進了幽靜的龍脊古壯寨。龍脊古壯寨游人鮮至,非常清靜。這里的梯田曲線十分柔美,像是天上飄落的彩帶。古壯寨歷史悠久,遺跡眾多,有著多座百年建筑。走入其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當(dāng)?shù)卮迕竦臉闼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涼亭下十幾個阿婆阿公在打牌,談笑風(fēng)生,其樂融融,仿佛千百年的時光都不曾打擾這世外桃源里的人間煙火。

      到了龍脊梯田,一定不能錯過當(dāng)?shù)氐奶厣朗场裢诧垼灰畮自X一筒,將米、雜糧、臘肉、香腸等放入竹筒,在火上烤熟之后劈開竹子,登時空氣中滿是竹子的清香,一口吃下去,米飯的香糯縈繞在舌尖,久久不曾散去。

      清晨的龍脊云霧繚繞、萬物蘇醒,人在其中仿佛漫步云端。依依惜別古壯寨之后,我乘車前往近年來聲名鵲起的金坑大寨。金坑梯田由五個寨子組成,面積很大,酷似一個天坑,是紅瑤族聚集的村落。相比平安梯田,金坑梯田開發(fā)較晚,設(shè)施還不是很完善,但景色更加原始質(zhì)樸,大氣磅礴。金坑梯田有三個主要景點:1號觀景點“西山韶樂”,2號觀景點“千層天梯”,3號觀景點“金佛頂”。三個景點呈半圓形分布,入口處有直達“金佛頂”的纜車,體力不夠者可以選擇纜車前往。

      “千層天梯”顧名思義,在此處鳥瞰金坑,可見梯田層層復(fù)層層,猶如登天云梯,蜿蜒連綿,不可勝數(shù),十分壯觀。滿山青翠蜿蜒的曲線與瑤寨的黃墻褐瓦交相輝映,在安寧靜逸中蘊藏著勃勃生機,是整個景區(qū)里梯田形狀最好看的觀景點。

      繼續(xù)徒步可以看到位于半山腰的小村落——田頭寨。田頭寨四周環(huán)繞著梯田和群山,是景區(qū)內(nèi)海拔最高的寨子,很多游客會選擇在這里住宿??蜅>频曜鴵硖萏锩谰?,推開窗就是滿目的綠色。從田頭寨出發(fā)約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景區(qū)海拔最高的1號觀景點——“西山韶樂”。梯田彎彎曲曲,行云流水,千變?nèi)f化,綿延不絕,像跳動的音符,奏響著大地的樂章,守護著千年的歲月。這里的視野十分開闊,整個梯田風(fēng)光一覽無遺,是拍攝日出的絕佳位置。

      “金佛頂”是大寨內(nèi)最負盛名的景點,因為有纜車可以往返,這里游客眾多。在觀景臺上一覽眾山,綿延數(shù)百米的田埂錯落有致,幾乎望不到盡頭,風(fēng)光無限。每當(dāng)夕陽西下時,金光灑在梯田上,猶如佛光普照,令人心生敬仰。

      攝影_謝松汕

      延綿不絕的梯田、奇特的習(xí)俗、淳樸的村民,都和高山、森林、云海糅合在一起,構(gòu)成龍勝梯田的文化內(nèi)涵

      攝影_尼洋

      圖片提供_視覺中國

      在龍脊梯田,隨處可見身著民族服飾的村民們,他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主動向游人打招呼,并不厭其煩地給人指路,他們的微笑成為旅途中的獨特風(fēng)景。許多阿婆挎著籃子,賣著幾塊錢的礦泉水、瓜果和茶葉蛋,對買她東西的人表示感謝,甚至和休息的游客聊著當(dāng)年阿公熱烈追求她的純愛往事。仿佛這崇山間的生活只有時光靜好,沒有風(fēng)雨艱辛。她們的臉上滿是歲月辛勞的痕跡,卻又有著最純真的笑容,有著對生活最簡單的期盼,讓你能看到一個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堅韌與執(zhí)著。

      從水流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繚繞的山巔,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陡峭的崖前,凡泥土處皆有梯田。當(dāng)人們在旅途中為了壯美的景色嘖嘖贊嘆時,常常忽略了一種原始的大美,那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文明積淀,讓華夏子孫得以延續(xù)繁衍。耕者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地球的無數(shù)褶皺上繪制了一幅幅令人驚嘆的生命圖騰。

      猜你喜歡
      劉三姐柳州山歌
      《侗家小院》美術(shù)作品
      《觀景臺》美術(shù)作品
      山歌還要妹起頭
      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
      中國儲運(2022年2期)2022-02-23 04:10:44
      向往劉三姐的故鄉(xiāng)
      歌海(2021年2期)2021-06-22 02:25:59
      山歌
      黃河之聲(2021年7期)2021-06-21 13:59:22
      三百山山歌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苗山歌
      民族音樂(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
      柳州老年大學(xué)校歌
      尋找劉三姐(外一首)
      民族音樂(2016年6期)2016-04-04 18:37:18
      深水埗区| 荔波县| 林口县| 巫山县| 怀来县| 娄底市| 界首市| 甘孜| 年辖:市辖区| 湘乡市| 汉阴县| 喀什市| 芜湖县| 黑龙江省| 信阳市| 册亨县| 绥滨县| 崇明县| 将乐县| 小金县| 石城县| 奎屯市| 德钦县| 扶沟县| 板桥市| 兰州市| 星子县| 耒阳市| 无棣县| 新源县| 开平市| 滁州市| 沿河| 磐安县| 定边县| 浮梁县| 嘉峪关市| 莱西市| 利津县| 新密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