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昌
摘 要 把《品德與生活》課上得“好玩”一些,讓學生喜歡,應該少一些繁瑣分析,多一些情感體驗;少一些成人面孔,多一些童心童趣;少一些機械訓練,多一些趣味活動。
關(guān)鍵詞 《品德與生活》 好玩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好玩”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參與學習的主要根源。我通過實踐證明《品德與生活》課要讓一年級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多組織一些新鮮的活動。以下是我對于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的幾點建議。
1少一些繁瑣分析,多一些情感體驗
一年級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未進入到抽象的層面。教學要圍繞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讓他們動起來,多一些情感體驗。比如學習《你好,新學?!芬徽n中,要求學生了解學校的新環(huán)境、設(shè)施及其作用,讓學生感受新學校環(huán)境的美好,充滿興趣地參與學校一天的生活學習,進而“熱愛學?!?。如果只是按照課本里的圖畫進行介紹“這是操場?!薄澳鞘墙虒W樓。”“……”有如何如何的用處,我們要熱愛新學校等等,學生肯定無精打采,興味索然,更沒有什么熱愛學校的感覺。
我們屏棄繁瑣分析,讓學生走出課堂。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實際中感受、體驗、領(lǐng)悟?qū)W校環(huán)境的美麗:走一走寬廣的操場,看一看美麗的花草,聞一聞花草的芳香,摸一摸神奇的雕塑,望一望雄偉的教學樓,畫一畫心目中的美麗的校園,開展 “我愛的新學?!薄坝H親我愛的校園”繪畫比賽,想一想、寫一寫我能為可愛的學校做點什么,做一做心愿卡,把心愿卡掛在學校的“心愿樹”上。學生的心愿可真是美好??!“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祝學校桃李滿天下”“祝新芝小學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一年更比一年好”……然后我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選,比較優(yōu)秀的推薦到上一級比賽,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成功的機會,很自然地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學校的思想感情。
如《我是小學生》一課中的“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一句,話是簡單,但對不到七歲的一年級學生來講,從幼兒園的玩童到小學生是生活的轉(zhuǎn)折點,是一件大事。他們頭腦中會產(chǎn)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帶有疑問。我們了解了學生的不同想法,所以在上課前有意識地給學生一些情感體驗。在開學第一天,校門口掛“歡迎新同學”的橫標,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門口迎接他們,并把他們領(lǐng)到教室門口。教室門口,班主任親切地招呼他們進教室。教室里,黑板上寫著醒目的大字“我是小學生啦”等情景,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學校和幼兒園的真正不一樣。
2少一些成人面孔,多一些童心童趣
新課程要求努力營造的是兒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是學生所喜歡、所希望的。教學時力求做到從學生的世界出發(f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富有童心、童趣的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世界的認識,從中受到教育,完善自我,在自我發(fā)展中認識生活世界。如教學《春天的歌》,教學目標是“熱愛大自然;能主動到大自然中觀察春天的特征;對自然現(xiàn)象有探索欲;對動植物充滿愛心;積極參與植樹綠化活動”由于南方?jīng)]有冰雪,我們就用課件,引導學生用擬人化、充滿童趣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一個童話般美麗的情境“春天到啦!冰雪快快融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讓小苗喝個飽。春天到啦!花兒快快張開笑臉吧,蜜蜂要來采蜜啦!……春天到啦!大自然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到處充滿各種各樣的聲音:沙沙沙、轟隆隆、、呱呱呱、唧唧唧……”這時,教室前的花壇的樹上有小鳥“唧唧唧”的叫聲。學生說:“小鳥在叫我們呢,它說‘春天來啦,小朋友們快出來找春天吧!”于是,學生們就來到花壇邊,對著枝頭的小鳥說:“春天來啦,小鳥‘唧唧唧叫啦!”對著玉蘭花、迎春花說:“春天來啦,花兒開啦!”來到河邊柳樹下說:“春天來啦,柳樹醒啦,柳枝綠啦!”忽然,一個學生說:“春天來啦,我們什么時候去春游啊?”又一個說:“春天的景物真美啊!山、水、樹、花、春雨、春泥……還有,春天的動物也很可愛,螞蟻、蚯蚓、小鳥……” “我要去植樹!今年小樹像娃娃,明年小樹像爸爸?!蔽艺f:“春游時,想植樹的植樹,想畫畫的畫畫,想寫的寫日記吧?!币黄P(guān)于春天的日記和一幅幅關(guān)于春天的畫貼到了班級的園地里,抒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泥土是花草的母親,她養(yǎng)育了花草,美化了大地。我們愛泥土,玩玩泥土吧。學生們發(fā)現(xiàn)許多我們大人所未曾想的。“泥土是香香的。”“泥土是黑黑的?!薄澳嗤潦擒涇浀??!薄啊睂W生們用鼻子聞、眼睛看、耳朵聽、小手摸,甚至用嘴巴嘗。在玩中,學生增強對生活中各種自然現(xiàn)象進行探究的興趣,并學會了簡單的觀察、探究方法。這些教學形式充滿兒童情趣,愉悅兒童身心,放飛兒童情思,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全身心地感受,做到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學玩結(jié)合,既在玩中體驗,又在體驗中感悟,在自然和諧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對生活世界認識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3少一些機械訓練,多一些趣味活動
機械訓練就是教學時拘泥與死板的方式,沒有什么變化。比如死記硬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只會給一年級的學生增加學習負擔,而且學生可能會厭倦背誦,因為這些內(nèi)容對他們來說,很多字不認識,而且是枯燥、乏味的條條框框,背起來比較困難。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是表面、直觀的,思維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所以為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開展趣味活動是十分有效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少一些這樣的機械訓練,多一些趣味活動。
趣味活動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活動,也就是說學生會覺得好玩的活動?!镀返屡c生活》教科書上就有許多的趣味活動:小調(diào)查、聰明谷、游戲場、小劇場、詩園、小實踐、小擂臺、小診所、展示臺、小評判、童心島、小觀察、朗誦會、小討論、小制作、游園會等。這么多的活動方式,我們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選用。我們在教學中以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寓教育與活動之中。這里著重講“游戲”“歌唱”以及“多種形式綜合運用”的活動。
游戲是一年級學生認識世界、模擬改造世界的一種途徑和方法,是學生最喜歡玩的一種方式。《當好小主人》一課,教師先以接電話的游戲引入,創(chuàng)設(shè)了以下幾種情境:一是你主動打電話,邀請小伙伴一起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公益大掃除活動;二是父母不在家,爸爸單位的同事打電話來,請你轉(zhuǎn)告爸爸給他回個電話;三是爸爸出差去了,媽媽突然生病昏到了,你打電話求救;四是你在馬路上看見旁邊的一處房子著火了,打電話求援;五是媽媽的同學打來電話找媽媽,你接電話后轉(zhuǎn)交給媽媽。游戲過后,學生相互評價:有的說電話鈴響2-3聲時去接比較好,有的說記錄電話號碼時最好向?qū)Ψ綇褪鲆槐椋械恼f接聽電話開始要問“您好”,結(jié)束要說“再見”,為尊重對方,最好等對方說完再見后再掛電話,還有的說不能隨便撥打110、119、120這幾個電話號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并耽誤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從學生的發(fā)言不難明白教學目標已經(jīng)在游戲過程中落實。
當然,一節(jié)課里可以有幾種形式綜合運用,學生才不覺得單調(diào)乏味。在教學《我?guī)湍?,你幫我》時,通過“猜一猜”“做一做”“評一評”“游戲場”“小討論” “展示臺”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感受別人的困難和悲傷,知道應該同情、安慰別人,并且通過辨別一些安慰別人的方式,認識哪些是適當?shù)?,哪些是不可取的,從而掌握安慰別人的方法和技巧,在實際生活中選擇運用。又如在教《看我多精神》一課時,先“展示”,讓每一組都推薦同學上來走路。每個學生走路都有他的樣子,真是千姿百態(tài),有的搖頭晃腦,有的彎著頭,有的則耷拉著腦袋;有的雙手插著衣袋,有的雙手叉在一起,有的則雙手左右擺動;有的八字步,有的像踏步,有的則像模特走起了貓步。然后“欣賞”,我們視屏播放軍人走路的樣子“行如風”,學生眼前忽然一亮的感覺。再“實踐”,學生都學著軍人走路的樣子練習走路數(shù)分鐘。最后“比賽”,我們比賽誰的走路姿勢更像軍人,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又分別進行了比賽?!白珑姟薄ⅰ傲⑷缢伞弊藙莸慕虒W也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一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要顧及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想辦法讓課鮮活、生動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悅,覺得課“好玩”,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當然,并非笑聲連連就一定好玩,真正的“好玩”是學生能夠沉潛文本深處與作者產(chǎn)生高度共鳴,能夠感受到學習過程中所蘊涵的思想魅力并樂于從中接受啟迪,能夠在豐富、積極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參考文獻
[1] 周亞美.有效:追求有效的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32).
[2] 詹曉良.課堂小社會,社會大課堂——思想品德生活化課堂的構(gòu)建[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