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烽
2007年8月23日,常夢給孩子們清洗床單,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當她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幾十個孩子緊緊圍在她身邊,一張張小臉上掛滿淚水。大一點的孩子用手摸她的臉,哭著說:“常媽媽,你快點好起來吧,沒有你我們就沒有家?!庇械挠脽崦斫o她擦臉.有的將蘋果切成一瓣瓣塞進她嘴里……常夢流淚了。常夢是何許人也?身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孩子?她與205個孩子之間,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催淚故事?
常夢是北京人,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她的父親是國內著名的“面人常”,用面團彩塑的“麻姑獻壽”“金雞獨立”等作品,被英國、法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博物館收藏。常夢沒有繼承父親衣缽,卻因婚姻破碎,誤打誤撞投身公益事業(yè)。
常夢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北京人,兩人于1984年結婚,育有一個兒子。因性格不合,常夢的婚姻很不幸福。1986年,常夢成立了“心理熱線”,幫助婚姻不幸的女性重塑心靈家園。38歲那年,常夢婚姻解體,她帶著兒子獨自生活。開通心理熱線的十多年里,常夢身邊聚集了一大群離婚女人,有的因離婚患抑郁癥,有的跳樓自殺,還有的離家出走……
為讓這些不幸的女人過上正常生活,常夢獨創(chuàng)性提出“愛心心理解壓法”,并付諸行動。她經(jīng)常帶這些“問題女性”去孤兒院做義工,出資買棉衣棉被送給孤寡老人,給四川、貴州等山區(qū)的貧困兒童寄文具、寫慰問信……愛心是最好的療傷藥。漸漸地,這些情感滄桑的女人回歸正常生活,很多人還重新組建了家庭。2001年秋天,常夢應邀在世界公益大會上推介經(jīng)驗,受到與會專家好評。
一次,常夢無意中聽說一件悲慘事:北京朝陽區(qū)一位離異母親對未來產生絕望,抱著兩歲的兒子沖向火車。與火車相撞的那一刻,媽媽本能地將兒子拋到鐵軌旁。兒子的右腿和右手手指摔成粉碎性骨折,媽媽當場死亡。常夢一面在心里責怪這位母親冷酷糊涂,一面為孩子的未來揪心。
當天下午,她拎著水果、牛奶趕往鐵道醫(yī)院看望那位孩子。孩子名叫文碩,像只病貓蜷縮在病床上。常夢給他削蘋果、熱牛奶,文碩撲在常夢懷里哭著叫媽媽。常夢悲天憫人的母性被徹底激發(fā)。得知孩子因身體殘疾被親生父親和親人遺棄,常夢將文碩帶回了家。
為給小文碩找朋友,常夢經(jīng)常帶他去孤兒院過集體生活。在這里常夢了解到,常常有人將殘障孩子遺棄在孤兒院門口,孤兒院床位有限,根本接收不過來。那些孩子該怎么辦?常夢的心再也無法平靜。此后,她經(jīng)常來孤兒院,一看到有遺棄的殘障孩子,就將他們帶回家。僅半年時間,常夢就收養(yǎng)了10多名1到5歲的殘障孩子。
常夢的家是一套96平方米的兩居室,客廳、陽臺擺滿了上下鋪鐵架床,逼仄空間擁擠不堪。2002年,通州一所關愛中心因資金匱乏,無法正常運轉。常夢與相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后,正式接管了通州關愛中心。當時院子里雜草叢生,房屋漏雨,30%的窗玻璃殘缺。常夢舍不得花錢請人,自己動手除雜草,讓親戚義務修繕房屋,安窗玻璃。忙了整整半個月,關愛中心舊貌換新顏。
此后,這里成了孩子們的新家,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將殘障孩子送往這里。關愛中心的院子里,一字排開著25棵剛剛長成的“通天楊”。每進來一個孩子,常夢就會帶著孩子種一棵通天楊,并在樹上掛上孩子的名字,希望他們正直、健康、一心向上。然而,關愛中心沒有任何經(jīng)濟來源,房租、水電、孩子們的生活費等是一筆巨額開支。常夢將自己的6萬元積蓄全部搭進去,僅僅兩個月就花光了。常夢開始厚著臉皮出去“化緣”。
一次,常夢來到蘭州一家大型企業(yè)的駐京機構拉贊助,辦事處主任黃雁平接待了她。常夢陳述了關愛中心面臨的困難,黃雁平被常夢的博愛胸懷深深感動:“你在做一項崇高事業(yè),我盡力幫助你。但我不是老總,不能做主,還得向總部請示?!彼攬鎏娉羝鸩萘艘环萆暾垐蟾?,傳真到總部。
但報告最終沒有得到批復。半個月后,常夢坐在黃雁平的辦公室里,流下了失望的淚水。黃雁平將剛領到的3000元工資塞進常夢手里:“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心意,請收下?!背艚舆^錢,恭恭敬敬鞠了一躬:“我代表關愛中心的40多名殘障孩子感謝您?!贝撕螅襞c黃雁平保持電話聯(lián)系。在她的邀請下,黃雁平經(jīng)常來關愛中心與孩子們座談、聯(lián)歡,參加愛心活動。頻繁接觸中,常夢了解到黃雁平是個很有愛心的男人,常年資助陜西的一對孤兒,直到他們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常夢覺得自己遇到了知音,內心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黃雁平是甘肅蘭州人,與常夢同齡。因性格不合,幾年前他與妻子離異,兒子跟隨前妻生活。公益事業(yè)將兩顆滄桑的心連在了一起。關愛中心沒有車輛,買米買菜,送孩子們去醫(yī)院很不方便。黃雁平拿出自己的多年積蓄,為關愛中心添置了一輛吉利牌小轎車。汽車買回來第二天,高度燒傷的“炭人”毛蘭病了,黃雁平開車送毛蘭去醫(yī)院,途中毛蘭上嘔下泄,弄得車里污穢不堪,氣味刺鼻。黃雁平?jīng)]有一句怨言,一到醫(yī)院,他耐心為毛蘭擦洗,并忙前忙后為她辦理住院手續(xù)。黃雁平也有一顆善良慈愛的心,這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2002年冬天,常夢與黃雁平組建了家庭。
常夢和黃雁平將家安在關愛中心,40多個殘障孩子成了他們的兒女。孩子們親切地稱常夢為“常媽媽”,叫黃雁平“黃爸爸”。常夢給孩子們洗澡、理發(fā)、剪指甲,對照菜譜給孩子們搭配營養(yǎng)套餐。黃雁平教孩子們認字、數(shù)數(shù),為智障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出生于1973年的“炭人”毛蘭,3歲遭遇大火,全身燒傷面積達98%。經(jīng)過30多次大型手術,毛蘭活了過來,但被家人拋棄,在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的病床上一躺就是20多年。她渴望自由,渴望病房外面的精彩世界。常夢夫婦得知后,將她接到關愛中心當大女兒。常夢幫她刷牙,做頸部運動,毛蘭身體機能基本恢復后,常夢通過媒體開通了“毛蘭熱線”。毛蘭慘痛的人生經(jīng)歷,影響了一大批悲觀厭世的年輕人,點燃了他們熱愛生命的信心。毛蘭為此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被授予“第四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媒體將她譽為“陽光天使”。
關愛中心的大學生志愿者魏紋身患晚期神經(jīng)纖維肉瘤,常夢和黃雁平為她籌集2萬多元醫(yī)藥費,并幫助她實現(xiàn)了捐獻癌腫瘤活體細胞的心愿;夢雁是一名孤兒,因先天性內臟殘疾,出生不久被父母遺棄,被一位好心人收養(yǎng),老人年紀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夢知道后,和黃雁平一道將3歲的夢雁接到關愛中心。當時夢雁沒有名字,常夢便從自己和丈夫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給孩子取名“夢雁”。夫婦倆還出資給她治病,讓夢雁過上了正常生活。
2004年6月,黃雁平下班回家,黯然告訴常夢:“我辭職了?!背舸蠡蟛唤猓骸袄宵S,你太草率了,你每月五六千元工資,是關愛中心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呀?!秉S雁平一聲嘆息:“我也不想辭職,可沒辦法?!痹瓉恚偛恳獙ⅫS雁平調到上海當經(jīng)理,黃雁平離不開常夢和孩子們,要求留在北京,總部又想將他調回蘭州,黃雁平不得已選擇了辭職。原來是自己和孩子們拖累了丈夫,常夢心里不好受。黃雁平反而安慰她:“老常,孩子們是你的命,慈善是你一輩子的追求,我得陪你一起戰(zhàn)斗呀?!倍颊f半路夫妻隔條心,沒想到黃雁平如此體諒理解自己!常夢忍不住落淚了。
此后,黃雁平與常夢一樣,將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關愛中心。他既是孩子們的爸爸,又扮演著司機、鍋爐工、保姆、理發(fā)匠等數(shù)種角色。慈善像一塊磁鐵,將常夢與黃雁平的心越吸越緊,將他們鑄造成恩愛夫妻。
2006年,關愛中心已聚集了180多名殘障孩子,他們絕大部分出身單親家庭,很多孩子的監(jiān)護人本身就是殘疾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串令人辛酸的故事。關愛中心在通州區(qū)民政局注冊,上級撥款和社會資助款項,遠遠無法維持正常運轉。不得已,常夢夫婦被迫向孩子的監(jiān)護人收托養(yǎng)費,但每人僅收700元,特困家庭的孩子只收200元。按照北京的消費水平,這點錢連一名日班保姆都請不起。關愛中心的20多名老師每月只拿800到1000元工資,很多人都有家庭和孩子,這點錢根本不夠養(yǎng)家。但多年來很少有老師流失,是常夢與黃雁平的愛心和人格魅力挽留住了他們!
這年7月,關愛中心的經(jīng)濟陷入困境,不僅拖欠好幾個月房租,連水電費也交不起。產權單位下了最后通牒:再不繳款,限定半個月內搬走。常夢夫婦只得將關愛中心遷往通州區(qū)宋莊鎮(zhèn)軍莊村的一所廢棄小學里。為籌集維修資金,常夢和黃雁平放下自尊四處“化緣”。一聽說他們是民辦機構,好多單位領導就說風涼話:“現(xiàn)在社會上騙子真多,不少人打著慈善的幌子騙錢。”有的人小聲嘀咕:“給他們捐錢,有幾分能花到孩子身上?這肯定是一對騙子?!睘榱艘粠蜌堈虾⒆樱约簢I心瀝血,沒想到卻遭人如此鄙視和侮辱!常夢哭得抽噎難語。黃雁平安慰她:“世界這么大,世態(tài)百相,你即便做得再好,也會有人說風涼話,問心無愧就行了。”
為解決燃眉之急,常夢將離婚分割的房產作抵押,從銀行貸款30萬元修繕關愛中心。他們新裝了暖氣設備,并買來水泥和沙子,將院墻粉刷一新,并貼上裝飾畫和拼圖。院子里被常夢夫婦種上了花草樹木,關愛中心前面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
2007年7月,關愛中心新建食堂,黃雁平既當小工又當總指揮,連續(xù)幾天沒有休息。7月28日,黃雁平告訴常夢:“我胸好悶,眼睛看東西模模糊糊?!背裘⒄煞蛩偷礁浇t(yī)院。醫(yī)生診斷后得出結論:黃雁平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肌缺血,要求他住院治療。第二天,黃雁平偷偷從醫(yī)院跑了出來,對施工圖紙進行合理修改后,又站在樓下遞磚。在遞第四塊磚后,黃雁平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心肌梗塞奪去了他53歲的寶貴生命。丈夫猝然辭世,常夢悲痛欲絕,一度休克……
送別丈夫,悲痛將常夢覆蓋。自1986年投身公益事業(yè)以來,她為此奉獻了青春、金錢,還搭進了心愛的丈夫。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到底值不值?孤獨脆弱中,常夢堅守多年的夢想一度出現(xiàn)搖擺。
整整半個月,常夢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身體機能和免疫力急劇下降。2007年8月23日,常夢給孩子們清洗床單,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當她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幾十個孩子緊緊圍在她身邊,一張張小臉上掛滿淚水。大一點的孩子用手摸她的臉,哭著說:“常媽媽,你快點好起來吧,沒有你我們就沒有家?!庇械挠脽崦斫o她擦臉,有的給她端水,還有的將蘋果切成一瓣瓣塞進她嘴里……常夢流淚了。這些殘障孩子在外面受歧視,其實他們也是需要人疼愛的血肉之軀,自己不能倒下,否則他們怎么辦?常夢擦干淚水,將悲痛隱藏在心底,帶著愛與責任繼續(xù)堅強前行。
丈夫走后,興建的食堂一度成了半拉子工程。常夢帶領工人,將食堂蓋得漂漂亮亮,校園也被修整得像花園。鑒于常夢與黃雁平為殘障兒童做出的突出貢獻,她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相關部門評為“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黃雁平被追授“特別貢獻獎”。
2008年春節(jié)前夕,常夢給孩子們買來新衣服和鞋子,打算讓他們過一個快樂開心的春節(jié),卻沒有一個孩子去領。常夢一一給他們換衣服和鞋子,孩子們哭了:“常媽媽,您每年過年都穿同一件褪色的羽絨服,您不換新衣服,我們也不穿。”常夢淚花閃爍:“常媽媽老了,穿什么都一樣,你們是天使,得打扮得漂漂亮亮。”臘月二十九,很多監(jiān)護人來關愛中心接孩子們回家,一些孩子執(zhí)意不肯離開,要陪孤獨的常夢過春節(jié)。有的孩子正月初四就回來了,給常夢帶來紅棗、雞蛋、花生。孩子們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愛,常夢徹底釋然了,覺得播撒再多母愛也值!
漸漸地,常夢與黃雁平獻身公益事業(yè)的事跡在社會上傳開了,濮存昕、蔣雯麗、蔡明等許多公眾人物,來關愛中心給孩子們送溫暖。一次,濮存昕給孩子們送來棉被,常夢讓每個孩子給濮存昕做一張感謝卡,并寫上一句祝福語。濮存昕感慨萬千:“這些孩子真懂事,讓人牽掛。常媽媽,孩子們一天天大了,不可能永遠住在這里,有一天離開了關愛中心,他們該怎么辦?”
濮存昕的提醒引發(fā)常夢的深思:是呀,最大的孩子已經(jīng)16歲了,到18歲成年就得離開,到那時他們靠什么謀生?關愛中心不能光管孩子們的吃吃喝喝,最終他們依然會成為社會的累贅。常夢決定培養(yǎng)孩子們的一技之長。
2009年春天,常夢從銀行貸的30萬元到期,銀行催還款一天比一天緊,常夢手里沒有一分錢,只得將房子低價拍賣。還完貸款和利息,常夢用剩下的錢蓋了4個車間,然后買來機器設備,請技師教孩子們織圍巾、手套、襪子。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為盈利,只為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勞動技能。第一批產品出來后,殘障孩子們興奮得手舞足蹈,覺得自己不再是社會的累贅。常夢淚流滿面。
到2011年,關愛中心的殘障孩子已多達205人。205個孩子一個媽,常夢要操心的事太多。這年10月,第一批18個成年孩子離開關愛中心。十多年的相處,常夢與他們建立了母子母女般的深情,內心有撕裂般的痛,孩子們也依依不舍。很快反饋回來了,只有6個孩子找到工作,大部分賦閑在家,生活過得窘迫沉重。這又讓常夢萌生了一個更大膽的念頭——自己解決孩子們就業(yè)。
一年后,常夢開始四處尋找合作項目,試圖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就業(yè)平臺。有些人說風涼話:“你做這事丈夫都折騰沒了,還沒做膩呀?”“你都50多歲了,不在家好好呆著,東跑西跑干啥?”多年的“化緣”經(jīng)歷,練就了常夢過硬的心理素質,她不再懼怕譏笑和白眼:“你們說得輕松,要是與孩子們待一段時間,就會理解我?!?/p>
經(jīng)多方比較與尋找,2013年初,常夢與相關部門在十三陵水庫附近達成了合作項目,雙方共同出資興建“常夢康復就業(yè)指導基地”。基地座落在森林旁,占地4000平米。11月,基地已建設竣工,房屋是哥特式建筑,是一個集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度假村。經(jīng)營內容包括餐廳、工藝美術品商店、桑拿、森林小屋、垂釣、騎馬、咖啡屋等20個服務項目,能安排100多個殘障孩子就業(yè)。
11月13日,工程驗收交付使用,常夢站在基地門口,默默對天國里的丈夫念叨:“老黃,我沒有辜負你的遺愿,基地建起來了,孩子們能就業(yè)了,未來有希望了!”
這些年來,常夢先后當選為中國社會工作協(xié)會社會公益委員會委員、公益委員會常務理事,并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2018年4月,國外媒體盛贊常夢創(chuàng)辦的關愛中心是“中國原汁原味的人文工程”。面對諸多榮譽,常夢看得很淡,她的夢想就是讓每一個殘障孩子都能得到救助,都能有一技之長,能生活得有質量有尊嚴。為了這個夢想,常夢愿意付出畢生精力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