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給你寫信,只想說說心里的苦悶。我的老父親今年75歲了,有點老年癡呆,兩次離家出走,找不到回來的路。我是到派出所查監(jiān)控,一段路一段路地查,看到他上了什么車,到哪里下的站,再找回來的。第一次花了8個小時,第二次花了一天一夜,真的把我嚇得半死。我對老媽很光火,跟她說好要看好老頭子。可是,我媽說,她在廚房洗菜,她也不知道老頭子什么時候走出去的。我最近一次把老爸從派出所帶回家的時候,他身上只穿睡衣睡褲。我實在擔(dān)心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只好把老爸老媽接到家里來住??墒牵依掀挪粯芬?,跟我吵。說我父母把房子都給了我弟弟,憑什么要住我們家?說起我的弟弟也是個煩惱,他從小就不學(xué)好,打架,賭博。我媽就心疼我弟弟,把家里的東西都給他,讓他去賠償,去還債。我弟弟去年又賭輸了錢,問我媽要錢,我媽說沒錢,他還把我媽給打了。我要報警,我媽還護著,把我氣得要死。后來那次輸?shù)锰罅耍覌屩缓冒牙霞业姆孔淤u了,給弟弟拿去還債。我媳婦就一直覺得我媽不公平,所以對我爸媽的事全都不搭理。老人生病了,靠我一個人在照顧,媳婦還天天拉著個臉跟我煩。我年輕結(jié)婚的時候,正好碰到弟弟出事,所以,我媽確實沒給過我什么錢。這些年我的房子、車子,都是我和老婆自己掙回來的。我—天打兩份工。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開專車。說實話,我每天都挺累的。晚上回家,媳婦見我就嘮叨,我媽也耷拉著臉,心情不好,老說要住回去。我是真可冷爸爸,怕他再走丟……我真覺得好煩,晚上睡也睡不著,再這樣下去都要血壓高了。
丁先生是一個很有責(zé)任感的人,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把父母都接回家住,這本身是件值得表揚和提倡的事。丁先生的父親確實需要人看護,但是丁先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導(dǎo)致了新的矛盾產(chǎn)生。因為這牽涉到兩個家庭,一個是父母家,一個是自己的小家庭。
在這兩個家庭里,丁先生都充當了老大的角色。能力很強,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有很多主見,但是往往因為把握不好分寸,會變成主觀、強勢,由于不善于傾聽,不會詢問家人的意見,擅自作決定,導(dǎo)致吃力不討好,里外不是人。而且他承擔(dān)雙份責(zé)任,雙份壓力,自己也容易“身心憔悴”。
親人遭遇不可逆轉(zhuǎn)的疾病,這是考驗整個家庭如何有效地組織資源,合力去應(yīng)對壓力的時刻,需要家庭成員一起坐下來協(xié)商,要讓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感,而不是丁先生一個人獨自扛。他也扛不起,扛不動。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先要理清自己的焦慮情緒有哪些部分組成。一、對父親的疾病可能導(dǎo)致的意外有些恐懼和擔(dān)憂。二、對母親有一些埋怨和憤怒。一方面是因為心疼父親,覺得母親沒有照顧好父親;另一方面,他是覺得母親偏心,不夠愛自己,沒能充分得到母愛,而懷著一些被壓抑的恨意。丁先生對待母親的情感很復(fù)雜,容易攻擊母親,這樣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會不和諧。
而作為丁先生的妻子,她更多希望丈夫是為自己的小家考慮,她想要的是得到丈夫的關(guān)愛、尊重和有商有量?,F(xiàn)在丁先生的一意孤行,讓她明顯地感到他更在乎他的父母,而不是他們的小家。夫妻之間不和諧,妻子才會遷怒于婆婆的偏心。夫妻之間欠溝通,使得每個人都活得很孤單,都覺得對方不為自己考慮,從而兩個人的心越走越遠。
所有的家庭都會碰到這樣和那樣的事情,功能良好的家庭是有彈性的,能靈活地處理矛盾沖突。發(fā)揮每個人的功能,信任每個人都有能力在這件事上作出自己的貢獻,比如給老父親買個定位手環(huán);媽媽隨時陪伴爸爸,請阿姨來燒飯菜;給媳婦一點關(guān)愛或者是禮物,讓媳婦至少不板著臉。只有當家庭成員在放松和被信任的狀態(tài)下,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當所有人坐在一起,開誠布公地討論如何處理老父親的事情時,家庭內(nèi)部的凝聚力才會加強,丁先生的煩惱也許能得到緩解。
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