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
倫敦時間5月15-17日,邦瀚斯、蘇富比、佳士得三家公司舉辦了中國藝術(shù)品春季拍賣。與紐約春拍相比,倫敦春拍長期不溫不火,難得出現(xiàn)火熱的場面,今年依然。
不過,也不是全無看點。
邦瀚斯推出的“大明景泰年制”楷書款銅鎏金大油燈,以132. 8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100萬元)成交,堪稱拍賣史上最貴的銅油燈。與此油燈相關(guān)的年款問題、體量、使用范圍、存世量,甚至“宣德爐”銅器等話題,在坊間掀起了一陣熱議。本季倫敦上拍的近1600件中國藝術(shù)品中,僅這件油燈價格超過百萬英鎊。
蘇富比、佳士得推出的數(shù)件高估價瓷器遭遇流標,特別是兩件封面拍品乾隆彩瓷的流標,說明藝術(shù)市場的經(jīng)濟形勢并不那么令人樂觀。
邦瀚斯:景泰油燈大出風頭
5月l5日,邦瀚斯推出了一場平價的亞洲藝術(shù)品拍賣,拍品門類豐類,包括中國古代陶瓷、竹木牙角漆器、賞石、銅器、佛教藝術(shù)品、中國書畫、鼻煙壺、玉器、家具、紫砂壺等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藝術(shù)品,中國陶瓷標的超過250個。全場成交率超過六成,489個成交標的中,25件價超1萬英鎊,最貴的一件中國景德鎮(zhèn)20世紀人物畫瓷板的成交價僅2.75萬英鎊,多數(shù)拍品的數(shù)千英鎊成交。
5月17日該公司的中國藝術(shù)品專場,315個標的拍出181個,13件成交價超過10萬英鎊,其中,1件價超百萬英鎊。明初(約15世紀前半葉)御制銅鎏金大油燈(圖一),燈腹外壁從左至右陽鑄“大明景泰年制“楷書橫款(高102.6、口徑102.1、底徑88.8厘米,重335千克),132. 88萬英鎊成交。這件體形碩大的油燈20世紀60年代曾經(jīng)倫敦老牌古董商斯賓克(Spink&Son; Ltd.)收藏,2014年至今由菩提曼拿羅基金會收藏,半個世紀以來收藏傳承清晰,多次公開展覽、出版??钭R中“景泰”“制”三字明顯非同時鑄就,對此,比較主流的觀點有兩種:一是這三字筆劃復雜,是單獨鑄造后與嵌入燈體,然后再整體鎏金;二是燈體為景泰以前鑄造,這三款識為景泰時嵌入。也有人行為,“景泰”“制”三字是景泰以后嵌入的仿制品,但無法解釋“制”字,而后世仿景泰年款的銅器多出現(xiàn)于17 18世紀琺瑯器上【1】。
油燈是電燈發(fā)明以前的主要照明工具,在佛教寺廟中及居室佛龕前所使用的油燈,點燈供佛儀式“具有深層意義。燈光象征佛陀以及佛法,為智慧以及覺悟真諦之源,抵擋一切邪靈以及不潔之物。而被視為大乘佛教最重要經(jīng)文之一的《妙法蓮華經(jīng)》中亦指出,點燃油燈(梵文稱之taila pradipa)的目的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合”【2】。
據(jù)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羅文華研究,“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明代洪武至宣德時期修建的瞿曇寺中仍可見到類似大銅油燈供奉的痕跡,瞿曇寺中的瞿曇殿與寶光殿中還可以看到明代永樂時期與宣德時期有類似的油燈供奉的圓形基座,只是大小口徑不同而已。瞿曇殿抱廈中的石臺座上有明顯的淺槽,可將油燈等嵌入其中,不至于輕易動搖;寶光殿中的石臺座直徑更大,原供物已失,現(xiàn)在僧人在上面擺放油燈與當年情形相仿佛,由此可推測當時皇家寺廟中此巨大的油燈也應供奉在石臺上。也可想見,供奉此油燈的寺廟必定有一處結(jié)構(gòu)宏敞之主殿方能與之相匹配。因其重量大,不易搬遷,很可能是用于皇宮或京畿地區(qū)的寺廟中”。羅文華推測,“此油燈很可能是出自宮廷內(nèi)府御用監(jiān)之作坊中,用于宮廷寺廟或者京畿地區(qū)皇家寺廟之專用”,“雖然無法確切知道,其曾經(jīng)供奉于哪座大寺,但是其造型、規(guī)制、體量以及藝術(shù)水平無不體現(xiàn)出皇家的風度”【3】。
同場上拍的一對明末16 17世紀琺華釉狻猊坐像配蓮紋基座(圖二)估15萬至25萬英鎊,拍至51.28萬英鎊。這對狻猊坐像最早經(jīng)盧芹齋販賣給紐約藏家C orneliusRuxton Love Jr.先生(1904-1971)以及Audrey B.Love女士(1903-2003),2004年10月20日曾現(xiàn)身紐約佳士得“C. Ruxton先生及Audrey B. Love女士收藏”專場(第317號)。狻猊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龍生的九子之一,呈獅子像坐姿,喜煙,多見于建筑、佛教藝術(shù)中,大型者多用于寺廟殿宇、皇宮以及王公貴族宅院前來驅(qū)除邪靈。明清時期的傳世之物中多見銅、石、陶瓷等材質(zhì)制作的狻猊,以銅制香爐、香熏常見。低溫色釉琺華釉所用釉料為金屬氧化物,元代由中東地區(qū)傳人中國,明代琺華釉以孔雀綠釉、天藍釉、茄皮紫釉為主,常與唐代以來的傳統(tǒng)三彩釉一起使用。這對狻猊坐像以天藍釉為主色調(diào),以黃釉、藍白釉、茄皮紫釉、黑釉為輔助裝飾,如此尺寸的大型傳世之物,陶瓷制成者不多見,應是明代山西匠人在山西或者北京地區(qū)所制。
香港夢蝶軒收藏的商末 西周初青銅饕餮紋方鼎(圖三)以36.88萬英鎊成交。方鼎鑄“壹父丁”款,多次在香港展出。日本東京廣田熙氏收藏的西周早期青銅尊上所鑄銘文亦為“壹父丁”款。兩岸故宮、斯德哥爾摩遠東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坂本五郎收藏有類似方鼎。曾經(jīng)戴潤齋販賣的商代“聿”款青銅饕餮紋三足鼎(圖四)、描金“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剔彩云龍捧壽圓蓋盒(圖五)均以21. 25萬英鎊拍出。
一組清康熙褐漆彩繪樓閣園游圖十二開屏風(圖六),以34.48萬英鎊成交。此類屏風存世量稀少,近年在拍場上出現(xiàn)的幾件均高價成交。一件拍前估價2萬至3萬英鎊的清紅木鏤雕云龍趕珠紋寶座(圖七),意外地以30. 88萬英鎊成交,寶座通體鏤雕云龍紋,繁密精工,是清代北京地區(qū)的典型風格。
蘇富比:高古瓷行情走高
倫敦蘇富比本季推出兩場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成交額約772.73萬英鎊。
5月16日的中國藝術(shù)品專場,拍品以清代瓷器為大宗。拍賣結(jié)果差強人意,151個標的,僅拍出100個,不足七成,成交額557.33萬英鎊。全場僅14個標的成交價超過十萬英鎊。
蘇富比重點推介的兩件瓷器流標: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雙如意耳扁壺(圖八),2003年10月26日在香港蘇富比以319. 84萬港幣成交,此次估100萬至150萬英鎊;宋 金鈞窯天青釉紫斑碗(圖九),2003年11月12日在倫敦蘇富比以6.6萬英鎊成交,此次估15萬至20萬英鎊。這兩件流標的瓷器,估價過高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雖然有拍賣紀錄,但是未經(jīng)名家收藏。
此場拍品涉及高古瓷、明清瓷器、清代玉器、漆器、木器、佛教藝術(shù)品等,以瓷器為主。14件價超十萬英鎊的成交品中,9件為瓷器。高古瓷成交情況略好,22件拍出14件,且7件價超十萬英鎊。全場成交最高價是一件出自香港藏家關(guān)善明沐文堂收藏的金代耀州窯青釉膽瓶(圖十),估6萬至8萬英鎊,拍至78.9萬英鎊,算得上近十年來成交價格較高的金代耀州窯瓷器。耀州窯青釉瓷多以青釉刻劃紋飾取勝,這類光素無紋飾的冰裂紋瓶極為少見。此瓶2003年11月12日倫敦蘇富比上拍時,估1.5萬至2萬英鎊,以1. 44萬英鎊低于最低估價售出。15年過去了,這次的拍前估價還算合理。
另有兩件耀州窯瓷器成交不俗:五代 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罐(圖十一),類似風格的產(chǎn)品在陜西銅川黃堡鎮(zhèn)耀州窯址出土過,此罐以18.75萬英鎊成交;宋代耀州窯青釉瑞獸足爐(圖十二)以12.5萬英鎊成交。此爐通體除裝飾三獸足外光素無紋,不似耀州窯常見的刻劃花卉紋飾爐,器型為鬲式爐,與龍泉窯的出筋鬲式爐同代宋代名品。
拍場上不多見的北宋定窯白釉鏤雕花卉紋熏爐(圖十三)以10萬英鎊成交,此爐1974年以來收藏紀錄可查,曾經(jīng)紐約古董商藍捷理(JJ.Lally&Co.;)之手,類似器型僅發(fā)現(xiàn)數(shù)件。創(chuàng)燒于南宋的琮式瓶,官窯、龍泉窯產(chǎn)品是南宋瓷器仿古器型的經(jīng)典之一,市場上南宋官窯琮式并少見,即便南宋龍泉窯產(chǎn)品也可遇不可求。此場上拍的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圖十四)估4萬至6萬英鎊,以15萬英鎊成交。
宋元黑釉瓷器仍是高古瓷器板塊的熱點之一。此場中的宋代建窯黑釉兔毫盞(圖十五)、元代吉州窯黑釉剪紙?zhí)搌P凰紋瓶(圖十六)成交價均超過十萬英鎊。兔毫盞1994年曾在日本京都的茶道資料館與熱海市MOA美術(shù)館舉辦的“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芒日本伝世c天目:特別展”中展出。剪紙?zhí)搌P凰紋瓶的紋飾剪貼風格明顯,鳳凰紋在吉州窯系的產(chǎn)品中不多見,此瓶器型近于梅瓶。
兩件有傷的清代粉彩瓷瓶拍出高價。清乾隆綠地粉彩軋道通景十八羅漢圖雙耳撇口瓶(圖十七),內(nèi)施松石綠釉,口施金彩,瓶口部分破損、缺失嚴重,估10萬至20萬英鎊,終以65.7萬英鎊成交。隨著華人海外淘寶熱情的高漲,近年來,海外市場上屢屢出現(xiàn)數(shù)百萬元人民幣成交的殘器。此瓶器型典雅,通景所繪十八羅漢圖人物形象生動,繪制細致精工,釉彩艷麗,雖無款但基本可以斷為乾隆朝制品,這也是價格高趨的原因所在。清嘉慶粉紅地粉彩軋道福壽雙全紋瓶(圖十八),底以礬紅彩篆書“大清嘉慶年制”款,估4萬至6萬英鎊,拍至13.75萬英鎊。瓶身彩繪精細,不脫乾隆畫風,纏枝蓮紋、壽字、蝙蝠、如意頭等紋飾寓意吉祥。源自巴黎私人收藏的清乾隆銅胎剔紅錦地百子嬰戲圖蓋盒(圖十九),保存完整,雕工精美,估2.5萬至3.5萬英鎊,以高出估價數(shù)倍的12.5萬英鎊成交。同樣以百子嬰戲紋為主題裝飾的明嘉靖剔紅嬰戲圖盤(圖二十),估價亦同,拍至8 .125萬英鎊。
佛教藝術(shù)品方面,13個標的拍出8個,明代木雕彩塑四大天王一組四尊(圖二十一)拍至16.88萬英鎊,遠超5萬至7萬英鎊的估價。拍場上不太容易出現(xiàn)同一時代的木雕四大天王組像,歷年成交品約二三例而已,此組雕像的風格近似山西平遙雙林寺所藏的彩塑四天王像。中國國內(nèi)市場近年來木雕造像行情看漲,值得關(guān)注。
專場上出現(xiàn)的11件林風眠、齊白石、陳其寬、何懷碩等人的畫作悉數(shù)成交,林風眠的設色紙本作品《持鏡仕女》(圖二十二)以32.1萬英鎊成交。
5月18日該公司的中國藝術(shù)品小型拍賣專場,由6位私人收藏家藏品組成,玉器、瓷器、鼻煙壺為大宗。349個標的流拍68個,281個標的拍得215.1萬英鎊,單件成交均價約7655英鎊。對于一場小型拍賣而言,這一成績也不算差。全場最高價拍品為一件清代仿官窯膽瓶(圖二十三),從2000英鎊拍至5萬英鎊成交,據(jù)傳此瓶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法國總統(tǒng)Emile Loubet (1838-1929)的收藏品。更有意思的是,一對僅估400 600英鎊的青白玉雙鳳紋佩(圖二十四),拍到了4.88萬英鎊。
佳士得: “乾隆玉”一枝獨秀
5月15日,倫敦佳士得推出兩場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總成交額約703.87萬英鎊。
“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shù)瑰寶”專場,上拍4件清代銅胎琺瑯器、20件明清瓷器,成交19件,琺瑯器悉數(shù)拍出,瓷器成交15件,專場拍得135.29萬英鎊。此場雖以明清瓷器為主,但行情表現(xiàn)平平。遺憾的是,作為本場的封面重點拍品——清乾隆粉紅地粉彩開光玉堂富貴背壺(圖二十五),估60萬至80萬英鎊,未能順利拍出。這件瓷壺底以礬紅彩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壺呈扁圓形,橢圓足,短頸,蒜頭口,兩側(cè)飾圈耳,雙面圓形開光分別繪牡丹、玉蘭、海棠等花卉紋,寓意“玉堂富貴”,壺兩側(cè)在粉紅軋道地上繪折枝蓮花紋、如意頭紋、花卉紋等紋飾,繪工精細,類似品在私人收藏中并不多見。此壺收藏傳承清晰,19世紀里原為英國阿爾弗里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1821-1897)的放山居所藏,21世紀以來此壺兩次被佳士得拍賣:2004年11月9日在倫敦以20.69萬英鎊拍出,2007年5月29日在香港以456萬港幣成交。此次估價合理而未能售出,只能說明當前的行情不甚樂觀。明清瓷器中價格最高的是一件清嘉慶綠地粉彩連年福壽紋雙獸耳尊(圖二十六),11.25萬英鎊的成交價在估價范圍內(nèi)。此類器型亦可稱為瓶,此瓶通體以松石綠釉為地,通體滿飾鮮艷的纏枝蓮、蝙蝠、壽桃紋以及蕉葉紋、如意云頭紋,瓶頸的雙獸頭銜環(huán)耳保存完整,成交價并不高。
專場中的唯一一件高古瓷、拍前備受行家看好的宋金時期定窯瑞獅枕(圖二十七),估8萬至12萬英鎊,拍至34.48英鎊。這件獅形枕造型風格明顯承續(xù)了唐代以來河南、河北地區(qū)虎、豹、獅形瓷枕的制作傳統(tǒng),獅子的形象、神態(tài)風格與唐代邢窯制品有一定淵源。就考古出土資料及傳世品看,宋金時期獅形瓷枕的較虎形枕流行,有專家認為這或許與佛教大盛相關(guān)。
小巧別致的“乾隆年制”款清乾隆掐絲琺瑯仿古饕餮紋小瓶(圖二十八),器型與裝飾紋飾均仿古三代青銅器,具乾隆朝銅胎掐絲琺瑯器的典型風格,以9.75萬英鎊成交。
該公司同一日上拍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上拍唐三彩陶、青銅器、玉器、高古瓷、明清瓷、銅器、佛教藝術(shù)品、家具、織繡、竹木牙角漆器等各類藝術(shù)品281個標的,流拍110個標的,成交171個標的,成交率60.85%,成交額567.58萬英鎊,9件藝術(shù)品成交價超過十萬英鎊。
陶瓷、玉器的數(shù)量在此場中占比較高。104件陶拍出69件,7件漢唐陶器拍出4件,漢代綠釉陶馬(圖二十九)以6.88萬英鎊成交,陶馬1992年12月15日由香港的金才記流出。11件高古瓷成交8件,宋代青白釉鳳首執(zhí)壺(圖三十)拍至2 .13萬英鎊,元代龍泉青釉龍紋大盤(圖三十一)拍至3.75萬英鎊。86件明清民國時期瓷器成交57件,清代瓷器行情略好,一對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長頸瓶(圖三十二)估2萬至3萬港幣,拍至18.75萬英鎊成交。這種瓶式也稱為賞瓶,創(chuàng)燒于清雍正唐英景德鎮(zhèn)督窯時期,因雍正朝多用于賞賜大臣而名賞瓶,瓶身所繪纏枝蓮紋寓意為官清廉,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盛行,尤以乾隆一朝的燒制水平、數(shù)量出眾,價格也較高。
75件玉器標的拍出42件,清代宮廷風格的玉器行情較好。全場最高價是一件清乾隆白玉羅漢修行圖山子(圖三十三),估6萬至8萬英鎊,拍至72.875萬英鎊。玉山子以和田玉精雕而成,玉質(zhì)細膩,人物雕刻精細傳神,高浮雕一幅羅漢石窟修行圖,羅漢雙手持如意盤坐,前景雕梧桐、松樹、欄桿、一童子獻桃,構(gòu)圖及雕刻風格似乎源自明清時期的木刻羅漢圖版畫。乾隆風格的玉山子在拍場上較受歡迎,尤其是香港拍場上,精品動輒超過千萬港幣,涉足明清玉器的收藏、投資者,鮮有無視乾隆玉山子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代高仿玉山子也不鮮見。
6件青銅器成交5件,晚商 西周早期青銅饕餮紋尊(圖三十四)以27.28萬港幣拍出,此尊鑄銘“衛(wèi)菔父辛”,被梅原末治收入其中國青銅器著作中,巴納、張光裕所著《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匯編》等著作也有著錄。明清銅器方面,一件明末清初的銅錯金銀天雞尊(圖三十五)拍至38.08萬英鎊。始自宋代的流行仿古銅器,在明末清初大放異彩,以“宣德爐”為代表的仿自青銅器、瓷器的銅器樣式風行于世,在清朝又形成了宮廷風格、民間風格兩種類型,宮廷銅器鑄造精美、錯金銀嵌寶石、紋飾繁縟,民間風格則走清雅、樸素一類。這件天雞尊標為17世紀,器形仿自漢代天雞尊,就裝飾風格而言,類清官制品。17件佛教藝術(shù)品成交10件,明清銅鎏金造像受歡迎。16-17世紀銅鎏金觀音菩薩坐像配銅蓮花座(圖三十六),以27.28萬英鎊成交,價超最低估價兩倍有余,是典型的中原本土造像風格。
本場硬木家具上拍僅12個標的,不過拍出了10個標的,且價格不俗,兩對清代的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成交價均超過十萬英鎊,其中,一對(圖三十七)估1.5萬至2萬英鎊,拍至51. 28萬英鎊成交。近幾年黃花梨椅子的行情走高,特別在是紐約市場上,在名家收藏的帶動下,價格持續(xù)上漲。
[1]阿薩夫·海曼(Asaph Hyman):《“大明景泰年制”款銅鎏金大油燈》,Bonhams: [2]米高·漢斯博士(Dr Michae! hess):《藏傳佛教儀式以及菩提曼拿羅基金會珍藏御制銅鎏金大油燈》,Bonhams: [3]羅文華:《宮廷法物照世慧燈》,Bonhams: MonumentalGilt-Bronze Ritual Butter Lamp: A Rare Vestige Of Imperial MingChina》, Thursday 17 May 2018.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