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揭陽市質(zhì)量計量監(jiān)督檢測所,國家不銹鋼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廣東), 揭陽 522000)
304不銹鋼具有良好的韌性、塑性、焊接性、耐腐蝕性等性能,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機械、儀器設(shè)備、電器五金、餐具廚具等行業(yè)。304不銹鋼屬于奧氏體不銹鋼,室溫下碳元素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很小,僅為0.02%~0.03%(質(zhì)量分數(shù)),而一般304不銹鋼中的碳含量均超過這個范圍,因此只有在淬火狀態(tài)下將碳固溶在奧氏體中,才能保證不銹鋼具有較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但是,當這種淬火狀態(tài)的奧氏體鋼加熱到450~850 ℃(敏化溫度區(qū)間)時,由于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速率大于鉻在奧氏體中的,當奧氏體中的碳含量超過其在室溫下的溶解度后,碳就會不斷地向奧氏體晶界擴散,并與鉻結(jié)合形成碳化鉻(Cr23C6),這就是不銹鋼的敏化。Cr23C6的析出造成其附近區(qū)域的鉻含量急劇下降,根據(jù)塔曼定律,當鉻含量遠低于鈍化所需的臨界含量(原子分數(shù)12.5%)時,所形成的鈍化膜將處于非穩(wěn)定狀態(tài);當與腐蝕溶液接觸時,鈍化膜中的貧鉻區(qū)先發(fā)生破損,從而使破損處的不銹鋼基體暴露于腐蝕溶液中并溶解, 進而作為蝕坑源誘發(fā)點腐蝕[1-2];同時由于貧鉻區(qū)與Cr23C6之間存在電位差,在腐蝕溶液中,Cr23C6為陰極,貧鉻區(qū)為陽極,二者構(gòu)成腐蝕電池,導致不銹鋼發(fā)生晶間腐蝕[3-7]。目前有關(guān)304不銹鋼晶間腐蝕的產(chǎn)生機制、影響因素、預防措施、檢驗方法等的報道較多。但當作為餐具、廚具的主要材料時,304不銹鋼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的溫度往往在其敏化溫度區(qū)間,而有關(guān)304不銹鋼在敏化溫度區(qū)間內(nèi)停留時間的長短對其敏化度的影響和敏化304不銹鋼在食物介質(zhì)中的電化學腐蝕行為的報道很少。因此,作者通過電化學動電位再活化法(EPR)定量地評價了在敏化溫度600 ℃下,保溫時間對304不銹鋼敏化度影響,同時研究了不同敏化度不銹鋼分別在體積分數(shù)4%的乙酸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5%的NaCl溶液以及二者體積比1∶1混合的NaCl/乙酸混合溶液等3種模擬食物介質(zhì)中的電化學腐蝕行為,以及浸泡時間、溶液溫度對敏化不銹鋼電化學腐蝕性能的影響,這對304奧氏體不銹鋼在食品接觸產(chǎn)品上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試驗材料為商用304不銹鋼,供貨態(tài)為固溶處理態(tài),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尺寸為100 mm×100 mm×1 mm。在高溫箱式爐中對試驗鋼進行敏化處理,溫度600 ℃,保溫時間分別為0,2,4,8,18 h,水冷至室溫。
利用EPR測敏化后試驗鋼的晶間腐蝕敏感性[8-12]。在敏化后的試驗鋼上截取尺寸為10 mm×10 mm×1 mm的試樣,經(jīng)打磨、拋光后,在試樣背面焊接電銅線,制成工作面積為1 cm2的電極,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混合液超聲清洗,干燥待用。采用三電極電解池系統(tǒng)進行晶間腐蝕試驗,工作電極為試樣,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極(SCE),輔助電極為鉑電極,試驗溫度為室溫。將待測工作電極置于由0.5 mol·L-1H2SO4和0.01 mol·L-1KSCN組成的混合溶液中,靜置10 min后,從自腐蝕電位開始,以1.67 mV·s-1的掃描速率作陽極正向掃描極化,當極化至0.3 V后立即反掃至自腐蝕電位,得到試驗鋼的EPR極化曲線。將再活化電流Ir與活化電流Ia的比值定義為敏化度Ra,其中活化電流為正向掃描時的最大陽極電流,再活化電流為反向掃描時的最大陽極電流[6-10]。敏化度越大的試驗鋼,其局部鈍化膜的穩(wěn)定性越差,晶間腐蝕敏感性也越高。試驗結(jié)束后,將試樣用去離子水沖洗、無水乙醇超聲清洗15 min并干燥后,在AXIOVERT 40MAT型光學顯微鏡上觀察試樣的顯微組織。
表1 304不銹鋼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304 stainlesssteel (mass) %
采用晶間腐蝕敏感性測試中的三電極電解池系統(tǒng),用動電位法測不同敏化度試驗鋼分別在體積分數(shù)4%的乙酸溶液(pH為2.5)、質(zhì)量分數(shù)5%的NaCl溶液(pH為6.9)以及二者體積比為1∶1的乙酸/NaCl混合溶液(pH為2.4)等3種介質(zhì)中的電化學極化曲線。將敏化度為22.2%的試驗鋼分別在3種介質(zhì)中浸泡1,5,10,15,30 d后,測其電化學極化曲線,溶液溫度均為20 ℃;將敏化度為22.2%的試驗鋼在溫度分別為20,40,60,80,100 ℃的3種介質(zhì)中浸泡10 min后測其電化學極化曲線。在NaCl溶液和NaCl/乙酸混合液中的掃描范圍為-2~3 V,在乙酸溶液中的掃描范圍為-1~3 V,參比電極均為飽和甘汞電極,掃描速率均為30 mV·s-1。采用Tafel 直線外推法計算試驗鋼的自腐蝕電流密度io、自腐蝕電位Eo和腐蝕速率v。
由圖1可以看出,試驗鋼的EPR極化曲線基本均由活化溶解區(qū)、活化-鈍化區(qū)、鈍化區(qū)和再活化區(qū)組成。試驗初期,試驗鋼基體在電解質(zhì)中活化溶解,電流隨電位的升高而增大;當電位達到試驗鋼的致鈍電位時,電流急劇下降,試驗鋼表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氧化鉻鈍化保護膜,同時貧鉻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導致試驗鋼表面各個部分的穩(wěn)定性不完全相同;當電位反掃至再活化區(qū)時,試驗鋼表面穩(wěn)定性差的鈍化膜因發(fā)生活化溶解而被破壞,因此反向掃描時再活化電流的大小反映了鈍化膜不穩(wěn)定的程度。由圖1還可以看出,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再活化電流增大。經(jīng)計算,保溫時間為0,2,4,8,18 h時,試驗鋼的敏化度分別為0,6.3%,17.6%,22.2%,32.7%。隨保溫時間的延長,Cr23C6在晶界處的析出量增多,而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速率遠大于鉻的,導致晶界處鉻的消耗不能通過晶內(nèi)鉻的擴散來補充,使得貧鉻現(xiàn)象加劇,從而導致敏化度增大。
圖1 600 ℃保溫不同時間水冷后試驗鋼的EPR極化曲線Fig.1 EPR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ested steel after heating at 600 ℃ for different times and water cooling
由圖2可以看出:當保溫時間為0~2 h時,試驗鋼的貧鉻區(qū)主要出現(xiàn)在活性較高的晶界結(jié)點處;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貧鉻區(qū)開始蔓延,最終形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保溫時間為18 h時貧鉻現(xiàn)象最嚴重;晶界存在明顯的腐蝕溝痕,這是因為Cr23C6在晶界析出后,其附近區(qū)域的鉻和碳的含量急劇下降,在晶界處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
圖3中的E為極化電位,icorro為極化電流密度。由圖3可以看出:不同敏化度試驗鋼在3種溶液中的極化曲線形狀幾乎相同,這說明敏化度對試驗鋼在3種溶液中的電化學腐蝕行為沒有太大的影響;試驗鋼在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的極化曲線存在微弱的活化-鈍化區(qū),而在另外2種溶液中沒有明顯地表現(xiàn)出活化-鈍化性質(zhì),這是由于陰極反應的電位高于鈍化電位,陰極和陽極的極化曲線交于鈍化區(qū)而形成的。由表2可以看出:試驗鋼在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的自腐蝕電流密度比在乙酸溶液中的大,這是因為氯離子對金屬的陽極溶解具有活化作用,能加快金屬的腐蝕;試驗鋼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最低,在乙酸溶液中的次之,在 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的最高,這是由于隨著溶液pH的減小,即氫離子濃度的增加,陰極析氫反應速率增大,電流密度增大,因此自腐蝕電位向析氫平衡電位靠近,即呈正移趨勢[13-16];在NaCl溶液和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隨著敏化度的增大,試驗鋼的自腐蝕電位負移,這說明試驗鋼在含氯溶液中的耐腐蝕性能越差,這是因為敏化度越高,貧鉻區(qū)范圍越大,鈍化膜的薄弱位置越多,在活性氯離子的作用下,試驗鋼優(yōu)先在鈍化膜薄弱位置發(fā)生破壞;試驗鋼在乙酸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正移,耐腐蝕性能提高,這是因為隨著敏化度的增大,Cr23C6的析出量增加,而Cr23C6的電極電位比氧鉻化合物的高,在沒有氯離子的作用下,自腐蝕電位正移[17-18]。
圖2 600 ℃保溫不同時間水冷和EPR試驗后試驗鋼的顯微組織Fig.2 Microstructures of tested steel after heating at 600 ℃ for different times, water cooling and EPR tests
圖3 不同敏化度試驗鋼在不同溶液中的極化曲線Fig.3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ested steel with different sensitization degrees in different solutions: (a) NaCl solution; (b)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c) NaCl/acetic acid mixed solution
表2 不同敏化度試驗鋼在不同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和自腐蝕電流密度Table 2 Self-corrosion potentials and self-corrosion current densities of tested steel with different sensitization degrees in different solutions
2.3.1 浸泡時間
由圖4和表3可知:在NaCl溶液中,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敏化度為22.2%試驗鋼的自腐蝕電位負移,說明耐腐蝕性能降低;在乙酸溶液中,自腐蝕電位隨浸泡時間的延長正移,說明在沒有氯離子的作用下,試驗鋼鈍化膜的修復速率比其腐蝕速率大,耐腐蝕性能提高;在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自腐蝕電位隨浸泡時間的延長而未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說明鈍化膜的修復速率與腐蝕速率基本保持平衡,試驗鋼的耐腐蝕性能基本不變[19-20]。
圖4 敏化度為22.2%試驗鋼在不同溶液中浸泡不同時間后的極化曲線(溶液溫度20 ℃)Fig.4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ested steel with sensitization degree of 22.2% after immersion in different solutions for different times (solution temperature of 20 ℃): (a) NaCl solution; (b)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c) NaCl/acetic acid mixed solution
浸泡時間 /dNaCl溶液乙酸溶液NaCl/乙酸混合溶液Eo/VIo/(A·cm-2)Eo/VIo/(A·cm-2)Eo/VIo/(A·cm-2)1-0.980.000 69-0.990.000 40-0.720.001 465-1.130.000 84-0.910.000 37-0.730.001 2810-1.250.000 98-0.860.000 36-0.690.001 2115-1.280.001 15-0.870.000 35-0.670.001 1730-1.340.001 28-0.830.000 32-0.660.001 12
圖5 敏化度為22.2%試驗鋼在不同溫度不同溶液中的極化曲線(浸泡時間10 min) Fig.5 Polarization curves of tested steel with sensitization degree of 22.2% in different solu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mmersion time of 10 min): (a) NaCl solution; (b)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c) NaCl/acetic acid mixed solution
2.3.2 溶液溫度
由圖5和表4可知:隨著溶液溫度的升高,敏化度為22.2%試驗鋼在不同溶液中的自腐蝕電流密度均增大,這是因為溶液溫度的升高有利于其電導率的提高,促進電化學反應的發(fā)生;隨溶液溫度的升高,試驗鋼在含氯離子溶液中腐蝕速率的增大程度比在乙酸溶液中的大,這是由于溶液溫度升高使氯離子更易產(chǎn)生離子極化,極化后的離子具有較高的極性和穿透性能,使試驗鋼表面具有較高的吸附率,導致電子交換反應強烈,因此試驗鋼的腐蝕程度加劇;溶液溫度對試驗鋼在 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的電化學腐蝕性能的影響最劇烈,這是因為溶液溫度的升高導致氯離子對鈍化膜的破壞作用增大,也使氫電極電位變正,在氯離子和氫離子的協(xié)同作用下, 試驗鋼基體的點腐蝕以及Cr23C6和貧鉻區(qū)之間的電化學腐蝕加劇[21-22]。
表4 敏化度為22.2%試驗鋼在不同溫度不同溶液中的自腐蝕電流密度和腐蝕速率(浸泡時間10 min)Table 4 Self-corrosion current densities and corrosion rates of tested steel with sensitization degree of 22.2% in different solu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mmersion time of 10 min)
(1) 在敏化溫度600 ℃保溫不同時間水冷后,304不銹鋼的EPR極化曲線基本可分為活化溶解區(qū)、活化-鈍化區(qū)、鈍化區(qū)和再活化區(qū);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304不銹鋼的再活化電流增大,敏化度增大,組織中的貧鉻區(qū)逐漸形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
(2) 304不銹鋼僅在NaCl/乙酸混合液中有微弱的活化-鈍化區(qū),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最低,在乙酸溶液中的次之,在 NaCl/乙酸混合液中的最高。
(3) 隨著敏化度的增大, 304不銹鋼在NaCl溶液和NaCl/乙酸混合液中的自腐蝕電位負移,耐腐蝕性能降低,而在乙酸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正移,耐腐蝕性能提高。
(4) 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304不銹鋼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負移,耐腐蝕性能降低,在乙酸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正移,耐腐蝕性能提高,在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未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耐腐蝕性能基本不變。
(5) 隨著溫度的升高,304不銹鋼在不同溶液中的自腐蝕電流密度均增大,溫度對試驗鋼在NaCl/乙酸混合溶液中電化學腐蝕性能的影響最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