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弊x著這樣的詩句,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淡定的心態(tài)。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淡定”作為一個網(wǎng)絡(luò)詞語,悄然流行開來。許多人把淡定當(dāng)作一種時尚,視作一種腔調(diào)。從詞義上看,淡定就是淡然鎮(zhèn)定,一般是指沉著從容,淡泊名利,甚至淡泊一切是是非非。一個人能遇事淡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沒有極深的定力,沒有深厚的涵養(yǎng),是很難做到的。淡定之人,是修為不尋常的大氣之人?!妒勒f新語》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玄學(xué)家、文學(xué)家夏侯玄,曾經(jīng)靠在一根柱子上寫信,當(dāng)時正下著大雨,閃電打過來,一個霹雷突然劈到柱子上,柱子好像著火了,夏侯玄的衣服被燒焦了,但他似乎渾然不覺,神色不變,絲毫不受影響,繼續(xù)專注地?fù)]毫疾書。而夏侯玄身旁的賓客和隨從,全都大驚失色,嚇得雙腿發(fā)軟,紛紛跌倒在地。夏侯玄在如此突發(fā)狀況面前,竟然沒有倉皇失措,還能保持氣定神閑,確是千古罕見。
淡定是一種氣度,也是氣定。而氣定來自心定,心定源于思定。無欲無求則無畏,無畏則平靜放松,也就淡定自如了。與“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相反,淡定者在驚濤駭浪面前,會從容冷靜地說:“別怕,沒什么。水來土掩,兵來將擋?!?/p>
淡定者自會處變不驚,這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風(fēng)度,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境界。要達(dá)到這種境界,僅有學(xué)識與勇氣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更要有足夠的智慧和修煉的底氣。淡定的狀態(tài)看似瞬間展現(xiàn),其實絕非朝夕之間所成,可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東坡尤為推崇淡定從容。某日,他突然茅塞頓開,悟出“八方心不動”一語,頗為得意。興致勃勃書寫后,忙遣書童把字送到江對岸的老僧那里指教。那老僧看后,在下面寫了一個“屁”字。蘇東坡一看,不由大為惱火,急匆匆過江來討說法。老僧淡然而笑,又添了幾字,成了“一屁過江來”。爭強好勝的蘇東坡看了半天,不由大悟,與老僧相比,自己還是不夠淡定。
淡定意味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爭有所不爭。淡定是在靜若處子的狀態(tài)中成就所為,是在巨巖阻浪的環(huán)境里完成所爭。
淡定是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開悟,是成竹在胸的鎮(zhèn)靜與灑脫,是歷經(jīng)滄桑、洗盡浮華、閱遍躁動后的返璞歸真。淡定可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指揮若定,可以是胸懷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被棄于外而寄情山水的淡然,可以是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但不被重用而愉情詩章辭賦的平靜?!吧街辛?xí)靜觀朝覲,松下清齋折露葵”的雅趣是淡定,“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幽靜是淡定。淡定有深厚的文化支撐,莊子看破世間萬物,面對一國之君“以國事累”,寧愿“曳尾于涂中”。淡定是對理念的不棄,作為鐳的發(fā)現(xiàn)者,居里夫人有很多機會可以成為千萬富翁,面對送上門來的財富,她淡然而笑語:“鐳應(yīng)該屬于全世界?!彼砸环N驚人的超然物外,拒絕了許多人不遺余力的追名逐利,卻讓世人向她致敬永遠(yuǎn)。淡定是對信仰的堅守,毛澤東的詩句“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豪邁地表達(dá)了面對復(fù)雜多變世事的從容和鎮(zhèn)定。
淡定不是退縮,不是軟弱,更不是無能。淡定是親而有度、順而有持的進取,是仁而無憂、仁而無懼的胸懷坦蕩和蘭心傲骨。
(馮忠方摘自《新民晚報》2018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