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
我要對此刻的天空說點什么才好?
此刻,晚上八九點。月亮升得很高了,天空澄澈得仿若一潭湖水。一兩顆星子,是水里面游著的小魚,輕盈又活潑。萬物經(jīng)過一春的盛放、一夏的喧鬧,漸漸各歸其位。這很像一場繁華演出,高潮已過,終到謝幕。于演員也好,于觀眾也好,都得到了各自所需的,心滿意足了。燈光也就一盞一盞熄滅了,站起身,撣撣衣,都回家睡覺去吧。
蟲鳴聲藏起來了,桂香藏起來了。偶有一兩片樹葉飄落,聲音便格外響,嘎嚓、嘎嚓。我以為,那是樹的心跳聲。天與地,都安靜下來,撤除防御,卸下武裝,裸露著一顆心,讓月光晾曬。人在這樣的月亮天里走著,容易模糊了時間,模糊了地域,模糊了生死界限。歲月無垠,有亙古況味的感覺。
月亮似碩大的花朵,開在天上。你說是朵白蓮,像;說是朵白菊花,像。我要說,它更像一朵白牡丹,富貴雍容得不行,也只有這個時候的月亮,才當(dāng)?shù)闷稹坝喝荨倍职桑≡掳罪L(fēng)清,也說的是這樣的時刻吧!
清代德隱說:“對此懷素心,千里共明月?!蔽液芟矚g他說的這個“素心”。經(jīng)月光的洗濯,再染塵的心,怕也會明凈起來的吧!那懷著素心之人,一個一個,在月下重逢了?!俺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那是歸隱田園的陶淵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那是灑脫狂放的李白;“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那是奢望和平安寧的陸游。呂洞賓也來了,他帶著一個小牧童而來,“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痹鹿鉃樘簽楸?,那小牧童酣睡的樣子,實在動人。
我的童年,便也跟著奔跑而來。這樣的月亮天,我們在屋里鐵定是待不住的。出門去,游戲多著呢,彈玉球,拍火花,跳房子,踢毽子,跳繩?;蛴瞄L棉線扯著一片破塑料紙,沿著田間小路,呼呼地往前沖。想象著自己是舉著一面旌旗,正率領(lǐng)著千軍萬馬。
大人們鬧不懂我們?yōu)槭裁催@么“瘋”,總要責(zé)罵:大半夜的,還不睡覺,魂丟外面去啦!他們說對了,我們的確把魂丟在外面了,丟在那片月色里了。我們總要玩到月亮西沉,才回到屋內(nèi)去睡。一時三刻卻睡不著,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窗外的月亮天,瞎興奮。哦,這樣的月亮天,能不叫人快樂嗎?
我在路邊亭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來。有涼意穿透衣衫,直抵我的肌膚。但也只是一小會兒,我的體溫,就讓石凳變暖和了——只要你捧出足夠的溫度,縱使石頭,也會被捂暖。人與人的關(guān)系,人與物的關(guān)系,莫不如是。
難得碰見孩子了。現(xiàn)在的孩子,都被關(guān)在密封的房子里,少了在月下追逐的野趣。他們怕是連月亮長什么樣,也不大說得清的。一對散步的老夫婦,并排著走,喁喁地說著話,從我身邊走過去。他們的發(fā)上、肩上,落滿白花瓣一般的月光。我微笑著,目送他們,直到他們徹底與一片月色融合到一起。
有時,安靜的力量,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喧嘩。
【感悟借鑒】
一、景物描寫與敘事、抒情、感悟有機地融合。文中既有對月亮的描繪,也有對月下景物的刻畫,且刻畫形象、真實、動人。文中通過對月光的描繪還引起了“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并由月夜的皎潔、明亮、寧靜、幽美,表達(dá)了對月夜的喜愛、贊美及對現(xiàn)在孩子遠(yuǎn)離鄉(xiāng)野生活的感嘆。
二、多種寫法并用。文中既實寫月光及月下景物的美好,又虛寫古人月下重逢的情景,增添了月夜的情趣,更加表現(xiàn)了月夜的美好。大量引用詩詞也是其特色,增加了文章的藝術(shù)感染力。還運用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的方法,通過描寫樹葉飄落的聲音襯托月夜的寧靜與美好。同時,本文還由寧靜的月夜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