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慶
4月1日 晴
雙休日又到了,我做完作業(yè),得到媽媽的應(yīng)允,就跑出去找好朋友玩了。剛好,她的作業(yè)也完成了,她帶著妹妹和我一起玩了起來。
正玩兒得開心,忽然聽到鄰居家傳來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過去一看,左鄰右舍也在這里。原來是婆婆給小孫女多穿了點衣服,媳婦指著小妹妹對婆婆說:“穿這么多衣服干嘛?發(fā)燒了怎么辦?”
婆婆寸步不讓:“那受涼了怎么辦?我以前就是這樣帶我兒子的!”
“現(xiàn)在跟過去不一樣,你落伍了!”
“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吃的鹽比你喝的粥還多!”盡管大家勸兩人少說兩句,可兩人卻不管不顧。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相持不下,擼了擼袖子,眼看就要打起來了。
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小妹妹放在了中間。小妹妹的眼里含著淚花,拉拉媽媽的衣服:“媽媽,別吵了,我以后乖點,好不好?”接著搖搖奶奶的手:“奶奶,咱們回家說,好不好嘛?”兩人看看對方,再看看孩子,轉(zhuǎn)身回家去了。
其實,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一家人心平氣和點,就不會吵起來的,既傷害了一家人的感情,又影響了孩子的性格。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zhèn)中心小學三9班
指導教師:閭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