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金菊怒放,赧水河畔“美食節(jié)”壓軸戲就是血醬鴨烹制比賽。只見那砧板上刀光閃閃,炒鍋里油煙陣陣,一股股鴨子特有的甜香伴著辣椒的嗆香、鹵水的濃香、料酒的醇香、子姜的辛香、小蔥的馨香、蒜苗的清香,連綿不斷地彌漫開來,并毫不客氣地襲入人們的鼻孔,令在場的人都暈乎乎地陶醉在這溫馨的鴨香中。過不了多久,一道道各具特色的血醬鴨相繼擺到了評委桌前。論刀法,辨火功,看顏色,在觀者一片“嘖嘖”聲中,評委們細嚼慢咽,公正嚴肅的臉上難以自禁地露出了欽羨之情。
那次做了快40年血醬鴨的小云搞得了桂冠,大家都為她鼓掌。跟小云聊起這幾十年的變化。她笑著說:“你不要老夸我變化大,你也變化好大啊?!蔽覀兿嘁暥?。
記得40年前的那個時候,在鎮(zhèn)中心小學(xué)旁有家只有一間門臉兒的小飯鋪兒,就是小云家開的。據(jù)我所知,小飯鋪兒共由祖孫三代、5個人支撐,年過7旬的老祖母和她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老祖母是家里的“權(quán)威”,不僅動口也動手;她兒子掌灶兒,兒媳婦管賬兼跑堂兒;孫子和孫女干體力活兒兼采買。小飯鋪只擺了5張桌子,最多能容10個人坐著用餐,那時候干個體的少,食客也少,但總有人被那香味兒吸引進屋。
有個周日的早上,看到小云坐在路邊,她低著頭不說話,右手一直插在衣服口袋里。很顯然,她在為她的家人賣醬餅。她說:“我和我媽做的。”看得出來,她不擅長賣醬餅,她不會吆喝,也不會對顧客笑臉相迎,也許今天是她第一次賣醬餅。她像水里的一塊石頭,而人流就像水流,沖刷著她賣醬餅的期待。本來我不需要買醬餅,但心疼她坐在冷風(fēng)里,還是蹲下來要了三個。一不小心沒拿穩(wěn),醬餅滾到了地上,她馬上伸出右手來撿。我看到,她的右手腕受了傷,紗布包著。問受傷緣由,她不說,我就不再問,她倒是主動求我?guī)退龑懽鳂I(yè),寫完作業(yè),我品嘗了她自己做的青醬。那青醬不僅美味,比起熬制的肉醬來,也健康很多,清新的味道令我的五官都明朗了起來,
“做醬汁的方法很簡單,主要是要用心,”小云笑起來總是羞澀??墒沁@位女孩后來輟學(xué)了,有人說她去廣州打工去了,上世紀90年代,小云帶著她的丈夫和小寶寶回來了。那間小飯鋪經(jīng)她搞建筑設(shè)計的丈夫重新裝修一番后,她成了真正的云老板,性格與為人還和原來的那個云姑娘一樣,隨和、平易。大家對她刮目相看,是因為她做的血醬鴨味美,遠近聞名。上菜的前幾分鐘,同桌的人們還在閑聊,菜上來的瞬間,齊刷刷的目光,全聚集于眼前的菜品。當(dāng)色澤鮮亮、辣香撲鼻的血醬鴨一上桌也就十幾分鐘,忙活了半天的血醬鴨如風(fēng)卷殘云而去,滿桌子只剩下零零碎碎的鴨骨頭。生姜的脆爽、青椒的鮮辣,混合著鴨肉的酥香,加上被壓擠出的醬汁水的味道,入人脾胃,乃至心里。
俗世生活,因為有小云用心烹燒的美味,給小城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