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時光
過去的十七年里,我生活得平靜而刻板,按照固定的軌跡,一遍又一遍往返于家和學(xué)校之間。日子過得尋常寡淡,像極了沒有風(fēng)的湖面,不泛一絲波瀾。
那是個春寒料峭的早晨,老師走進教室時,緊隨其后的是一名干凈挺拔的男生,他是來班里借讀的,名叫“余舟”。
我坐在最后一排,遠遠地看著斜挎背包的余舟,他的眼神有些倨傲,隨意地掃視四周。
老師伸出手指向了我的方向,示意余舟在我旁邊唯一的空位坐下。我的世界里,兀自闖入了一個不速之客。
余舟的課桌里塞滿了旅行雜志,上課時他從不認真聽講,獨自沉醉于那些極具誘惑的圖文之中。
一開始,我還會不厭其煩地用胳膊碰碰他,提醒他聽課。
“余舟,老師正盯著你呢!”
“喂,老師快要走過來了!”
“……”
可后來我發(fā)覺,這些好意的提醒,對他幾乎無濟于事,甚至?xí)鈦硭念㈨餍跃筒辉俣噘M口舌。
閑來我也會遐想遠方,比如云南的梯田、九寨溝的鏡海、敦煌的壁畫……而這些,在余舟的藏品中都有跡可尋。我挑了一本,翻開,觀賞。一幀幀畫面經(jīng)過潤色,很美。
余舟的語氣有些嘲諷:“這些不適合你,趕快寫試卷吧?!?/p>
我十分不忿,反唇相譏:“那你為什么還坐在教室里?怎么也不見你去外面走一趟……”
余舟沒有說話。我以為自己把他駁得啞口無言,暗自竊喜。
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余舟竟真的沒有來上課。猝不及防。
我身邊的座位空了三天之后,余舟終于返校。他還是那副不羈的模樣,唯眉宇間多了幾分欣喜,步伐變得更加有力。
原來余舟此行去了杭州。我將他沿途攝下的照片攥在手里,來來回回地看了許多遍。
那晚,我擰亮臺燈,卻無心解題,腦海中浮現(xiàn)的都是余舟在旅途中撞見的水色山光……我懊惱地丟了筆,關(guān)了燈,爬上床,躺下。左翻,右轉(zhuǎn)。寢不安席。
不得不說,我很羨慕余舟自由得像一只不受羈絆的候鳥,在沒有風(fēng)雪的季節(jié),只憑著一腔熱血,飛往心之所向。
我在餐桌上對媽媽提及旅行的想法,卻被責(zé)罵。我很失落,放下碗筷,想說什么,又突然閉嘴,兀自回了房間。
輕風(fēng)攜著梔子花香徐徐飄來,陽光穿過樹木的枝葉,錯落有致地定格在我的課桌上。天空很藍,江南的魅影在我眼前淡入又淡出,漫漶得一塌糊涂。
轉(zhuǎn)頭看余舟,發(fā)現(xiàn)他又興致勃勃地準備下一次行程。我有些沖動地說:“余舟,這次你把我?guī)?。?/p>
他放下手中的筆,轉(zhuǎn)頭看我。我想,他一定是認為我在說笑,在他心里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xué)生,“循規(guī)蹈矩”四個字便足以描繪我的高中生涯。
于是我挺直腰,昂起頭:“我是認真的!”
余舟不耐煩地拒絕了我。我不依不饒,再三請求。最后,他無可奈何,勉強答應(yīng)。
我欣喜若狂,偷偷拿出壓歲錢,趁著周末假期,我們出發(fā)了。
我們乘著列車遠行,窗外無數(shù)的我叫不出名字的樹,須臾間便被拋卻在腦后。一如此刻張揚的自己,與從前安之若素的平淡生活揮手作別。
幾經(jīng)周轉(zhuǎn),我們來到一個名為望江的小城。小城有些落后,并不四通八達,二人雇車,在一路顛簸中,搖搖晃晃地前行。我們越過一座山頭,一大片油菜地忽地冒了出來,遠遠望去,半人高的油菜花蔓延至天際。
天色漸漸暗沉,古老的戲臺張羅著演出節(jié)目。我和余舟隨便找了個地兒落座,似懂非懂地看著臺上的離合與憂傷。揚琴聲溫婉得像是一個夢。沉在夢里的,還有許多老舊的事物。比如老人手里揮動的棒槌,永遠不緊不慢地敲打衣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淡原始的生活多落魄,又多么偉大。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世事如何變幻,傳承下來的,始終是這古樸的民風(fēng),以及在鄉(xiāng)野間亙古不變的自在。
我記起普希金的《鄉(xiāng)村》:“我向你致敬/你這偏僻荒涼的一角/恬靜、勞動和靈感就在你這里棲息/在這里/忘情地沉湎于幸福的懷抱……”
兩天后,我們回返,已是華燈初上時分。望著火樹銀花的夜景,越發(fā)感覺孤寂。父母的監(jiān)督更加無孔不入,在這樣逼仄的空間里,我再沒有逃脫的余地。
余舟卻仍然不聲不響地遠行又折返。他成績糟糕,后來被遣回原校,當(dāng)然主要是由于他多次“以身試法”。
臨別那晚,我們默默地在操場走過一圈又一圈,各自踩著青春寂寞的影子,一步步投入黑暗的懷抱。我想說,余舟,感謝你出現(xiàn)在我身邊,給予我一場難忘的遠行??晌疫€是把話咽了回去。
流年沒有皺褶,我們卻用告別燙下句點。
很多相片留在我這里,每當(dāng)念及過往,我就翻看它們。我想我不該過于懷念,它實在不是一種積極的情緒。
可我們都知道,那些沉浸在黑夜里不著痕跡的記憶的暗流,總能夠把思念沖刷得蕩起回響。它分毫不講道理。
那個漸行漸遠、如同候鳥的身影。
他會去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