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俏 呂利佳 徐 飛 于鵬輝 萬星光 陳 峽 鞠曉軍 伍修宇
(1 湖南醫(yī)藥學院解剖學教研室, 懷化 418000; 2 大連醫(y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 大連 116044)
人類手指及腳趾可按照大拇指(趾)到小拇指(趾)的順序排列為1~5[1]。指長比是各指(趾)(digit, D)長度的比值,因大拇指(趾)的長度很難確定,所以指長比主要指2D∶3D[即第2指長(示指)∶第3指長(環(huán)指),2D∶4D、2D∶5D、3D∶4D、3D∶5D[2]。國內(nèi)外學者以研究示指與環(huán)指的長度比即2D∶4D為多見。腦血管疾病是目前人類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腦梗死又是最為常見的,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證據(jù)表明遺傳因素在腦梗死的發(fā)病中有顯著作用,普遍認為腦梗死是由多個基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類復雜的疾病。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腦卒中的發(fā)生所占比例66%~74.9%,而血脂、血糖、血壓以及吸煙等危險因素起促進作用[3]。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遺傳因素在腦梗死發(fā)病進程中的作用,也逐漸意識到不同個體的易感性差異在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對指長比與腦梗死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以期為國內(nèi)腦梗死的早期篩選提供間接的依據(jù)。
湖南湘西地區(qū)漢族男性300例(健康對照組150例,腦出血患者150例)女性300例(健康對照組150例,腦梗死患者150例)左、右手第2~5指指長及指長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被調(diào)查對象知情同意,父母均為同一民族,腦梗死患者男性年齡在40~82歲,平均61歲,女性年齡在42~85歲,平均65歲。健康對照組男性年齡在40~70歲,平均55歲,女性年齡在44~72歲,平均57歲。其中腦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國腦血管防治指南診斷標準[4],經(jīng)頭部CT和/或MRI被湖南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確診,不包括腫瘤、血管畸形和血液病;排除腦出血,且均為急性發(fā)病初次入院,無其他相關并發(fā)癥。
用電子游標卡尺測量,參照邵象清[5]的人體測量學方法,測量左、右手第2~5指的掌側指長,即自各指指尖點至各指近節(jié)指骨的掌側彎曲膚紋中點的直線距離,精確度0.01mm。
在進行測量之前對測量人員進行嚴格測量培訓,并做可靠性分析。測量時同一測量者對同一受試者的同一指標測量兩次,取其平均值。
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用u檢驗和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湘西男、女性腦梗死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左、右手指長比的比較詳見表1。
表1 湘西男女性腦梗死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左、右手指長比±s)
#P<0.05,##P<0.01vshealthy adults;*P<0.05,**P<0.01vsmale
結果顯示(表1),男性腦梗死患者左右手的2D∶3D和2D∶4D均大于健康成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右手2D∶5D大于健康成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腦梗死患者左右手的2D∶3D和2D∶4D均大于健康成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患病組中男、女性的左右手2D∶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左手2D∶3D、2D∶4D以及右手2D∶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健康對照組男、女性中右手2D∶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左、右手的2D∶3D、2D∶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寧夏漢族和回族群體[6]及英國、印度及南非等[7]類似。因此,指長比的性別差異不僅存在于2D∶4D,也存在于2D∶3D和2D∶5D,即都與示指長(2D)及無名指長(4D)有關,他們可能受到相同因素的影響。
指長比的性別差異性與圍產(chǎn)期激素的作用有關。圍產(chǎn)期激素水平影響了人類手指、腳趾的發(fā)育,其中以性激素的關系最為密切。比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CAH)患者為假兩性畸形,通常是缺乏21羥化酶的結果,這種酶可以將孕酮轉化為皮質醇,由于缺乏這種酶,在妊娠8周開始,過多的腎上腺孕酮就開始合成雄激素,導致腎上腺分泌雄激素過多,從而患病。Brown等[8]對CAH患者的指長比研究顯示,女性患者組的右手2D∶4D值明顯低于女性非患病組;男性患病組的左手2D∶4D值明顯低于男性非患病組。Okten等[9]研究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結果: 男性患兒和女性患兒的指長比都比同年齡組的健康兒童為低。這兩項研究表明,CAH患者由于胚胎時期體內(nèi)雄激素過多,導致低2D∶4D值的產(chǎn)生。
另外,Manning等[10]通過對人類和大鼠的指長比的研究顯示,指長比2D∶4D反映了個體胎兒時期暴露在母體子宮內(nèi)激素水平,2D∶4D與雄性激素(睪丸酮)水平呈負相關,與雌性激素水平呈正相關,即母體子宮內(nèi)較高的雄性激素水平能導致個體較低的2D∶4D,而反之較高的雌性激素能導致個體較高的2D∶4D。Manning等[11]研究指出,妊娠前3個月,胎兒若暴露于母體子宮內(nèi)高雌性激素水平中,黃體素則會導致胎兒心血管的異常,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12]等,認為性激素水平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由于指長比在胚胎形成早期就已在母體子宮內(nèi)確定,它與個體本身及母體子宮內(nèi)的雌激素水平呈正相關,而與雄激素水平呈負相關[13],因此指長比可作為個體及母體子宮內(nèi)性激素水平的宏觀標記[14]。
陸宏等[15-17]曾對寧夏漢族男性冠心病患者、女性乳腺癌及女性冠心病患者分別與同性別健康成人左右手指長比做了比較研究,并得出結論: 冠心病患者組、乳腺癌患者組及冠心病患者指長比均值高于正常對照組,患者組與對照組相比受到較高水平的產(chǎn)前雌性激素和較低水平的產(chǎn)前雄性激素的作用。Manning等[18]和Phillips等[19]通過對幸存的男性心肌梗塞患者與他們同齡的健康人的研究顯示,心肌梗塞患者具有高2D∶4D,且雄性激素水平較低,而雌性激素水平較高。據(jù)此得出結論: 高睪酮濃度在男性可能是一種保護因素,使男性患心臟病的危險降低,從而推遲了心肌梗塞的發(fā)病年齡。因此,高2D∶4D及低雄性激素水平有可能成為預測男性心肌梗塞發(fā)生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本研究中,男性腦梗死患者2D∶3D、2D∶4D和2D∶5D均大于健康對照組,女性腦梗死患者2D∶3D、2D∶4D和2D∶5D也同樣均大于健康對照組,本研究結果顯示2D∶4D的差異存在于男女性腦梗死患者和對照組中,此指標最為明顯,2D∶3D、2D∶5D也有差異,但不如2D∶4D明顯。這說明腦梗死患者比正常對照組受到較高水平的雌性激素和較低的雄性激素的作用。據(jù)此推測,胚胎期子宮內(nèi)較高的雌激素水平很可能是決定胎兒出生后是否患腦梗死的一個前提條件;腦梗死患者組可能具有較對照組高的雌激素水平及低的雄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較高而雄激素水平較低的個體更具有腦梗死發(fā)病的可能性。提示高指長比(低雄性激素水平)是否可作為腦梗死早期篩選的重要指之一;尤其是2D∶4D可能是腦梗死和早期預警和篩選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為了能盡可能真實顯示2D∶4D于腦梗死之間的真正關系與機制,還需進一步收集更多樣本,積累更多資料進行研究。
腦梗死的發(fā)病與高血壓病、糖尿病、吸煙、過量飲酒、飲食不當、高脂血癥、缺乏體育鍛煉、過度的精神壓力及抑郁、腰臀比過大、有基礎心臟疾病等因素有關,即它是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腦血管病本身或其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均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故遺傳在腦血管病的發(fā)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腦血管一旦發(fā)生病變造成了腦梗死,其治愈的可能性極低,因此,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和早期預防尤為重要。指長比是在胚胎時期形成的終身不變的指標,如果能通過普查測量并計算出指長比,對具有較高2D∶4D或2D∶3D的人群早期干預,建議其不吸煙、少飲酒、清淡飲食并注意營養(yǎng)搭配、適當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如果發(fā)現(xiàn)有心臟疾病盡早治療等,就有可能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或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