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愛華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農業(yè)局,福建南靖363600)
南靖縣地處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位于北緯24°26′~ 25°00′,東經 117°00′~ 117°36′。境內年平均溫度21℃,年降雨量1 700 mm,無霜期大于340 d,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耕地面積2.2萬hm2,海拔500 m以上山區(qū)水稻年可種植一季,海拔500 m以下山區(qū)和平原地區(qū)水稻年可種植兩季。近年來,南靖縣雙季稻面積正逐年減少,基本上以菜地輪作、作為自己食用的單季稻為主。因此,農民選擇水稻新品種尤為注重稻米品質。野香優(yōu)676是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福建興禾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廣西綠海種業(yè)有限公司、福建禾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用野香A與福恢676配組選育而成的秈型三系雜交稻新品種,2017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70009)[1],2017年12月參加福建省第八屆優(yōu)質稻品種品質鑒評活動獲得金獎,被列為2018年福建省優(yōu)質稻重點推廣品種[2]。2016年引進野香優(yōu)676在南靖縣書洋鎮(zhèn)赤州村進行試種,表現(xiàn)高產優(yōu)質的特點;2017年在赤州村繼續(xù)試種,同時在船場鎮(zhèn)鼎寮村示范種植0.33 hm2。2 a的試種和示范均獲得豐收,表現(xiàn)植株高大、穗大粒多、抗病性強、產量高、成熟期轉色好、米質外觀優(yōu)、米飯口感好等優(yōu)良特點。
2016 年引進野香優(yōu)676在南靖縣書洋鎮(zhèn)赤州村試種0.1 hm2,每667m2產量為592 kg,比對照Ⅱ優(yōu)明86增產32.7%,表現(xiàn)植株整齊、成熟期轉色好,穗長粒多,結實率高,產量高,稻米外觀品質好;2017年在書洋鎮(zhèn)赤州村繼續(xù)試種0.27 hm2,每667m2產量為626.5 kg,比對照Ⅱ優(yōu)3301增產10.2%,同年在船場鎮(zhèn)鼎寮村示范種植0.33 hm2,隨機選取2點各13.33 m2進行測產,平均折合每667m2產量為605.8 kg。2 a的試種示范,表現(xiàn)穗大粒多、抗病性強、豐產穩(wěn)產、米質外觀優(yōu)、米飯口感好等優(yōu)良特點(表1)。
表1 野香優(yōu)676試種示范主要經濟性狀和產量表現(xiàn)
2016 年在南靖縣書洋鎮(zhèn)赤州村(海拔550 m)試種,于5月26日播種,6月19日移栽,9月2日始穗,10月12日成熟,全生育期為139 d,比對照Ⅱ優(yōu)明86長2 d ;2017年在南靖縣書洋鎮(zhèn)赤州村繼續(xù)試種,于5月30日播種,6月27日移栽,9月4日始穗,10月17日成熟,全生育期為140 d,比對照Ⅱ優(yōu)3301長1 d;2017年,在船場鎮(zhèn)鼎寮村(海拔365 m)示范種植,于5月8日播種,6月2日移栽,8月21日始穗,9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為140 d(表2)。
表2 野香優(yōu)676試種示范生育期表現(xiàn)
野香優(yōu)676系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2 a的試種示范,表現(xiàn)群體生長整齊、植株高大、穗大粒多,豐產穩(wěn)產;株高132.8~136.8 cm,穗長26.2~26.8 cm,每穗總粒數(shù)216.9~232.6粒,每穗實粒數(shù)184.6~196.8粒,結實率為84.6%~85.7%,千粒重26.8~27.3 g。野香優(yōu)676屬基本營養(yǎng)型品種,分蘗力強,整個生長周期長勢旺盛,株型集散適中、株葉形態(tài)好、劍葉直立、冠層3片葉分布理想、伸長角度小、透光性好,成熟期轉色好。
在南靖縣2 a的試種示范,均未發(fā)生稻瘟病,特別是船場鎮(zhèn)為南靖縣的稻瘟病區(qū),表明野香優(yōu)676抗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和稻曲病發(fā)病極輕,綜合表現(xiàn)抗病性好。
野香優(yōu)676米質經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糙米率78.5%,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9.3%,粒長7 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6%,堊白度0.8%,透明度1級,堿消值5.4級,膠稠度84 mm,直鏈淀粉含量15.4%,蛋白質含量8.2%。米質達到部頒三等優(yōu)質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3]。
根據野香優(yōu)676品種植株高大、分蘗力強、長勢旺盛、抗病性強等特點,作為菜地輪作中稻栽培,因菜地肥力好,在栽培技術措施上要適期播種、培育壯秧,及時早施追肥,促早生快發(fā)、以確保有效穗數(shù)、建立豐產苗架;早施穗肥,以促大穗,提高結實率;平原地區(qū)菜地生長后期,要特別注意控制氮肥,加強干濕交替的科學水分管理,促籽粒飽滿和防止倒伏,充分發(fā)揮野香優(yōu)676的優(yōu)質高產潛能,從而獲得高產。
野香優(yōu)676在南靖縣作菜地中稻栽培,4月上旬至6月中旬均可播種,但要根據菜地空閑時間,提前25~30 d播種,秧齡控制在30 d以內,不可長秧齡,以免影響大田早期生長,進而影響產量。育濕潤水秧,本田每667m2用種量為0.75~1 kg種子,秧田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磷、鉀肥)后,開廂整畦,廂寬120~150 cm,畦溝深12~15 cm、畦溝寬30 cm左右。廂面整平后,將種子用“春發(fā)”拌種后播于廂面,以防止鳥害和鼠害,并做到稀播勻播,播種后廂面覆蓋一層稻草灰,以增肥防病促發(fā)芽;在1葉1心期用15%多效唑配成300~500倍溶液均勻噴霧1次,2葉1心期施斷奶肥和促蘗肥,移栽前5 d左右施送嫁肥,培育適齡多蘗壯秧。
作為單季稻種植,秧齡控制在30 d以內,做到小苗移栽,若秧齡過長移栽,將影響早期分蘗生長。野香優(yōu)676具有分蘗力強、植株高大、穗大粒多的特點,移栽株行距以23 cm×27 cm為宜,菜地因土壤肥沃,插植規(guī)格亦可27 cm×27 cm,要求每叢插植2粒谷秧苗,同時做到淺插、勻栽,以利早生快發(fā),增加有效穗數(shù),奪取高產。
野香優(yōu)676植株高大、穗大粒多、生長量大,全生長周期需肥量較大,在中等肥力田塊種植,一般每667m2需純氮12.5 kg以上,N、P2O5、K2O質量比例以1︰0.5︰1為宜。施用方法上應重施基肥,及早施分蘗肥,促進低節(jié)位分蘗、早發(fā)穩(wěn)長、提高分蘗成穗率,適當增施磷、鉀肥;后期酌情追施穗粒肥,促大穗、增加粒重、提高結實率。土壤肥沃的菜地,生長后期應控制氮肥施用,適當增加鉀肥用量,以利青枝臘稈,防止倒伏。
水分管理上,應科學排灌水,全生長周期把握移栽后淺水活蔸、薄水養(yǎng)蘗、夠苗輕擱田、淺水抽穗、后期干濕交替直至收割,濕潤穩(wěn)長。不能太早斷水,必須以水調控,以水保葉防早衰,以增加粒重,充分發(fā)揮品種的高產增產潛力。
野香優(yōu)676抗病性好,但作為單季稻栽培,常遇高溫高濕天氣,加上品種本身稻米品質好,易受水稻害蟲危害,應及時科學防治病蟲害。幼苗期和分蘗前期,注意防治稻癭蚊、薊馬、葉蟬等蟲害,要特別注意防治黑尾葉蟬,以防止傳毒導致普通矮縮病的發(fā)生,每667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20 g加水30 kg均勻噴霧;分蘗期至拔節(jié)孕穗期主要防治稻縱卷葉螟、螟蟲等蟲害和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等病害,每667m2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50~60 g加25%葉枯唑80~100 g和20%氯蟲笨甲酰胺25~30 mL對水75 kg均勻噴霧;水稻破口前期至抽穗期,主要防治螟蟲、稻飛虱等蟲害和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每667m2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40~50 g加5%井岡霉素250 mL和50%吡蚜酮(飛電)20 mL對水85 kg均勻噴霧。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植保站的病蟲情測報,結合田間病蟲發(fā)生情況,抓住關鍵時期,及時防治,確保獲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