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對于任何明確制定好的法律和規(guī)則都非常重視,說一不二,嚴格執(zhí)行。在明確就讀某一學校后,最好盡早了解該州主要法律條文和學校相關規(guī)定,并尋求學長學姐的囑咐和建議。對中國留學生而言,具體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禁忌呢?
美國大學對于學術誠信極為看重,任何形式的作弊、抄襲和違規(guī)都是零容忍、從重處罰,苦苦求情或是威逼利誘都無法改變結果。因此,切記不要在考試時做出任何違反考場規(guī)定的行為(哪怕并非有意作弊),切記寫正式學術文章時將轉載內容明確標記。
眾所周知,種族和宗教等是美國的敏感議題,留學生平時交流時應有意避免觸犯這些禁忌。在平時交流中,應盡量避免主動提及膚色等問題,比如在提及一位陌生的黑人時不應刻意強調其膚色,否則會被認為有歧視嫌疑。另外,中美社會普遍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理念有較大差異,沒有太大必要因政治問題與美國人產生爭論。
在美國絕大多數(shù)州均有明確的版權保護法律和政策,因此,留學生不能像在中國一樣隨意找資源下載免費的電影、音樂、電子書籍等內容,或將之發(fā)送給別人。非法下載或分享盜版內容可能面臨數(shù)額極大的罰款甚至拘留。另外,不要隨意登錄非法網站。
在美國,各個地區(qū)有數(shù)量龐大且極為多樣的基督教不同教派,傳教活動頻繁。不同的教派在教義和規(guī)定上不盡相同,可能會要求參與者完成一些學生不便于完成的工作和任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教會發(fā)現(xiàn)留學生并非信仰虔誠,而是僅出于社交和心理需求參與宗教活動,會導致嚴重后果。因此,若非對于宗教有著詳細的了解,且真情實意信仰虔誠,否則出于個人考慮,也出于尊重,應盡量禮貌謝絕傳教和宗教活動邀請。
在中國,你也許經常在開玩笑時說類似于“我要打死你”之類的話。但是,在美國,切忌采用類似的言語威脅,如果被對方當真將引發(fā)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安全問題。同樣不能在社交網絡等公共平臺發(fā)表類似于“我想炸了學?!边@樣的氣話,曾有中國留學生因類似行為直接被判罰款坐牢。另外,美國很多州有“不退讓法”,意即人們在感覺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受到威脅時,有權力先行使用任何形式的武力,如條件符合則完全不用擔心防衛(wèi)過當。因此,不要開代價太大的玩笑。
在美國,留學生在開車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美國人的交通法規(guī)和駕駛習慣。比如,有標記stop的地方必須要真正降速至0,觀察后方可繼續(xù)行駛;禮讓行人是基本規(guī)矩和底線;路權優(yōu)先次序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在交通順暢的路段,壓限速行駛是一種美德,切忌龜速挪動。
美國非常注重程序正義和程序合法,經常有人抗議警察暴力,但這并不能改變警察有著巨大執(zhí)法權力的事實。比如,在路上行駛時被警車打著警燈在后面跟著,就要立刻靠路邊停下來,等待接受警察的指示。如警察要求走出車手張開,你卻要先翻一下車里的物品,則可能被視為試圖掏槍而遭到射擊。總而言之,任何場合碰到警察,盡量配合,不要逞強。
美國對于孌童戀童癖非常敏感,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因此,即使比較熟悉,也不要和兒童過度親昵。
在美國,禁止吸煙的規(guī)定從嚴執(zhí)行,一旦違反要面臨嚴重處罰。同樣,大多數(shù)州要求21歲以上才可以飲酒,這些法規(guī)應堅持遵守。
美國社交網絡多樣而發(fā)達,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線上有著自己的檔案。網絡檔案是陌生人了解你的第一個媒介。在找實習和正式工作時,很多雇主和HR會通過線上資料來補充對你的評估。因此,留學生應有意識經營自己的公眾形象,選擇健康陽光的照片作為頭像,不要不加選擇地整日分享傳遞負能量和消極內容,謹言慎行,努力塑造靠譜好青年的形象。(劉仁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