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心權
【摘 要】:目的:分析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對牙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牙周炎患者進行觀察,將所有牙周炎患者分成兩組,采取基礎治療的牙周炎患者為對照組,采取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的牙周炎患者為觀察組,分析兩組患者在臨床應用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BI、PLI、AL、PD等指標低于對照組,并且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基礎治療配合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治療牙周炎可以緩釋效果,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
【關鍵詞】: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基礎治療;牙周炎
【中圖分類號】R5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牙周炎屬于一種慢性疾病,主要與牙齦菌斑中微生物的種類、含量有很大的關系?;A治療是臨床治療慢性牙周炎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清除牙齦菌斑,但是不能完全起到抑菌的效果,所以臨床在基礎治療上結合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進行治療,效果明顯[1]。本文對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對牙周炎的療效進行了研究,現(xiàn)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0例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經(jīng)過檢查3個月內(nèi)沒有進行牙周治療;并且未服用抗生素與避孕藥物;口內(nèi)至少留牙超過20個,且有2個獨立分布于2個不同象限的重度牙周袋被作為受檢位點。將90例患者平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均有45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最低年齡為20歲,最高年齡為67歲,平均年齡為(43.8±3.1)歲;觀察組中男26例,女19例;最低年齡為21歲,最高年齡為66歲,平均年齡為(44.2±3.3)歲。兩組牙周炎患者臨床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提示兩組之間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牙周炎患者在治療前均采用6點法對頰、舌側近中等6個位點進行仔細的檢查,然后對患者齦上與齦下進行常規(guī)潔治,并對根面進行刮治,直到平整的狀態(tài)才能停止,牙周袋里不放藥。觀察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上面的基礎治療后,在牙周袋里注入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溶液,護士每次要從牙周袋最底部開始注入,一直到將牙周袋注滿為止,通常不超過0.3ml;患者治療1周后要復診1次,進行4次治療即可。
1.3 評價指標
在兩組患者治療完成后,對患者出血指數(shù)(BI)、菌斑指數(shù)(PLI)、附著喪失(AL)、探診深度(PD)進行統(tǒng)計比較。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其中臨床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方面,痊愈:患者治療后,牙周組織出血、紅腫等炎癥全部消失,經(jīng)過檢查,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等指標均恢復到正常水平;顯效:患者牙周組織出血、紅腫等癥狀有明顯改善,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出血指數(shù)減少在2級以上;有效:患者牙周組織出血、紅腫等癥狀有改善,出血指數(shù)減少在1級以上;無效:患者在治療后,牙周組織出血、紅腫等癥狀無任何改善,菌斑指數(shù)等各項指標無改變,甚至有加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比較的數(shù)據(jù)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兩組患者的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附著喪失、探診深度用計量資料(平均數(shù)±標準差)的方式來表示,用t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用計數(shù)資料(%)來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牙周炎患者臨床指標對比情況
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在治療之前,BI、PLI、AL、PD等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BI、PLI、AL、PD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牙周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為75.56%,結果說明觀察組臨床效果更好,兩組有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患牙周炎的病人越來越多,該病主要是由于菌斑和結石所導致,患者早期癥狀表現(xiàn)為口臭、牙齦出血、紅腫等,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患者牙齒松動,逐漸喪失牙齒的功能,所以要引起重視。臨床上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就是基礎治療,先采用6點法對患者的6個位點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然后對牙齦進行潔治,可以有效清除結石與菌斑,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療效,但是不能完全起到抗菌的效果,過段時間殘留的細菌還會繁殖,因此臨床在基礎治療上配合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進行治療,增強了抗菌的效果[3]。奧硝唑具有抗菌殺蟲、藥效長等優(yōu)點,而羧甲基殼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兩種藥物結合后能夠有效維持牙周袋內(nèi)藥物的濃度,從而緩釋治療的效果[4]。
本文觀察組患者治療后,BI、PLI、AL、PD等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5.56%,兩組對比有差異,表明觀察組患者采用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治療能夠改善臨床指標,提高治療效果。結合上文所述,牙周炎患者采用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一方面可以增強抗菌的療效,降低牙周炎的發(fā)生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對牙周炎患者有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娜仁高娃,蔡琳.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治療牙周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05):100-102.
李欣,王瓚.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7,46(02):258-259.
熊成玲.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治療牙周炎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6):3022-3023.
唐濤,李若萱,李敏,謝彤,張美鳳.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治療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24(07):419-4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