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菜蛾具有發(fā)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強、寄主范圍廣、難于防治等特點,成為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的害蟲。為篩選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安全農藥,利用 5種藥劑對小菜蛾進行田間藥效試驗,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為其推廣應用提供依據(jù)。
供試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6%阿維·氯苯酰。
試驗地點為洛陽市李樓鄉(xiāng)桃園村。
本次試驗選擇在洛陽市李樓鄉(xiāng)桃園村進行。試驗品種“金豐60號”白菜。另外,該試驗田的土壤情況、耕作管理及生長狀況比較一致要求。
3%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6%阿維·氯苯酰。
本次試驗設5個處理,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在每小區(qū)內選擇連續(xù)10株白菜或蘿卜,分別于施藥前,施藥后1 d、3 d、7 d定株檢查活蟲數(shù)(不分蟲齡)。按照下式計算防治效果,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防治效果(%)=( 1-TaCb/TbCa )×100
Ta:藥劑處理后蟲口數(shù),Tb:藥劑處理前蟲口數(shù)。
Ca:對照處理后蟲口數(shù),Cb:對照處理前蟲口數(shù)。
每天17:00開始調查,調查方法為藥后1 d、3 d、7 d分別定株調查每株活蟲數(shù)。按以下公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防 治 效 果(%)=( 1-TaCb/ TbCa )×100
Ta:藥劑處理后蟲口數(shù),Tb:藥劑處理前蟲口數(shù)。
Ca:對照處理后蟲口數(shù),Cb:對照處理前蟲口數(shù).。
由表1可知,施藥1 d,5種供試農藥對白菜上小菜蛾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6%阿維·氯苯胺的防效最高,達 69.1% ;其次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效達到 63.6%,且2種藥劑防效無明顯差異;其他藥劑的防效在60%以下。施藥后 3 d,5種藥劑防效均有所提高,6%阿維·氯苯胺的防效達 86.6% ;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的防效達82.6%,且2種藥劑無明顯差異;3%甲維鹽微乳劑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施藥后7 d,6%阿維·氯苯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甲維鹽微乳劑、2.5%氯氟氰菊酯微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防效分別為86.9%、88.5%、86.9%、86.7%、84.8%、70%,且前3種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但6%阿維·氯苯胺與2.5%氯氟氰菊酯微乳劑存在明顯差異;1.8%阿維菌素乳油防效最低。
施藥 3 次觀察結果表明,各藥劑處理均未對白菜產(chǎn)生藥害,說明供試藥劑對白菜安全。
本試驗結果表明,施藥后7 d,6%阿維·氯苯胺 和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小菜蛾防治效果高達85%,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明顯優(yōu)于其他 3種藥劑,且在試驗過程中,供試白菜沒有發(fā)生藥害,建議2種藥劑可作為防治小菜蛾的首選藥劑。氯蟲苯甲酰胺能高效激活昆蟲魚尼?。∪猓┦荏w,過度釋放細胞內鈣庫中的鈣離子,導致昆蟲癱瘓死亡,對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活性高,殺蟲譜廣,持效性好。本試驗中,1.8%阿維菌素乳油對小菜蛾防效最低,有可能是常年使用該種藥劑,致使小菜蛾對該種藥劑產(chǎn)生抗藥性,此種推斷需要進一步抗藥性試驗驗證。在大田用藥時建議采用多種類型藥劑交替使用,避免產(chǎn)生抗藥性。
表1 5種藥劑對小菜蛾藥效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