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姣 方簾
守時,正成為一個人的品性甚至信譽的重要組成部分。寶寶如果從小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不僅會受老師批評,遭同學(xué)白眼,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自小教會孩子守時,對他今后的成長大有好處。
媽媽帶樂樂去上舞蹈課。該出發(fā)了,樂樂還在興趣盎然地看繪本?!皨寢專疫€要再看一本?!眿寢尯谜f歹說,樂樂就是不聽,結(jié)果遲到了。課間有15分鐘休息時間,樂樂要去玩秋千,蕩呀蕩呀,時間過得飛快,媽媽提醒說,該上課了,樂樂說:“不行,我還要繼續(xù)玩?!?/p>
很多媽媽發(fā)現(xiàn),自家寶寶并不能很好地遵守時間約定,說好的事情,常常出爾反爾。寶寶為什么不守時呢?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很多媽媽忽視這點。比如,媽媽跟寶寶說:“10分鐘后,我們就去張阿姨家玩?!睂殞氹S口答應(yīng)著“好”,可他并不知道10分鐘是多長。他開始玩積木,10分鐘很快過去了,寶寶搭積木正在興頭上呢,媽媽喊寶寶,發(fā)現(xiàn)孩子一臉不高興。
比如,去參加一些聚會,面對自己喜歡的對象,有些寶寶迫不及待地趕過去,一刻也不愿耽誤;對于不喜歡的活動,幾乎所有寶寶都會故意磨蹭。他可能借口要看繪本,要穿球鞋,甚至要拉臭臭,等等,拖延一刻是一刻。
雖然知道應(yīng)該準備下一場活動了,但寶寶手頭的事情他很喜歡,比如在看好看的動畫片,在玩喜歡的玩具,等等,實在放不下,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夠,樂樂玩秋千就是這種情況。
生活中,父母可以巧妙地引導(dǎo)孩子從小建立時間觀念,讓他養(yǎng)成按時做事、按時完成的好習(xí)慣。
時間很抽象,寶寶對形象的事物更易理解。給孩子買個漂亮的計時器,機械式的有蘋果等卡通造型,電子式則有醒目的數(shù)字。先教會寶寶怎么用,然后從簡單的家務(wù)活入手,請寶寶來計時,比如蒸蛋羹要10分鐘,媽媽就把計時器拿給寶寶,教他辨認和設(shè)置,然后讓他幫忙盯著時間。經(jīng)常將有時間限制的事情用計時器來提醒,這樣寶寶就有時間概念了。
為避免孩子不守時,你需要為孩子留點“心理緩沖時間”,比如,你希望寶寶馬上做某件事情,而寶寶碰巧在玩,你就需要和寶寶商量:我們5分鐘之后開始準備去上美術(shù)課好不好?一方面給寶寶留足了緩沖時間,另一方面提前和寶寶協(xié)商,能讓他更愿意接受我們的時間安排。
寶寶都喜歡聽故事。爸媽可以找一些有關(guān)守時的繪本講給寶寶聽,也可以講一些生活中因為不守時而造成損失的故事。寶寶很容易聽進去。
有時間限制的事情,給寶寶制定出時間表來。早上幾點叫起床,幾點上幼兒園,晚上幾點前睡覺,等等,幫寶寶設(shè)置鬧鐘。跟寶寶一起制定時間表,孩子對于自己參與的事情,更愿意努力去做好。
爸媽嚴格守時,孩子潛移默化就很容易做到;父母不守時,孩子自然也就認為沒必要守時,甚至故意不守時。為了孩子的成長,爸媽要率先垂范,平時辦事嚴格守時,有事耽擱要提前告知,并請對方諒解。
壞習(xí)慣糾正
Q:孩子一直很守時,可是他約小伙伴時,別的小朋友卻不守時,他覺得很受傷,怎么辦?
A:給孩子樹立榮譽感。舉一個兒童合唱團的例子,里面的孩子都被稱為“天使”,他們不和別人比,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像天使一樣做到最好,因此贏得了廣泛的贊譽。這些孩子走上社會以后,確實會比同齡孩子更自信更出色。給孩子適當(dāng)?shù)臉s譽,讓他跟做得好的孩子比,這樣他的心理會平衡,并不斷進步。
Q:孩子特別磨蹭,吃飯慢,收拾書包慢,穿衣服慢,常常遲到,有什么好方法?
A:孩子確實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孩子性子急,有些孩子動作慢,這很正常。如果孩子日常動作慢,父母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方法,慢慢提高速度,但不要催他,更不能因此罵孩子。有時間限制的事情,可以將鬧鐘按孩子的節(jié)奏設(shè)置好,多給孩子留一些準備時間。
Q:我們制定時間表了,孩子開始做得挺好,后來就放松了,現(xiàn)在又經(jīng)常遲到,怎么辦?
A:這種情況,父母要總結(jié)經(jīng)驗。開始時孩子能做好,說明時間表有效,但沒堅持住。沒能堅持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孩子的持久性不夠,等熱情退卻后,就容易出現(xiàn)完成不了的情況,這時候父母可適當(dāng)降低要求,增加彈性時間;或者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守時,答應(yīng)給孩子買玩具、去野餐等等,但獎勵并沒有及時兌現(xiàn),導(dǎo)致孩子不愿意再守時。如果是類似情況,父母要進行彌補,重新建立孩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