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紅
酷暑已過,秋意漸濃,散漫了一個暑假的大中小學生們,又該收收心回到課堂了。幾十天的假期里,一般學校會在此期間修理一下殘破的桌椅,粉刷一下可能被涂鴉了的教室,撤換一下學生宿舍里老舊的床鋪,營造一種新學期的新氣象。不過,有些學校送給學生的開學禮物,卻不是驚喜,而是驚詫!據(jù)報道,在河南某高中,學校在暑期把食堂里的板凳全都撤掉了,學生們返校后,發(fā)現(xiàn)飯廳里只有桌子沒有了椅子,買了飯只好站在桌旁吃。據(jù)說記者就此事進行采訪,學校給出的回應是,學生站著吃飯能提高就餐效率,可以節(jié)省下更多的時間來用于學習。并且透露,過段時間會固定學生吃飯的“站位”,不能隨便“亂站”!有受訪學生說,以前坐著吃飯要用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現(xiàn)在站著吃飯,十來分鐘就解決了,時間是節(jié)省了,當然胃也是不怎么舒服的。針對此事,網友們戲謔地建議,干脆別讓學生吃飯了,不吃飯節(jié)省的時間更多!
事實上,為了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許多高中都是高招頻出,少休息或者不休息,多做題、多補課、多考試,女生頭發(fā)不能過肩,因為洗頭發(fā)會浪費時間,等等。似乎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能上去,哪怕是有違常識,有可能會對學生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也要不折不扣地堅持下去,學校真的是“用心良苦”。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對于學生和學校來說也是如此,學習成績是“大事”,然而無論如何也大不過吃飯這“天大”的事。學生們的“伙食”不僅包括能吃飽、飯菜色香味俱全、營養(yǎng)搭配均衡這些事,還應該有衛(wèi)生清潔的餐具和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在緊張的課業(yè)結束后,三五同學坐在一起,“有滋有味兒”地品嘗飯菜,談一談學習中的不解和困惑,交流一下學習心得,暢想一下未來,這都是日后可資回味的高中“生活”的一部分。從容優(yōu)雅地“坐著”吃飯,也有助于培養(yǎng)“餐桌禮儀”,事關個人的素養(yǎng)。如今我們天天喊素質教育,卻在學生們“素質”養(yǎng)成最關鍵的幾年里,唯成績?yōu)樯?,其他方面則任其“野蠻生長”,這種做法確乎有些簡單粗暴。
行文至此,筆者思維有些發(fā)散,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的教育究竟應該發(fā)揮怎樣的功能的問題?;蛟S是由于網絡發(fā)達的緣故,我們每天總能看到各種暗色調的消息。穿梭于街頭巷尾的人,一言不合拳腳相加;自己生活稍有不順,就將怒氣撒向無辜的路人;曾經情投意合的親密戀人,只因女方提出分手,就遭對方滅絕性的報復……不消說每個個案的發(fā)生,都有其具體的緣由,但就“大環(huán)境”來說卻離不開教育。這不是說我們喜歡讓教育來背各種“鍋”,但發(fā)生在教育方面深層次的問題,卻不能不讓人反思。
其實,學校除了教給學生專業(yè)知識這一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這其中,首要的任務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愛自己之外,還要愛他人、愛這個世界?,F(xiàn)在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基本上都缺少“愛”這一科目。
孔子作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家,他的教育體系中是有關于“愛”的教育的?!叭省笔强鬃铀枷塍w系的核心,他對“仁”的闡釋也很多,在《論語》中,就有“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寬、信、惠、敏”“孝悌者,其為仁之本歟?”,等等。
健全的人格,除了愛、善良之外,還應有誠實,要求學生不作弊,不撒謊,不偽飾,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和擔當并加以改正;要遵守規(guī)則,行為要有底線,有所不為;要尊重他人,不歧視不輕侮比自己條件差的人?;氐胶幽夏掣咧械淖龇?,就學校方面而言,認為“站著吃飯節(jié)省時間,是為了學生好”,在他們的觀念中,學生只要吃飽飯就行,卻不曾想到讓孩子們在座位上從容優(yōu)雅地吃飯,其實是對作為平等個體的學生最起碼的尊重。學校不尊重學生,學生又如何學會自尊并尊重他人呢?竊以為,這些也是一所“名校”應該教給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