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兮
初中時,有節(jié)作文課,老師讓寫《二十年后的我》。
有人寫自己成了億萬富翁,寫自己成了高官政要,寫自己當了電影明星……五花八門的二十年后,名利場上的流光溢彩似乎都有我們的份??墒俏覀兊恼Z文老師,卻選了風格完全不一樣的另一篇文章當范文。
這篇文章是一個不太起眼的男生寫的,描述了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妻子過生日,他一大早便忙著買菜做飯,和兒子一起策劃了驚喜,一家人和樂融融地吹蠟燭切蛋糕。
文章的最后一句話說:“妻子幸福地靠在我的肩膀上?!蔽覀兒逄么笮?,可那句混合著笑聲的話,在我的記憶里回響了許多年。
老師點評說這篇文章寫得才是最真實的。長大后想起,驚覺老師一語道破天機。
現(xiàn)在距離寫那篇作文,剛好十五年。當年暢想未來的少男少女大多已成家立業(yè),做了司機、會計、教師、農(nóng)民,活在世界某個小角落,過著平凡的生活。
只剩五年的時間,大概已不足以讓我們?nèi)崿F(xiàn)當年的愿望。
大部分人,都沒有成為當初想成為的那個人,而是活成了曾被嘲笑的那句話:“老婆孩子熱炕頭”,平平凡凡的小日子,有喜也有憂。
我當年的那篇作文,刻畫的是一個瀟灑至極的女作家,題目為《獨步走天涯》。
那會兒正迷著三毛,沉醉于撒哈拉沙漠里的流浪,也堅信自己的一支筆能夠敲開未來世界的大門,將來邊走邊寫,快快活活過一生。
我很小就與文學結緣,方格草稿本上常被我寫得密密麻麻,堅持到十六歲,才開始發(fā)表作品。進了大學,也少不了每天一千字的練筆,文章偶有發(fā)表,卻遠不是一鳴驚人。
當時的少女雜志上,和我同期被推薦的作者一炮而紅,我卻始終寂寂無聞,走的是和同齡人差別不大的路。在學校里規(guī)規(guī)矩矩,上課下課,認真地實習寫論文,只求畢業(yè)后找份好工作。
我從未忘記夢想,但世上的許多事,真的不是僅憑努力就可以的。一個人氣作家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光芒萬丈之中,凝聚著無數(shù)必然和偶然組成的一種名為“時運”的東西。
好風不來,也許再多的努力也不足以將你送上青云。
后來,我大病一場,痊愈后在小縣城做了一名小文案。遇見一個普普通通但足夠愛我的男人,便披上婚紗踏入圍城。
轟轟烈烈的戀愛沒談過,紅塵氣息就撲面而來,生活沉入柴米油鹽,日子過得和許多夫妻一樣。為誰洗碗劃拳,為打游戲逛淘寶爭吵,為幾時生孩子煩惱……
幸運的是我依舊寫作讀書,心里那個馳騁天涯的姑娘始終活著。雖接受了生活的平凡和普通,卻不曾將整個人生都放逐在茫茫紅塵。
少年時我怕自己一生平凡,經(jīng)常在言語間故作高深,以此來掩蓋自己的淺薄??僧斎松哌^三分之一,卻漸漸明白成長便是與這日趨平淡的生活握手言和。
大勇是我兒時的玩伴,如今在家務農(nóng),已經(jīng)兒女雙全了。和我聊天時,他自豪地告訴我,今年靠著種土豆他掙了將近十萬元。
他說:“我現(xiàn)在也就是個最普通的農(nóng)民,不過可以養(yǎng)活一家老小,蓋棟小別墅,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這個資質略愚鈍的男孩,小時候因為成績差沒少挨訓,他經(jīng)常皺著眉對我訴苦:“我是真的讀不好書啊!”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剛滿十八歲就背著行囊離家打拼,可始終沒混出名堂,便又打點行李回了家。
農(nóng)民,這世上最普通的工作,可大勇做得不亦樂乎。他闖蕩過,努力過,滿世界打拼過,最終發(fā)現(xiàn)最適合與自己終身相依的,還是腳下的土地。
童年時他渴望變成劉德華,站在舞臺中央星光四射?,F(xiàn)在他卻認為,最大的成功就是靠著自己的雙手掙來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由責任感牽引著,他完成了少年向青年的過渡。
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才是一個人成熟起來的真正標志。
聽上去真有點心酸。我走在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小販,各自為生活奔波著,也許他們終其一生也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他們就一定是失敗者嗎?
作為子女,他們贍養(yǎng)父母;作為伴侶,他們相互依偎;作為父母,他們盡心竭力。他們帶有自己的光環(huán)。普通,并不等同于失敗,不代表滿盤皆輸啊。
太陽只有一個,月亮也只有一個,但那些滿天星光的夜晚,世界總會格外的溫柔美麗。
做不了月亮,就做一顆星星吧,雖不如月光皎潔明亮,但靜謐的一點微光,足以照亮某個角落。
90%以上的“我們”,最后都會成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
這本無可厚非,有人造原子彈,也必須有人賣茶葉蛋,一樣都是為人民服務。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強大的根基是千千萬萬普通的平民階層。著名作家梁曉聲也說,“沒有平凡亦普通的人們的承認,任何一國的任何憲法都沒有任何意義,‘公民一詞也將因失去了平民成分而變得荒誕可笑?!?/p>
可我們,為什么還是對平凡的人生心懷恐懼?
有個朋友說,因為平凡的人沒有辦法過好這一生。住不起好房,開不起好車,受人白眼。似乎只有強大的名利打底,這一生才算圓滿。
或許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太過單一,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永遠只是肉眼可見的房子、車子、票子。所以,有那么多人郁郁不得志。
可我覺得,真正努力過的人,終將會對最后的結果釋懷,哪怕它并不盡如人意。因為平凡不可怕,沒經(jīng)歷過奮斗便甘于平庸的人生才可怕。
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fā)現(xiàn)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p>
遺憾的是,太多人止步于第二次成長,沒發(fā)現(xiàn)平凡中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你能力有限、機遇有限、精力也有限,輾轉大千世界后驀然回首,依舊可舉頭望月,俯首吟詩。
這便是一個幸福的平凡人會有的樣子。
【原載《城市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