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首都醫(yī)科大學全科醫(yī)學與繼續(xù)教育學院;延慶醫(yī)院 北京 102100)
隨著時代發(fā)展和教育進步,個體化教學方式逐漸受到推崇,在醫(yī)學教育領域更是如此。本研究分析了個體化醫(yī)學理念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的實施,報告如下。
將2014年3月~2015年3月110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學生作為對象,依據數字表法分組,各有55名。個體化組男33名,女22名;年齡16~24歲,平均(20.18±2.78)歲。對照組男34名,女21名;年齡16~24歲,平均(20.12±2.71)歲。
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不顯著。
對照組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常規(guī)教學方法,個體化組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個體化醫(yī)學理念方法。(1)優(yōu)化教學流程。在個體化醫(yī)學理念指導下,要求學生學習過程根據患者個體化情況進行圍術期管理分析,并結合患者個體表現、臨床檢查結果等確定個體化診治方案[1-2]。另外,要求學生進入病房后需詢問患者一般情況,并將所遇到的查房問題詢問老師,通過師生交流,拓寬學生思路,強化學生專業(yè)素質,使其樹立個體化治療理念;(2)個體化管理理念。在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性格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制定不同學生的交流方式,以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教師需強調根據胃癌患者不同分期、不同分型等選擇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并分析是否需進行新輔助化療,并提出圍術期護理方法和營養(yǎng)支持方法,促使學生掌握個體化治療的理念;(3)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整合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并不斷增強學生臨床思維理念,促使其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制定不同治療方案,為臨床能力提高鋪墊基礎[3~4]。
比較兩組學生學習興趣;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知識考核評分、醫(yī)患溝通能力評分;兩組學生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的滿意評價。
兩組學生學習興趣分為非常感興趣、感興趣和不感興趣。
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知識考核評分、醫(yī)患溝通能力評分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考核成績越好。
學生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的滿意評價分為滿意和不滿意。滿意:認為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模式可加深對學習問題的理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不滿意:認為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模式達不到上述效果。
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作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對比。結果以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個體化組學生學習興趣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學習興趣相比較[名數(%)]
組別名數非常感興趣感興趣不感興趣總效率對照組5520221342(76.36)個體化組554211253(96.36)χ29.340P0.002
個體化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知識考核評分、醫(yī)患溝通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組別名數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知識考核評分醫(yī)患溝通能力評分對照組5580.51±3.7782.55±2.5781.61±2.59個體化組5595.51±4.4194.51±4.6198.62±1.21t8.2799.01310.724P0.0000.0000.000
個體化組學生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的滿意評價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學生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的滿意評價相比較[名數(%)]
組別名數滿意不滿意發(fā)生率對照組55421342(76.36)個體化組5553253(96.36)χ29.340P0.002
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個體化醫(yī)學理念方法,可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長處,又可重點培養(yǎng)能力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教學質量和醫(yī)療服務質量的共同提升,將學生培養(yǎng)成醫(yī)學人才[5~6]。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個體化醫(yī)學理念方法的實施可解決胃癌治療同性原則,又可優(yōu)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為醫(yī)學教育體系革新提供支持[7~9]。
本研究中,對照組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常規(guī)教學方法,個體化組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實施個體化醫(yī)學理念方法。結果顯示,個體化組學生學習興趣高于對照組,P<0.05;個體化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操作知識考核評分、醫(yī)患溝通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個體化組學生對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的滿意評價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個體化醫(yī)學理念在胃腸外科胃癌課程臨床教學中的實施可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其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操作知識考核成績、醫(yī)患溝通能力,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