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提升人大新聞宣傳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2018-10-16 11:44潘國紅
      人大研究 2018年9期
      關鍵詞:新聞宣傳公眾工作

      人大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對于展現人大作為、提升人大形象、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增強全社會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義。人大是新聞素材的“富礦”,有著豐富的新聞資源,但長期以來,人大新聞宣傳“工作性、宣傳味偏重,而吸引力、親和力不足”[1],影響了社會公眾的關注度和接受度。加強和改進人大新聞宣傳工作,提升人大新聞宣傳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增強人大履職的美譽度和公眾認可度,是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問題分析:“新聞性”不足是感染力和影響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一是內容偏離公眾需求。公眾接觸人大新聞宣傳內容的前提條件是人大新聞能夠滿足人們的期望。離公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越近的人大新聞宣傳,就越具有可讀性和吸引力。有學者就“為什么不關心人大新聞”進行過調查,回答中選擇最多的是“與個人生活沒有關系”,這反映了人大在新聞宣傳中存在著偏離公眾需求的問題[2]。當前,人大新聞報道往往集中于領導動態(tài)與會議活動,而對于人大立法、監(jiān)督等履職中關乎百姓生活的內容,報道力度明顯不足;對當前社會公眾密切關注、熱切期盼的熱點焦點問題,反映依法治國、民主政治發(fā)展方向和進程的內容,很少涉獵。報道大會慣用“舉舉手”畫面,報道常委會會議常用“審議通過了XX工作報告”,報道人大活動都是“對XX工作給予肯定,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的“老三句”,而忽視了會議中大量有價值的群眾十分關心和渴望了解的“會議是怎樣審議的,提出了哪些問題和建議”“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了什么問題和不足,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有什么說法”等信息。宣傳報道遠離公眾生活,人大成了公眾心目中的“清談館”“象牙塔”,成了“開會”“舉手”形象[3]。

      二是過程性報道和深層次挖掘不夠。近年來,隨著各類媒體對人大新聞報道的常態(tài)化,人大的“出境”“出面”率明顯增加,人大新聞宣傳版面和篇幅不斷擴大和增加,但一些過程報道、深度報道顯得數量不多、質量不高、篇幅不夠[4]。對人代會、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的報道,往往僅有概括的籠統(tǒng)的程式化報道,忽視對人大履職行權過程的報道和對不同意見的報道。群眾知道表決結果、決議內容固然重要,但人大審議過程、表決內幕,決議形成中的民主激辯是有價值的群眾十分關心和渴望了解的信息,是最能激發(fā)民眾參與政治的有效力量。人大新聞宣傳普遍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結論公開”輕“具體流程”的傾向,許多新聞報道滿足于場面、形式和級別,而對人大新聞事實的來龍去脈,缺少深度開采。一些人大新聞報道比較多地“自說自唱”,即喜歡在人大圈子內打轉,而對人大工作涉及的對象、社會反響以及“臺前幕后”等,則報道反映較少。

      三是表達形式同質化和程式化。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強,但并不代表人大新聞一定要寫成內容枯燥、形式刻板、就事論事的“黨八股”。當前,人大會議報道模式同質化和程式化嚴重,如何時舉行會議、何人主持、何人參加、何人列席,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某某報告……通過了某某決議……會議認為……會議指出……等,平鋪直敘,儼然流水賬一般。對人大視察、調研、執(zhí)法檢查等履職活動的報道常常也是一幅“老面孔”。另外,在表現體裁上,往往局限于一般的信息報道,形式單一,很少采用小說、詩歌、散文、影視、繪畫、圖片等生動活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表現形式。在語言運用上,過于強調語言的法律規(guī)范性,官腔官調多,口號性說教性語言多。把人大講真話、實話與運用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對立起來,人大新聞宣傳用語嚴謹而不生動,生硬而不活潑。

      四是新聞宣傳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

      造成人大新聞宣傳感染力和影響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聞性”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5]?!靶侣勑麄鞴ぷ鳌笔钦紊钪惺褂妙l率很高的一個詞語,新聞與宣傳同屬傳播行為,可以相互滲透,新聞中可以夾雜宣傳的成分,宣傳有時也需要以傳播新聞的形式達到目的。但一直以來,許多人習慣于把“新聞”同“宣傳”畫等號,新聞即宣傳的觀念根深蒂固。但從新聞學的角度看,新聞與宣傳是應該加以區(qū)分的兩回事。宣傳以自我為中心,新聞以公眾需求為中心,二者雖然都具有傳播價值,但新聞角度更貼近公眾,更能滿足公眾對于新聞的閱讀或視聽心理,宣傳效果明顯優(yōu)于前者[6]。當前,人大新聞宣傳居高臨下,“我講你聽”,公眾看不懂、不愛聽,其主要原因是新聞宣傳化傾向嚴重,忽視它的新聞性和文學作品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新聞宣傳”不再是“新聞”與“宣傳”的結合,而是“新聞”被化成了“宣傳”的“附庸”[7]。有學者在分析公眾對社會和時事新聞非常關注,而對人大新聞“冷漠”的原因時指出,主要是“官樣”文章太多,貼近基層群眾的文章太少;深奧、平庸的文章太多,“有血有肉”的文章太少[8]。新聞產品與行政公文、教科書等不同,不能強迫公眾從頭至尾一一細讀,而只能靠新鮮具體的內容和活潑生動的形式去吸引公眾眼球、引起公眾共鳴、引導公眾認知。人大新聞宣傳新聞味和新聞性不足,難以引起社會公眾興趣,造成很多作品常常是“自拉自唱,自說自聽,寫誰誰看,誰寫誰看”。

      二、示例呈現:人大新聞宣傳優(yōu)秀作品的特質

      為及時傳播人大聲音,努力講好人大故事,充分展示人大形象,提升人大工作社會影響力,江蘇省人大每年對優(yōu)秀的人大新聞作品進行評選和表彰,并結合頒獎召開座談會,就人大宣傳工作進行交流和研討。近年來,在省內外各類媒體上,宣傳人大制度、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的優(yōu)秀作品不斷涌現,獲獎的優(yōu)秀作品深挖、巧挖人大新聞“富礦”,用“新聞的眼睛”去記錄和展現全省各級人大履行職責的動態(tài)和成效,新意迭出,亮點紛呈,特質明顯。

      一是彰顯人大制度價值理念。創(chuàng)造價值、傳播價值、引領價值,是新聞作品的靈魂。人大新聞宣傳,就政治價值而言,最核心的就是以鮮活、生動、形象的報道,詮釋和注解人大制度的豐富內涵,彰顯“主權在民”的人大制度核心內涵和價值追求,讓人大制度深入人心,形成全民自覺和社會制度自信。2014年獲獎作品《江蘇人大六十年系列報道——為人民用好權》,作者抓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建立60周年這一重大題材,到醫(yī)院病房探訪江蘇省第一屆人大代表,到基層一線采訪人民群眾,并走訪了人大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專家學者,通過深入采訪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從立法、監(jiān)督、代表工作、重大事項決定等各個方面,回顧了人大制度在江蘇大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的壯闊歷程,再現了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生動場景。2016年獲獎作品《大有作為,譜寫新篇——全省加強縣鄉(xiāng)人大工作和建設綜述》,圍繞中央和全國在加強縣鄉(xiāng)工作和建設方面出臺的重大改革舉措,全景式展示了江蘇在落實這一改革舉措中的做法,是對江蘇經驗的系統(tǒng)性總結之作。人大工作的每一個時間節(jié)點,每一次會議和活動,每一項專項監(jiān)督,都是解讀人大制度的有利時機。2016年是縣鄉(xiāng)人大換屆選舉之年,獲獎作品《縣鄉(xiāng)人大換屆選舉系列報道》,以“互聯(lián)網+讓登記更便捷”“選民登記一個都不能少”“人大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接受選民面試”“選民投票熱情高”等作為小標題,全面展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場景,凸顯了“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的鮮明主題。

      二是引領人大民主發(fā)展方向。積極關注人大工作和建設中的新探索與新成就,善于從現階段人大工作的創(chuàng)新中刻寫民主進步的大文章,以展示民主法治的推進過程,彰顯人大制度發(fā)展的前瞻性,這是人大新聞宣傳的使命所在。政府預算監(jiān)督一直是人大監(jiān)督的薄弱環(huán)節(jié)。2016年獲獎作品《江蘇公布“史上最厚”年度財政決算》,從“常規(guī)”常委會會議議程中發(fā)現“非常規(guī)”,抓住財政決算報告配發(fā)27張表格,遠超上年14張表格,達到“史上最厚”這一新聞事實,提煉并宣傳了“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監(jiān)督、人大預決算監(jiān)督職責強化”的重大主題。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是人大制度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要求。2016年,南通市人大開展“萬名代表小康行”活動,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人民代表報》以“萬名代表助推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戰(zhàn)”“小康行活動做抓手,代表履職有勁頭”“回望來時路,只為新征程”上中下三篇刊發(fā)相關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了以“小康行”活動為抓手推進人大代表傾聽民聲、興辦實事的做法和經驗。另外,獲獎作品中,不乏關注表決方式、人代會會風、跟蹤監(jiān)督等人大細節(jié)和民主細節(jié)的作品。盡管這些程序、形式乃至器物的變革只是人大工作進步的一小步,但其價值不是細節(jié)性的,它們在修葺和完善人大制度,支撐著人大功能的實現,引領著人大民主的發(fā)展方向[9]。2014年獲獎作品《履職公開:推進人大工作的新引擎》《一場歷時三年的監(jiān)督……》,2015年獲獎作品《江蘇建立地方立法公眾意見反饋機制》《委托“第三方”起草地方性法規(guī),南京人大摸著石頭過河》等作品注重抓取最突出的典型、最鮮活的經驗,加以報道推廣,形成“實踐——總結——宣傳——再實踐”良性互動,著力使實踐經驗轉化為推動人大創(chuàng)新作為的強大力量。

      三是契合公眾生活需求。人大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受人民監(jiān)督。人大擁有立法、監(jiān)督、重大事項決定和人事選舉任免等法定職權,人大工作中的許多線索、話題和活動,與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息息相關,與公眾關切和期盼緊密相連。人大新聞宣傳要真正站在公眾視角看事情想問題,使人大新聞與公眾利益和要求緊密相連,從而有效發(fā)揮新聞宣傳的教育引導作用。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如何通過管理和監(jiān)督,讓社保基金發(fā)揮更大效用,惠及民生,是公眾關注的重點問題。根據2016年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社?;鸸芾砗捅O(jiān)督情況而采寫的報道《我省社?;鸾浀闷饐枂帷?,找準百姓關切點,以“蘇揚鎮(zhèn)今年要建異地就醫(yī)平臺”“大力推動醫(y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養(yǎng)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方案有望出爐”等作為小標題,分別從3各方面切入,回答了公眾所問所想,與公眾形成一種互動,因而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注。2016年獲獎作品《一個都不能少(組照)》,聚焦身邊人身邊事,捕捉換屆選舉選民登記過程中平凡而感人的鏡頭畫面,視角獨特、現場感強、視覺效果好,具有很強的親和力。獲獎作品《特寫:代表和總理較個真》《江蘇立法徹底堵死“一夜限牌”可能性》(2014年),《北沿江高鐵被定為正式議案含金量有多大》《業(yè)主交納物業(yè)費情況將在小區(qū)公示》(2015),《突顯公共交通的“民生導向”》《難忘的“約會”——我當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的經歷》(2016年)等,作者把公眾的關注點作為切入點,以此發(fā)現和開掘出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并以生動活潑的筆調,報道了人大和人大代表為民履職行權的過程和成效。

      四是表達形式多樣多元。新華社原總編輯南振中在談到如何增強人大新聞宣傳感染力時說:“要想法設法使新聞作品能夠影響讀者的感官,讓讀者如見其狀、如聞其聲??次覀兊男侣勛髌?,就像看一部短小精悍的彩色紀錄片?!盵10]獲獎作品在客觀、真實、全面把握事實整體和本質的基礎上,獨辟蹊徑,巧妙構思,避免程式化的表達模式,用生動的現場、鮮活的事例、故事化的敘事方式、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報道人大新聞信息,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可視性、可聽性。2015年獲獎作品《10位江蘇代表畫下10句暖心話,他們的筆記一起來看看》,作者獨具慧眼,邀請10位在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畫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10句暖心話,把他們的筆記曬出來,以小見大,反映人大代表履職的一個側面,有標記有點評,讓人耳目一新。在拓展傳播渠道方面,近幾年江蘇省人大積極探索,分別與新華日報、省電視臺、省電臺、中江網等合作,打造了“代表與人民”“人大新視點”“人大代表在行動”等人大專版、專欄、專題,開通運行人大官網、官微、公眾號,各種傳播媒介積極探索表現形式,平面媒體越來越追求圖表化的視覺表達,廣電作品中大量運用動畫、直播等形式,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及時推送并加強與公眾互動交流,實現了“文、視、聲、網”的立體傳播模式。2015年獲獎作品《為人民而問——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農產品安全現場直播》,把省人大常委會對政府的監(jiān)督實時通過電視與網絡同步向社會公開。整場直播內容豐富、細節(jié)處理細膩、鏡頭調度大氣、專家點評中肯、主持人與專家網友互動活躍,圓滿呈現了專題詢問的全部內容,懸念環(huán)生、扣人心弦,受到了觀眾和網民的廣泛關注。

      三、路徑選擇:實現政治性與新聞性統(tǒng)一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11]。人大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這就決定了人大工作鮮明的政治屬性和理性形態(tài)。政治性是人大新聞宣傳“第一位”的要求。同時,人大新聞宣傳是向公眾傳播新聞信息的行為,它并不因其強烈的政治性就一定會受到公眾的關注和關心。人大新聞宣傳政治性和新聞性共生共補,新聞性需要政治性來引領,政治性需要通過新聞性來實現。人大新聞宣傳要尊重新聞傳播的相對獨立性,不能簡單地以宣傳活動代替新聞報道,要善于在看似平淡的人大工作中,尋找新聞點和閃光點,尋找與廣大公眾的共振點,實現理性思考和感性表達統(tǒng)一,政治性與新聞性統(tǒng)一。

      (一)把握輿論導向,傳播“有態(tài)度”的新聞

      要彰顯人大制度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從人民當家作主、擴大公眾參與的高度觀察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職活動,反映權力機關和民意機關的運作,反映國家治理的過程。要突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價值導向,擅于從煩瑣的、程序化的人大會議、視察、調研、執(zhí)法檢查等履職信息中發(fā)現背后的東西,挖掘對改革發(fā)展、對時代進步具有深遠影響的信號、對老百姓生活具有直接影響的信息,顯現人大擴大民主參與、體現人民意志、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權力運作過程。人大代表受人民委托依法行使國家權力,是人民權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達者實現者。要突出宣傳人大代表不當“名義代表”而當“有為代表”,積極反映民眾訴求,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的情況,反映閉會期間人大代表聯(lián)系選民、反映民意、督政有為的工作和實效。

      (二)貼近公眾需求,發(fā)掘思想情感“共振點”

      在新聞傳播者和公眾需求這一對矛盾中,公眾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決定性因素,在傳播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大新聞宣傳要以公眾需求為本位,以滿足大多數公眾新聞需求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從與公眾“有關”“有用”“有趣”的新聞角度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讓人大新聞宣傳豐富多彩,雅俗共賞,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公眾希望從人大新聞宣傳中所得到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這樣四種類型:一是對他們有政治意義的信息,二是與他們有法律關系的信息,三是他們關注的對民生有益處的信息,四是提高他們文化內涵、寓教于樂的信息[12]。要及時報道民主法治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進展,傳播現行政策調整和新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信息。突出權力話語和法治話語,及時報道涉及民生的人大立法、執(zhí)法檢查以及司法監(jiān)督等活動,報道人大對“一府兩院”的評議和實行執(zhí)法責任制、執(zhí)法過錯追究制等情況。要用更多的筆墨告訴公眾,人大到底在干什么事,為什么干這些事,干這些事對公眾帶來哪些好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要更多地關注基層代表,尤其是要關注那些來自基層、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把更多的版面、更多的鏡頭、更多的聲音留給他們,讓他們更好地表達心聲、闡述意愿、發(fā)表意見、展示自己。

      人大新聞宣傳中的公眾需求意識,來自于群眾觀念和務實作風。人大新聞宣傳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深入基層和群眾,深入民主法治建設和人大工作第一線,準確了解公眾訴求和心理習慣,拉近與公眾之間的距離。當然,我們強調以公眾需求為本位,并不是刻意迎合、取悅公眾閱讀和視聽習慣,而是強調要善于從新聞角度去發(fā)掘人大工作蘊含的能夠引起公眾普遍關注的新聞事實并加以宣傳報道,盡量減少空洞說教和單純從工作角度、宣傳角度出發(fā)去報道人大工作,以增強新聞宣傳作品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三)堅持正面報道與批評報道結合,提升輿論監(jiān)督功能

      “正確的輿論監(jiān)督也是主旋律”,輿論的主旋律應該兼容正面報道與批評報道。新聞宣傳的積極價值,不是簡單地歌功頌德,而應將新聞宣傳與輿論監(jiān)督互為滲透,相得益彰。人大監(jiān)督的具體實踐是人大新聞宣傳的基本內容,人大新聞宣傳是人大監(jiān)督的外化,它能形成一種既有廣大群眾參與所帶來的廣泛影響,又有法律規(guī)范所產生的巨大權威性的監(jiān)督效果,是人大監(jiān)督的擴大和延伸,具有很強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要按照監(jiān)督法規(guī)定,將人大監(jiān)督的主要成果包括專項工作報告、計劃執(zhí)行情況報告、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執(zhí)法檢查報告,以及審議意見和“一府兩院”對審議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等,及時向社會公開。要加強報道人大調研、視察、執(zhí)法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和批評性意見,報道人大會議審議時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要求。要積極報道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百姓最希望解決問題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解決涉及民生的財富、安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利益訴求問題。要正確引導民生敏感問題,對由于條件限制、群眾迫切要求解決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加強協(xié)調溝通,分析解釋原因,消除消極因素,增強人民群眾信心。要勇于揭露與抨擊社會腐敗及丑惡現象,批評曝光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的事件和案例,加強報道人大通過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備案審查等手段積極履職回應社會關切的情況,樹立人大作為民情民意表達者、社會公平正義捍衛(wèi)者、人民群眾利益維護者的良好形象。

      報道熱點,“曝光”熱點,關鍵在于把握好“度”。要嚴格把關,忠于事實,報道確鑿的事實,不能為了揭露而揭露,真正做到“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出于善意、出于誠意”。負面報道要注意傾聽被批評、被監(jiān)督者的意見,以提高報道的準確性和輿論監(jiān)督的有效性,從而避免負面效應,爭取最大的正面效應。這也是人大新聞宣傳的“態(tài)度”,一種有責任的態(tài)度。

      (四)加強新聞策劃,拓展新聞資源價值

      新聞策劃是指以新聞事實為基礎的策劃和運作活動,其模式一般采用專題報道、系列報道、連續(xù)報道、組合報道和集中報道等形式。新聞策劃能使新聞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和拓展,充分實現新聞宣傳功能。重視新聞策劃,是新聞報道向縱深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許多人大重大主題新聞宣傳,凡是主動策劃、精心策劃的,效果都比較好;一些重大主題宣傳效果不好的,都是沒有主動策劃,或者策劃水平不高。人大新聞宣傳,要使程序性新聞作品不錯、不漏、有內容,要使深入報道更生動活潑、貼近受眾、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做好新聞策劃是當務之急[13]。人大新聞宣傳應進一步強化策劃意識,對一些可以預知的重大活動,提前介入,進行前期策劃,對立法、重大事項決定、監(jiān)督等履職議題,或是社會關注度高的新聞,運用組合報道、新聞鏈接、記者觀察等多種形式,多角度進行深入報道,以強化宣傳效果。

      程序性報道與實質性深度報道并舉。人大工作注重程序性,過程和結果都很重要。要適當劃分人大新聞宣傳的任務層次,做好第一層次即一般性、程序性、動態(tài)性內容的報道,如召開了什么會議、聽取了什么報告、開展了什么視察調研等。同時,加強第二層次即進展性、連續(xù)性、成效性等實體內容的報道[14]。人大工作過程相對于結果有著更加生動、更加鮮活、更加豐富的新聞素材,往往更能體現人大制度的特點優(yōu)勢,更能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實踐。要全過程報道人大立法“立項”“審議”“修改”等立法過程,宣傳立法項目的背景以及立法過程中遇到的爭議和難點,深入解讀法規(guī)草案,促進公眾對法規(guī)的廣泛認知和支持,使立法過程變?yōu)槠占胺芍R、引導社會輿論、接受群眾監(jiān)督、凝聚各方共識的過程。報道人大監(jiān)督權行使,要注重分析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注意提供監(jiān)督事項的背景材料,并預見事件發(fā)展的趨向,增強報道的縱深感和超前性。全過程報道人大視察、專題調研、執(zhí)法檢查以及“一府兩院”接受人大監(jiān)督、解決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過程和成效。

      加強人大會議宣傳策劃。人大會議是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的基本形式,也是人大代表行使職權的主要形式。要加強和改進人大會議的宣傳報道工作,圍繞會議議題和社會關注的焦點,選好角度,找準寫作切入點,少寫一些表面的、程序性的東西,多寫一些會議背后的新聞。要突出會議主題和審議內容,在完整、準確、及時搞好程序性報道的情況下,增加對會議實質性內容的報道,圍繞會議對法規(guī)草案和專項工作報告、決定、決議等重點內容的審議,更加重視審議過程中的觀點報道,重視公眾參政議政的言論報道,重視代表討論爭論的內容報道,把人大履職過程具體而生動地展現出來。要延伸會議宣傳,將對會議期間的程序性報道變?yōu)闀?、會中、會后全方位、多視角的深度報道,既要對某一審議事項的來龍去脈、背景材料進行深入挖掘,也要跟蹤報道人大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作出后“一府兩院”貫徹落實的情況。

      (五)豐富報道方法和渠道,提升新聞宣傳的藝術表現力

      新聞宣傳的內容固然最為重要,但還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且為受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作依托。著名報人趙超構先生寄語新聞記者,新聞寫作要全面學會言情、說理、敘事、繪態(tài)的寫作技巧[15]。人大新聞宣傳只有做到內容新鮮、形式新穎,才能為公眾所注意、所品味、所喜愛。在體裁運用上,除經常運用消息、通訊等常規(guī)形式外,要善于運用評論、隨筆、側記、專訪、紀實、圖片、音視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體裁宣傳報道人大工作。在表現方法上,善于抓住感人的細節(jié)和豐富的心理活動來突出和表現主題,善于抓住現場以凸顯現場感、動態(tài)感和鮮活感,善于用穿插、倒敘、伏筆等寫作技巧,注重版式設計、內容編排、標題制作,以增強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語言運用上,要避免居高臨下,避免官腔官調,少用抽象模糊語言,少用口號性說教性表達,多一些“泥土味”,多說一些百姓的“心里話”,多用百姓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和音像圖片傳遞新聞事實,增強語言的親和力。

      推進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聯(lián)動??缑襟w報道形態(tài)的出現,大大增加了信息傳播的多樣性和交互性。張德江在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創(chuàng)新人大宣傳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新興媒體的功能,增強宣傳工作實效”。人大新聞宣傳要積極應對社會思想、傳播媒介、輿論環(huán)境等方面發(fā)生的新情況新挑戰(zhàn),牢牢把握人大新聞宣傳的主動權和主導權,推進人大新聞信息迅捷傳播、海量傳播、有效傳播。繼續(xù)鞏固提升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開展人大新聞宣傳,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廣泛采用電視專題、任務專訪、代表走進直播間、錄音采訪等形式,增強新聞宣傳的可視性、可聽性。同時,積極運用網絡、微博、微信、二維碼、客戶端等新興媒體,拓寬宣傳渠道,搶占新興輿論宣傳陣地。在信息傳播上注重快捷有效,在審議重要法律、報告的第一時間發(fā)聲,及時通過新興媒體推送,力求先人一步、先聲奪人,搶占人大宣傳輿論的制高點。在信息發(fā)布上注重互動交流,主動設置議題和話題,開設征集意見平臺,吸引公眾提供意見建議和新聞線索、報道素材,提升公眾關注度和參與度。在信息展示上注重多元多樣,更多采用多媒體化展示方式,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同步直播等多種形式,實現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增強人大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16]。

      四、結語

      人民代表大會既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工具,又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法定平臺。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大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一些公眾對人大制度存有一些誤解,公眾在實際生活中較難了解或感受到人大制度的存在和運行[17],對人大仍然抱有“橡皮圖章”“花瓶擺設”“找人大沒用”這樣的刻板印象。人大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具有一個比較正面和積極的公眾形象,從而獲得民眾對人大工作更多的支持[18]。人大新聞宣傳的主題是人大工作,做好人大新聞宣傳最終取決于人大履職的力度和成效。同時,人大新聞宣傳作為一方面的工作,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是增強人大履職美譽度和公眾認可度的重要途徑。提升感染力和影響力,是實現人大新聞宣傳價值目標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人大新聞宣傳要積極順應時代變化,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將政治性有機融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中,不斷推出可親可信、入情入理,能夠影響公眾情感、引導公眾思想的精品力作,真正把一個真實的、有所作為的、民眾充滿信任和期待的人大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注釋:

      [1]續(xù)建偉:《選好切入點,提升人大報道影響力——以寧波日報的實踐為例》,載《新聞戰(zhàn)線》2009年第9期。

      [2]禹衛(wèi)華:《關于提高人大新聞宣傳效果的思考》,載《上海人大》2010年第6期。

      [3]潘國紅:《人大新聞宣傳應強化受眾意識》,載《人民代表報》2017年7月1日。

      [4][5][14]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課題組:《新形勢下人大新聞宣傳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載《上海人大》2013年第3期。

      [6][15]李瓊輝:《談宣傳角度和新聞角度》,載《人民之聲》2000年第11期。

      [7][12][13]朱占春:《人大制度新聞概論》,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年版。

      [8]吳剛:《淺談人大新聞寫作之要領》,載《新聞研究導刊》2014年第8期。

      [9]陳波:《從新聞獎看人大好新聞的特質——兼談當下人大新聞寫作的局限》,載《青年記者》2014年5月。

      [10]南振中:《學會在“老油田找油”——對加強和改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報道的思考》,載《中國記者》2009年第10期。

      [11]杜尚澤:《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載《人民日報》2016年2月20日。

      [16]江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運用新媒體推進人大新聞宣傳工作》,中國人大網 2015年11月11日。

      [17][18]嚴行?。骸豆俜矫襟w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公眾形象的塑造——以人民日報報道為例》,載《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

      (作者系江蘇省啟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猜你喜歡
      新聞宣傳公眾工作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新媒體背景下的人大新聞宣傳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
      企業(yè)電視新聞宣傳的思考
      不工作,爽飛了?
      選工作
      会理县| 化隆| 冷水江市| 海阳市| 建湖县| 乳源| 新郑市| 本溪市| 井冈山市| 凉山| 南城县| 油尖旺区| 临泉县| 吴堡县| 南康市| 庆阳市| 宿迁市| 丁青县| 神池县| 衡阳市| 石河子市| 龙泉市| 绥宁县| 彩票| 闵行区| 寿光市| 治县。| 旺苍县| 札达县| 昌吉市| 兰坪| 天镇县| 南通市| 辽阳市| 桦甸市| 七台河市| 南康市| 汕尾市| 阳信县| 喀喇沁旗|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