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73002)張旭政
肺癌主要采用化療等手段治療,在治療期間患者由于各種影響影響,常會存在嚴重的自我感受負擔,生活質(zhì)量低下,故有效改善該類情況意義重大。本研究觀察心理支持護理對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 擇取醫(yī)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在數(shù)字表法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8~72歲,平均(48.6±3.9)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9~68歲,平均(48.2±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基礎護理內(nèi)容。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心理支持護理干預:①護理人員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建立友好關系,針對心理問題實施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心理問題,并積極引導患者,使其心理壓力減輕。②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予以患者家庭支持,協(xié)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勇氣,予以關懷與鼓勵。③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為其創(chuàng)造適合的宣泄情感方式,并傾聽患者內(nèi)心感受,予以指導和關心。④指導患者聽歡快、舒緩音樂,并為其制定肌肉放松訓練計劃。⑤采取發(fā)放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的方式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并指導患者家屬掌握心理疏導方法,實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⑥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注意靈活多變,交談時禮貌待人,態(tài)度溫和,語言誠懇,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SPB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后自我感受負擔進行評價,包括情感性負擔、發(fā)展受限負擔、社交性負擔、身體性負擔及時間依賴負擔,計算其總分,分數(shù)越低說明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越輕。②采用健康調(diào)查簡表(SF-36)對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滿分100分,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精神狀況、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
2.1 兩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SPB評分(49.82±13.41 vs.49.65±14.97)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PB評分(21.57±8.46)比對照組的(40.38±12.74)顯著更低(P<0.05)。
2.2 兩組SF-36評分對比 觀察組生理功能、精神狀況、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見附表。
肺癌的發(fā)生與吸煙、環(huán)境因素、電離輻射、肺部感染、遺傳等污染有關,隨著吸煙人群增加、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1]。由于目前肺癌尚無特效治療方式,且治療期間容易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和身體上的不適癥狀,患者生活質(zhì)量普遍較低,大多患者均伴有較為嚴重的自我感受負擔,進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故予以有效的干預意義重大。
附表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
附表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生理功能 精神狀況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觀察組 3 0 7 7.5 1±3.6 5 7 8.2 8±5.4 3 8 0.7 2±4.5 8 7 9.6 7±4.2 4對照組 3 0 6 8.9 2±3.9 7 6 9.1 4±4.8 5 6 7.3 6±5.6 1 6 8.4 5±3.1 8 t - 8.7 2 4 3 6.8 7 6 0 1 0.1 0 4 1 1 1.5 9 5 1 P -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心理支持護理是近年來新興的護理模式,其主要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通過交流溝通、情感支持、家庭支持、心理健康知識手冊干預及音樂運動放松等各種方式來緩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減輕其心理壓力,幫助患者走出不良情緒的困擾,從而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等目的[2]。在心理支持護理下,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減輕了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同時也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了負性心理對機體造成的應激反應,進而可促進患者治療效果提升,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自我感受負擔評分比對照組改善更明顯,生活質(zhì)量評分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心理支持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生活質(zhì)量改善效果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臨床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支持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