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昊 崔懷天 馮曉琳
摘要;本文基于手機Android系統(tǒng),研究通過對百度地圖開發(fā)者指南中源代碼的分析,使用JAVA語言在 Android Studio平臺下搭建Android 平臺開發(fā)環(huán)境,并利用手機內置的定位技術,在感應區(qū)域內自動語音播報,啟動與位置相關的語音導游信息,實時講解,實現(xiàn)對年均客流量高達三百萬人次,天津的重要旅游景區(qū)——五大道內重點區(qū)域的語音導游。
關鍵詞:旅游;語音導游APP;JAVA語言;五大道
1.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基于手機定位技術的服務,使得服務的指向性更強,更有效地切合人們外出旅游時對于景點信息的需求。
五大道作為天津的一處重要旅游景區(qū),年均客流量高達三百萬人次,其導游服務至關重要。而景區(qū)導游服務費用較高、交互性弱、講解景點數(shù)量有限且路線較為固定。且現(xiàn)有的其他導游APP無法針對性的對五大道景點進行詳細講解。研究的目標是開發(fā)基于手機定位技術的導游應用,實現(xiàn)實時導游功能。研究的關鍵在于如何在景點內實現(xiàn)精確的導航和定位,并根據(jù)位置信息播放語音。
本文研究基于手機Android系統(tǒng),旨在開發(fā)一款專門針對五大道的導游APP,利用手機內置的定位技術,在感應區(qū)域內自動語音播報,啟動與位置相關的語音導游信息,實時講解,實現(xiàn)對五大道內重點區(qū)域的語音導游。
2.五大道背景及需求分析
五大道位于天津中心城區(qū)的南部,東、西向并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重慶、大理、常德、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是迄今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五大道地區(qū)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建筑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總建筑面積1.28平方公里。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風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筑、古典主義建筑、折衷主義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因小洋樓最多、保存最為完整、建筑風格多樣以及體現(xiàn)出中西文化的沖突、交融而著名。
其作為天津的一處重要旅游景區(qū),年均客流量高達三百萬人次,其導游服務至關重要。關于五大道在景區(qū)服務及設施等方面的設置:在旅游服務方面,設有五大道游客服務中心,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觀光馬車巡游、自行車租賃,并且對一些故居如先農(nóng)大院,慶王府進行開發(fā),將餐飲與地區(qū)小洋樓文化特色相融合,形成了特色的餐飲文化。除此之外,天津傳統(tǒng)美食——狗不理包子,民園體育場文化中心地下一層的進口商品免稅商場,如家等快捷酒店的引入,為游客的旅行提供便捷。其中五大道在為游客提供向導方面,僅有兩種付費方式:一是選擇乘坐觀光馬車,在觀光同時由講解員進行簡略講解;二是選擇由五大道服務中心開發(fā)的導游APP。這兩種方式均存在其弊端:第一種方式,時間短,講解不細致,只能滿足少數(shù)游客的需求;第二種方式主要針對五大道游客服務中心中各博物館及復原展覽廳。
3.APP設計及技術實現(xiàn)
經(jīng)過對項目目的、用戶群體、應有功能進行分析后,對APP進行了功能模塊設計,本文主要介紹該APP的四大功能模塊,分別是“熱門景點”、“便利生活”、“個人中心”、“景點導游”,主要功能是語音導游,先對景點進行導航,再進行語音導游功能,這個功能設置在主界面上,其他三個功能在主界面的底部工具條上進行選擇。
此款APP主要借助于百度地圖API實現(xiàn)定位。百度的定位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件開發(fā)工具包)具有如下基本工作原理,當應用程序向百度定位SDK發(fā)起定位請求時,百度定位SDK會把移動端接收到的GPS、基站、Wifi信息轉換成所需的定位信息。通過定位SDK根據(jù)產(chǎn)生的這些定位信息進行解算處理,實現(xiàn)定位。根據(jù)需求的不同,有時它也會向服務器發(fā)送網(wǎng)絡請求,服務器會根據(jù)請求的定位信息來推算出對應的坐標位置,并生成定位結果返回給系統(tǒng),最后通過返回的定位結果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可以調出提前放置好的導游語音信息,進行導游語音詞的播放。
在使用百度地圖的功能前,需要將百度地圖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序接口)添加到已經(jīng)建立的Android項目中來。添加百度地圖API的步驟大致為:首先申請百度地圖API Key,之后下載百度地圖SDK開發(fā)包,并將其添加到對應工程中,最后編輯Android應用工程的AndroidManifest.xml與Build.gradle 文件,之后便可以將百度地圖API的對應功能在應用中進行引用。
定位中一般首選的定位方式是GPS定位,但如果我們的APP一直在定位的話,用戶的手機將會消耗大量電量。我們可以在上面已經(jīng)寫好的地圖管理周期中添加對定位聲明,在on start中開啟定位,在on stop中關閉定位,這樣應用最小化時,就不會一直GPS請求定位。進而,當用戶不想使用定位這個功能時,就選擇讓應用最小化即可。
接下來需要在Java程序中實現(xiàn)定位到當前位置,采用If語句來進行判斷,是否是第一次啟用定位,如果是第一次就定位到當前位置,這樣在后續(xù)的使用過程中,用戶的手機就不會一直定位到當前位置,給用戶使用帶來不便。
在實際使用中,為了解決導航的過程中因為方向問題而走了相反的道路,設計了讓用戶看到自己所處的方向的功能。這一功能可以通過方向傳感器來實現(xiàn)。百度地圖SDK的庫中封裝好的Jar包中有MyOrientationListener這個類,而方向傳感器是和定位結合在一起的,在實現(xiàn)時只需要在定位的程序中調用即可。
根據(jù)位置信息觸發(fā)導游音頻的功能我們同樣借助百度地圖中提供的接口來實現(xiàn)。百度地圖中存在這樣一個接口,它可以直接來判斷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幫助我們計算用戶的當前位置與景點之間的距離:
//判斷點pt是否在,以pCenter為中心點,radius為半徑的圓內。
SpatialRelationUtil.isCircleContainsPoint(pCenter,radius,pt);
把景點的經(jīng)緯度作為中心點,以5米為半徑,就可以判斷用戶的當前位置是否處于該圓內,如果處于該圓內則打開語音導游界面,反之則繼續(xù)定位、判斷。
4.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手機定位方式的導游APP開發(fā),為了實現(xiàn)APP的導游功能,通過Android手機的幾種不同定位方式,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找出最適合的定位方式,根據(jù)APP的目標用戶所需要的功能完成APP的功能架構,搭建Android平臺,給出導入百度API后實現(xiàn)定位和導航的方法,并對景區(qū)內導航進行優(yōu)化。研究Android Activity的實現(xiàn)方法,完成APP的設計。同時還對五大道景區(qū)相關信息進行調研學習,并撰寫導游詞、錄制導游音頻。與同類APP相比,此APP的導游詞更具趣味性,涉及到不同人物的生平經(jīng)歷,幫助游客在游覽的同時了解景點背后的故事;實現(xiàn)了語音數(shù)據(jù)包在本地保存,達到離線講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維立,賈建東,馬利安.《手繪津門洋樓》.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96
[2]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市和平區(qū)檔案館.《天津五大道名人軼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4-268
[3]鄭銳洪 楊蕾 張妞.《城市歷史街區(qū)復雜顧客體驗價值認知的實證研究》.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18(1):71-76
[4]鄭銳洪 張妞 成陽超.《天津市五大道歷史街區(qū)旅游價值的整合開發(fā)》.城市問題,2018(271):41-48
[5]王新玲.《悠悠百年五大道》.中國報道,2009(7):97-99
[6]譚汝為.《天津五大道與租界文化》.天津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47)
[7]田瞳.《馬車走過五大道》.絲綢之路,2015(21)
[8]王軒.《天津五大道_萬國建筑博覽會》.民主,2011(8):39-40
[9]夏青 毛羽 王小莉.《天津五大道多元建筑文化的魅力》.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8(03)
[10] 楊新慶.《基于Android平臺的無限旅游導航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碩士).2011
[11] 郭奇青 李偉. 《基于Android手機的智能導游系統(tǒng)設計》. 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7(09):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