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明
摘要:高層建筑在面對火災侵襲時存在自然的救援障礙,比如高層火災發(fā)生時人員疏散困難等,使得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是進行救援和消防工作的效率較低,因此我們要對當前高層建筑在火災的消防救援方面的問題進行審視,并找到針對高層建筑的火災消防救援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問題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各地都存在土地利用集中化、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因此在城市建設中,高層建筑的工程數(shù)量發(fā)生了飛越,高層建筑的建設的確可以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但高層建筑在消防與安全方面則需要更科學化的設備支持與更高效的管理措施。
一、針對高層建筑的滅火與救援工作的問題研究
1.高層建筑在消防設計方面不夠合理
目前我國很多高層建筑在進行建設設計時并沒有對消防工作面臨的困難進行深入了解,致使很多消防設計都存在不合理的缺陷,比如高層建筑內部的防煙樓梯間在設計時就很少考慮水帶鋪設之后可能會造成煙氣進入樓梯間的情況,正是因此很多時候進行火災人員疏散時就要面對防煙樓梯間煙氣較大,人員撤離困難的問題,同時部分建筑運行單位在面對消防問題時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致使很多消防設施在長期放置的過程中缺乏維護與管理,或者火災疏散通道被雜物阻擋,甚至一些建筑在設計時就沒有留出火災避難層,或者應急設施長期缺失維護,如此情況下如果發(fā)生火災,必然會給人員疏散和火災滅火帶來阻礙。
2.高層建筑結構復雜造成火災救援難度增加
目前很多高層建筑為了提升土地利用效果在結構方面都設計的相對復雜,這樣雖然時間了土地節(jié)約、多功能集成,但也給火災救援與滅火增加了難度,比如在進行火災救援實戰(zhàn)中就要根據(jù)高層建筑中各功能單元的具體情況進行救援與滅火安排,這增加了救援與滅火的反應時間,也就降低了火災救援與滅火的效率,比如在高層建筑中如果存在化工存儲單元,那么進行火災撲救與救援就要兼顧防毒與防爆的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部署都要嚴謹,以降低錯誤操作帶來的次生災害。并且很多單位在高層建筑消防管理方面沒有進行完善的應急預案制定,在工作中也沒有進行反復的火災撤離演練,因此在火災發(fā)生后很多高層建筑單位都無法組織人員高效疏散,并缺乏疏散引導設施,這給火災中的救援工作帶來了困難。
二、優(yōu)化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進行滅火救援工作效率的策略
1.進行高效救援與防煙安排
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高效人員疏散與撲救就是首先要問題,因此在高層建筑火災中必須安排好科學滅火與救援方案,同時根據(jù)方案規(guī)劃進行及時決策,指揮員必須對消防任務進行了解,并將情況傳達給進行救援與火災撲救的消防官兵,消防實戰(zhàn)中首要任務就是快速進行人員疏散,消防官兵到場之后就必須對火災建筑進行摸底偵查,并同時進行被困人員的解救工作,如果被困人員位置特殊,不滅火就無法完成救援就要首先利用消防水槍打開救援通道,解救被困人員。在人員與設備配合較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科學部署進行火災內攻,多方共同對火勢進行控制,降低火災蔓延的幾率。同時要進行排煙操作,因為在火災發(fā)生時,對人員危害較大的因素就是煙霧,因此排煙工作非常重要,并且排煙可以提升火災中的能見度,使火災救援與滅火工作更有效率。
2.充分發(fā)揮特種滅火救援裝備的功能
首先,加強研發(fā)工作。要結合高層建筑的內部結構與火災的基本特點,配備完備的滅火救援裝備。這樣才能夠快速地沖破煙霧以及火焰的封鎖,可以進入到火災現(xiàn)場中對被困人員進行搜救。但是,當前我國現(xiàn)有的消防裝備還不夠完善,不能夠很好的面對火災現(xiàn)場高溫、缺氧的惡劣環(huán)境。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救援疏散工作,那么就要加強對特種裝備工具的研究與開發(fā),進而更好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要加強對車輛裝備的實戰(zhàn)演練。消防部隊要積極地開展轄區(qū)“六熟悉”活動,從而全面了解戰(zhàn)斗環(huán)境,了解高層建筑的結構與相關設施,如此一來,在滅火救援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救援的最佳時機,有效提高疏散救生效率。另外,要配置完善的疏散救援工具。如樓外應急電梯等,這樣在發(fā)生火災事故以后,就可以更快地對被困人員進行疏散,并且可以通過樓外應急電梯將消防器材以及消防官兵運送到火災現(xiàn)場,更快更好地開展滅火救援工作。
三、結語
總之,在當前社會形勢下,高層建筑的建設仍然是城市建設的一種趨勢,為了能夠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對高層建筑的消防與救援需求進行審視,并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制度建設與設備更新等方式來對高層建筑的火災滅火與救援工作進行優(yōu)化,以提升城市市民的居住與工作環(huán)境的安全性,為城市發(fā)展提供建設的保障。
參考文獻:
曹強.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相關問題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7,(11):105-106.
何凱,李海.高層建筑火災情況下人員疏散途徑的解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06):408-411.
喬萍,張樹平,萬杰,李華.基于ISM高層建筑消防救援影響因素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09):1294-1297.
莊麗萌,黃冷雨.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應對策略[J].建筑設計管理,2016,(10):94-96.
雷暉.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室內消防設施的使用[J].科技風,2017,(13):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