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一屆“新學院文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揭曉。81歲的女作家瑪麗斯·孔戴被授予此獎。
孔戴來自法屬瓜德羅普,是一名歷史小說家,代表作有《塞古》《黑人女巫蒂圖芭》。她的小說關(guān)注非洲人和海外黑人,特別是加勒比海民族之間的關(guān)系,聚焦于種族與性別課題,勾勒繁復的殖民歷史。
在獲知得獎后,孔戴錄制了簡短的視頻分享感言,她說,她的家鄉(xiāng)瓜德羅普往往只有發(fā)生地震與颶風的時候才會被提起,她很榮幸能獲得這項殊榮。
“新學院獎”被視作諾貝爾文學獎的替代獎項。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因一起丑聞而暫停頒發(fā)。為了彌補缺憾,瑞典專欄作家亞歷山德拉·帕斯卡里杜發(fā)動百余名文化界人士組成“新學院”組織,以評選一個新的文學獎。
“新學院”還通過眾籌、招募贊助商、出售T恤、帽衫和手機殼等方式籌集了100萬瑞典克朗(約合77.3萬元人民幣)獎金。
除了運作方式更新潮,“新學院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兩個明顯的不同。
在評選標準上,諾貝爾文學獎選的是“創(chuàng)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新學院獎”則旨在找尋一位“講述了全世界人類的故事”的作家。
在形式上,“新學院文學獎”不似諾貝爾文學獎般注重保密,不僅提前公開了候選人名單,還在評選流程中加入了網(wǎng)絡(luò)投票,更加透明與大眾 化。
此前“新學院文學獎”公布了4位最終候選人,分別為英國作家尼爾·蓋曼、越南裔作家金翠、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最終獲獎的瑪麗斯·孔戴。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樹以希望“專心寫作、遠離媒體關(guān)注”為由退出了參評。
目前,諾貝爾文學獎的風波已經(jīng)平息,并計劃在2019年恢復頒獎,同時“新學院”也沒有繼續(xù)下去的打算。該組織此前已經(jīng)宣布,在12月的頒獎典禮結(jié)束后,評獎組織將隨即解散。因此孔戴或許會是該獎項歷史上唯一的獲獎?wù)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