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0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大學邀請千名世界級學者,成為人才黑洞 今年“亞洲大學排名”的特征是中國上游大學耀眼奪目的戰(zhàn)績。在“亞洲大學TOP10”中,清華(第3名)、北大(第5名)、復旦(第6名)上榜,排名均較去年有所上升。
一直以來,亞洲三強都由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的大學占據(jù),這是中國大陸高校首次躋身三強。中國大學的上升勢頭從過去十年百強榜單的上榜數(shù)中也可看出。韓國大學進入百強的數(shù)量2009年為17所,今年18所,幾乎原地踏步。與之相反,中國由11所增至23所,翻番還多。從各國前10的大學平均排名看,韓國2009年平均值為33.7名,今年為25.8名,上升8個排名;而中國同期從40.2名的平均值出發(fā),升至今年的22.7名,上升18個排名。有分析稱,這是中國政府對高等教育大規(guī)模投資的成果。資金正不斷涌入(中國)大學。2017年中國教育部公布清華一年的預算為223.35億元,北大為193.45億元,相當于首爾大學一年預算的4倍。(中國)這些大學除了中央政府撥款的預算,還有地方自治團體預算、捐款和產學合作收益等。再加上鼓勵教授研究的競爭體系,產生了協(xié)同效應。
來自全世界的優(yōu)秀教授和學生正不斷向中國大學匯集。中國政府正全力推進吸引世界級學者的“千人計劃”和培養(yǎng)本國高級人才的“萬人計劃”。▲
(作者樸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