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陳佩香
一
“我一定要回去,回到我的夢里原鄉(xiāng)。”幽思中,半醒半夢之間,一個聲音告誡自己。該上山去了,去傾聽那大自然的回聲。讓這顆在滾燙俗世紅塵中變得疲倦又浮躁的心,靜下來,軟下來,軟到能聽見茶芽在水中綻放的聲響,能感受到茶湯與牙齒的每一次觸碰。你無須偽裝成精神的樣子來品它,或倚在木屋的榻上,或窩在沙發(fā)里,或歪在木屋的搖椅上,隨你。
或許是我生長在安溪的緣故,血液中有巍峨綿亙的戴云山脈走過,身體里多多少少藏有關(guān)于山、關(guān)于童話的向往。春未央,夏初至,最美的人間四月天里,以青春的名義邀約,我與幾個有趣的人向這座城市里的世外桃源一步步挺進……上午九點的車準時前往桃舟,而我早上不到五點就醒過來了。
輕輕淺淺的時光,散散淡淡的日子,在一片閑適里,溫一壺月光,且醉,且思,且吟。到了山上,茶席擺開,鐵觀音泡上,同來的文人雅士們你一句他一句地作起詩來。于是,那些舊場景、老時光,便如同老電影般在眼中一一回放。
“這里確實是一片世外桃源,沒有喧囂,卻繁華到了極致……”有人品著茶,聽樹上的風鈴說道。隨著這話,我的心飄過那一片片禪意的綠、舒適的山,伴著我們爽朗的笑聲,煮著茶,品著茶,只愿沉醉不醒。
于是,我也回到了兒時的故事里。雨后的茶園,我看見無數(shù)蚯蚓伏在那兒。我和鄰居的小伙伴們又相約一起蹲下來凝視,膽子大的同伴還折細小的茶枝去抽蚯蚓,在蚯蚓身上摁一下,蚯蚓就彈一下。我也學著小伙伴蹲下,凝視著蚯蚓,蚯蚓似乎也在凝視著我。多么安靜!我們誰也沒有打攪誰??勺詈螅液ε碌寐浠亩?。我看見那褐色的、身體細長細長的、好像一條繩子的蚯蚓,上面有黏液,還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幾乎看不見的嘴。
我天生就懼怕那長長的蠕動生物,每看到它們,心總會緊一下,我還是無法去逗它們玩。膽子大的小伙伴會伸出手碰它一下,它就亂動起來,不停地扭動身子,我想它肯定受到驚嚇了,一下子鉆到了土里。
透過記憶的鏡頭,山青青,茶翠翠。我聽到了土地與蚯蚓的對話:“別害怕,你是我們的守護者,你把腐蝕的葉子吃進去變成肥料來滋養(yǎng)我們,又為我們打通了筋骨,讓我們更好地吸收陽光雨露……我們都喜歡你,只是想和你玩?!薄澳俏乙院竺刻斐鋈ド⒉揭粋€小時,看看外面的天空,好嗎?”于是,蚯蚓又出來了,還歪過頭來看我一眼,似乎在向我問好。
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不再害怕,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童話世界。
挑著黃木箱賣豆腐的貨郎,此刻在晨曦中亮出一句“賣豆腐咯——”,村落里便呼應起一片騷動。家家戶戶的門吱吱呀呀地開了,牛們的“哞”聲此起彼伏,整個村莊響起了牛的腳步聲。公雞喔喔地打鳴,母雞咯嗒地叫,隨著貨郎手里的小鼓搖得嘣嘣響,公雞母雞撲閃著翅膀,奪門而出。這時媽媽便會和村里的婦人一樣挑著兩只水桶,搖晃著清脆的咯吱聲,走向水井。一個人把桶扔到井里拽著繩子擺來擺去的時候,另外的一個人便會站在旁邊搭把手,說著東家的兒子能干,西家的女兒俏。
我的意識總在兒時的童話里停駐。我始終在窺視著那條通往城堡的小徑。我的記憶里,永恒著這樣一個聲音的清晨。
在那個有著陽光的午后,我又跑到茶園。一上山,從亮如白晝的大路上穿進這一片茶園,人就一下子怔住了。清風迎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每一棵小草都在肆意舒展,每一朵花都盡情芬芳,陽光,春風,鳥鳴,蝶舞,唱響了春的歌謠;季節(jié)的流動,拉開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面對此情此景,我的心在抖,魂在飄,思緒從一個現(xiàn)代的城市忽然去到遙遠的從前,一條充滿唐宋韻味的月光小巷,如我的青春一般,流浪在黛色的茶園中。
躲進茶園,便是走進了媽媽那淡淡的目光里。
而我,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淚。
近了,近了,還沒有看到你的容顏,已經(jīng)聞到你四溢的芳香,清新甜美,沁人心脾,我貪婪地循著你的芳香振翅疾飛。第一二道茶是“長在深閨人未識”,像剛從豪門走出來的大家閨秀,雖略帶青澀,但已顯出大家風范;第三至五道茶是“雍容華貴,大道天成”,這三道所沖泡出的茶水香氣濃厚,韻味十足,口感最佳;第六到八道茶是“濃妝淡抹總相宜”,意即濃淡適度,入口清爽,香氣幽遠;第八道以后則是“鉛華洗盡,余韻猶存”,雖茶水已漸行漸淡,但余韻尚存,幽香不散。
記得那個春夏之交,同樣是一群文人雅士,相約一起品茶。看著大家顧不上平時品茶時的優(yōu)雅與謙讓,近乎貪婪地一杯接一杯地開懷暢飲,我說喝茶是慢功夫,一定要慢下來。說著,我輕輕地打開已沖泡好的蓋碗的蓋子,霎時間,一股來自大自然的山野氣息撲面而來,夾帶著一股清香沁入心肺。輕輕一抿,更是滿口甘甜,唇齒留香。我讓大家按我的方法泡茶,幾杯茶下肚,都說五臟六腑像被清洗過一樣,仿佛回到山間原野大自然的懷抱里,沐浴在大自然的氤氳氣息之中。
“原茶味,原茶味,這就是多年未見的原茶味!”這個味道一下子把我這個從小在鐵觀音茶堆里“浸泡”的人帶回了兒時。安靜的,溫柔的,羞澀的,明澈的,陽光的,或者雨霧蒙蒙的世界。那些記憶融進了血液,然后你感覺到,你的生命和茶園的光陰是一體的,像自然一樣流動著。
那是茶園,成了我的一部分。那是世界,也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站在茶園里,我也成了那片世外桃源的一部分。
二
“一心啊,你說這個湖叫香茗湖,是嗎?那湖里的魚,我給它取個名字,就叫福壽魚吧……”
在茶山的日子,一個人,靜靜地在有木屋的湖邊等日出。昨夜的星光便會從家那一端出發(fā),慢慢地走,越過云,越過山,越過長長的山路與窄小的急彎,最后繞過黑暗,像是孩提時我們留下的那一串笑聲,灑在干凈清澈的湖面上。
最后定格在湖面的那雙眼睛,成為一條發(fā)光的路,喚起了心底深處的記憶。谷子大哥,想必你也是回到了那些父母做好菜、喚我們回家吃飯,而我們帶著滿身的泥巴、迎著夕陽與風、一蹦一跳,滿臉掛著微笑的時光里了吧。所以你才會如此地問我,并且叫我的小名“一心”。
你是否也同一心一樣在猜想:也許是小魚透過明亮的湖水,仰望著它們頭頂上晴朗的天空,它們會把天空看作是一片湖水嗎?會把那里飛翔的小鳥看作是自己嗎?
湖是藍的,天是藍的,它們互相長久地凝視著,互相傾聽著我們的故事。望著谷子大哥黑發(fā)中夾著幾根白發(fā),望著你滯重的步履驀地變得輕靈起來,走在古窯址的小徑上,感覺就像是洛神凌波,御風而行。
淺淺的風中,我又回到童年里。夏夜,奶奶帶我追逐滿天的螢火蟲。
奶奶說:螢火蟲是暗夜山里的精靈,是我們夢里丟失的另一個自己。
從那天開始,我總想找到那個丟失的自己。然而,在鋼筋水泥構(gòu)建的都市中,在嘈雜的市聲、燈火里,我們找不到暗夜山里的精靈。種種遺忘使我們的身體與心靈的距離也越來越遙遠。
當夜幕降臨大地的時候,螢火蟲,以隱者的名義潛進心靈牧場,輕輕地把夢引進深處。我看見鮮亮的光!一點、兩點、三點……飄忽著,追逐著,聚散著。在叢林中漫天飛舞,那點點閃光,好像天空中的繁星。如果不小心打擾它,它只得在空中起舞,跳動著夏季的探戈。
我伸開手掌,那鮮亮的光落下來,它在我的手里閃著熒熒的藍光。
于是,我找到了那個丟失的自己。
那全部的幸福,都源自燃燒的我,暗夜中模糊的小小的靈魂……在童年的瞳孔里,張眼看到的便是成片成片的茶園。
在茶園,最快樂的莫過于走路了。
走在茶園的小石子路上,能看見螞蟻、樹林,或一汪清水、一片遠山。只有從炎熱的下午,走到?jīng)鏊狞S昏,看到夕陽悄無聲息地降落,如倦鳥歸巢,方才覺得美妙。此時,你會慢慢覺得,這世界上最奢侈、最富有的,就是你擁有滿山的茶園。還有那些你一轉(zhuǎn)頭,曾在茶園胡鬧、隨風定格永恒的瞬間。
清明時節(jié),學著大人的樣子,頭戴斗笠,腰間綁著茶簍,唱著山歌,上山采茶去。那纖纖小手一前一后,一上一下,鮮嫩的手指在茶樹的枝葉間穿梭,猶如舞動翅膀的小精靈,舒展著雙臂在茶樹叢中翻飛。
母親在茶葉叢中摘茶葉,隔一會兒就叫一聲我的乳名,我卻滿山地跑,聽到叫聲,遠遠地回應母親一聲“哎!”,早已忘記最初上山是要幫忙采摘茶葉這事。如此三番兩次,母親早已習慣。太陽快下山時,母親的茶簍里裝滿鮮嫩的茶葉,我循聲找到母親一塊兒回家。于是,兩個歪歪斜斜的身影相伴著,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如今,我已經(jīng)長大,母親已鬢角蒼白。
兒時的記憶中,摘茶季節(jié)的夜晚,是山里人家最熱鬧的時候。那時,家家戶戶都做手工茶。吃過晚飯,收拾好鍋臺,奶奶用滾燙的開水將灶上的兩口大鐵鍋清洗了一遍又一遍。等奶奶洗好鍋,然后將鍋燒熱,叔叔和母親搖完茶青,等茶青可以下鍋炒了,就往鍋里放滿剛采摘下來的茶葉,用雙手不停地翻炒。待茶葉炒軟和,有淡淡的茶香味了,叔叔便把茶葉放到包揉機圓桶里,和母親一人站一邊來回推動包揉機,等茶葉的香氣開始散發(fā)出來,叔叔再用茶巾布把茶葉包起來放到板凳上包揉茶葉。童年的我覺得叔叔包揉茶葉的姿勢特別有趣。叔叔雙手攏著包起來的茶葉,放在長板凳上,一遍一遍包揉,整個人像個不倒翁。我和哥哥便會站在他身后傻笑,然后一腳站立、一腳彎起,學著叔叔。奶奶和母親會笑著罵:“兩個傻孩子!”
一路走來,光陰重疊,我依稀在記憶里遺失了什么,可終究道不清具體是什么。一天下來,就算是再忙再累,奶奶的“以茶待客”,滋養(yǎng)著我們每一個人。奶奶住的院子里,栽種著一株株鐵觀音茶樹。爺爺生平最愛旱煙和茶水,每天總是煙袋不離手,做木工活倦了,一袋煙,一杯茶,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一年四季,奶奶住的院子里,總是聚集著本村的老人們。他們忙完一天的活兒,便聚到這里,圍在一起將方圓百里的新鮮事一一細說。
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物。飲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事。就像記憶中兒時的家,熱鬧也好,清靜也罷,人眾也好,人寡也罷,都是開懷暢飲、樂不思蜀的境界!而在這兒時的家中,我發(fā)現(xiàn)了我的色彩,它是屬于我心靈里的那一抹綠。
三
你不來到這里,永遠不知道,空氣是有味道的,是可以用來品嘗的。如同白云道人,從喧嘩的榕城一路趕來,一上山,來不及放下行李,便直奔茶園。他此時就像個孩子,說:“小妹,這里太美,美得太過于遙遠……這里的空氣是甜的……”
誰說不是呢?在這里,我走了一天。那些鳥鳴,陽光,滿眼的綠意,悠悠白云和蔚藍,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那些羊群的奔跑,大片大片被風吵醒的漣漪,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茶園里有兩只我喜歡的狗,我喜歡叫它們球球和丟丟。我喜歡拿著本書躺在茶園的小徑上,陽光穿透我的書本,那么直白的光在書里左鉆右拐的,與文字融在一起,一切都那么暖。
誰也捉不住這里的空氣,如同不能捉住陽光一樣。就這樣在安安靜靜的角落,此刻,在這個最美人間四月天的星夜里,我驀然聞到了一股成熟的茶香,濃濃的,飄散在初夏那浩蕩的天宇里。
于是,我看到了故鄉(xiāng)家屋后的場院。場院上,爺爺就著夕陽余暉的熱度,將一簸箕一簸箕的茶青拿到地上晾曬。叔叔手腳麻利,做茶葉做得又快又勻,爺爺十分贊許地說:“用手摸一下,如果覺得茶葉還脆脆的,就要再曬一會兒;如果覺得有些柔軟了,就可以收起來了?!笔迨宕髦菝?,站在場院的中心,拿著一把竹掃把,每隔十分鐘,便會彎腰摸一下茶葉……兒時的我,模糊地從叔叔的微笑里,想到那冒著熱氣的茶,仿佛看到爺爺教他制茶的每一個瞬間……
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煮好一壺山泉水,用它來泡鐵觀音,這似乎成了爺爺?shù)牧晳T,幾十年如一日。夏天,他總會托一把扇,瞇上眼睛,輕輕咂上一小口,享受清茶給他帶來的樂趣。冬日里,爺爺怕冷,總是把自己裹得很嚴實,卻一點也不懈怠喝茶。他說冬天喝茶暖胃,暖心。
“每一株茶樹都是我的孩子,要制出一泡好茶就像呵護孩子的成長一樣,從根開始?!弊隽艘惠呑硬枞~的爺爺總把這話掛在嘴邊。在他看來,每片茶葉都是有生命的。那時,最開心的是到了周末或假期,我常常跟著家里的大人到茶園種茶去,中午就在山野間生火煮食。中午太陽高照,午飯后找個草叢躲著,我總能睡上一個安逸的午覺。每逢我們家十余畝茶園露出喜人的點點新綠時,爺爺黝黑的臉就會漸漸舒展開來,露出欣慰的笑容。
茶樹長得很慢,要有耐心培育才行。“做茶是看天吃飯,要做出一泡好茶,從茶葉的品種到土壤、工藝乃至氣候等多方面都很重要。做出一泡好茶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睜敔斂傔@樣對我們嘮叨著。
“種茶的環(huán)境要干凈,做茶的時候氣要和,喝茶的時候心要平?!笔迨迳狭四昙o后,逢人也常愛嘮叨這一句話。
茶品如人品,做茶就是做人,這也許就是叔叔一生種茶的心得。
“用心去品,每一杯茶的味道,就是每一個人的模樣……”叔叔泡茶時,淡淡地說。
叔叔的話剛說完,我就輕輕端起他剛斟滿的茶水。這茶水中的茶香,飽含著親情和故土的芬芳。我在茶香中長大,茶香伴我走出大山……
“在故鄉(xiāng),我夕陽一樣熄滅的目光,會在第二天早晨重新照亮村子,散落塵世的音容笑貌是一粒粒的種子。當我消失,我又回到你一年一度、生生不息的輪回中,回到你最初的光陰幻想和歡喜的孕育中?!蓖浟耸窃谀囊槐緯凶x到這樣的一段話,而此時竟這樣清晰地記起。
如同那日,你拿著畫筆隨我走進這片桃源深山處。你說:“我的故鄉(xiāng)在海邊,我天天看見大海,聽著潮聲。我以為山都是冷峭的。”我說:“這里的山是溫暖的。你看它似一個個饅頭,喂養(yǎng)著我們。”后來,你也更愛山。
你告訴我:“山里的空氣很干凈,日子仿佛回到了從前黑白膠片的電影里?!?/p>
不經(jīng)意間,眼前出現(xiàn)了另一番景象。在大山的皺褶里,坐落著幾戶人家。伴隨著山色,一只小狗跟在主人的腳邊。
我不能忘情于這里的山,因為它渾厚、淳樸、深沉。我仿佛又突然置身在那座空曠的茶園里,我沒有別的去處,只有回到這里。
山,古老而年輕,養(yǎng)育著美麗的傳說,孕育著夢中的童話。
“我沒有天堂,只有故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