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學劍
今年93歲的王義成和92歲的老伴郭王氏在安徽潁上縣江口鎮(zhèn)江北村默默無聞地生活,用長壽演繹著“好人一生平安”的美好生活。擁有116口人祖孫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幸福美滿;兩位老人身體健康硬朗,依然勞作不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93歲的王義成老漢一輩子都沒進過醫(yī)院,也從沒吃過藥,每天還要吃上半斤肥肉。走訪這對跨世紀伉儷,看到他們長壽健康最醒目的標簽是:善良和勤勞。
〇 善良,像一根紅線貫穿終生
1942年,自幼喪母的王義成和5歲的妹妹王月成與父親相依為命。16歲的郭王氏嫁入這個清寒的農(nóng)家。長嫂如母,郭王氏辛勞地操持這個家,王義成沒日沒夜地土里刨食,養(yǎng)育六個兒子和三個女兒。
今年80歲的妹妹王月成說,嫂子郭王氏一輩子溫柔如水,絲毫沒有脾氣。是嫂子,更像是母親。王月成出嫁后,一直有病,結(jié)婚好幾年都沒有懷孕,病情日益加劇。郭王氏四處為她求醫(yī)問藥。偶爾打聽到有個在廣州當軍醫(yī)的親戚回鄉(xiāng)省親,便拉著架子車載著奄奄一息的妹妹王月成輾轉(zhuǎn)找到他。經(jīng)過診視,這位軍醫(yī)開出藥方,但是買藥要花30塊錢。當時正值春季大饑荒,已經(jīng)有四個嗷嗷待哺孩子的郭王氏和丈夫商量后,決定砸鍋賣鐵救治妹妹。她毅然將全家僅有的一頭小花豬賣掉,換回3塊錢;回到家后,一咬牙又將所有剩余的糧食變賣掉,再東拼西湊四處舉債,終于湊齊了30塊錢。廣州的藥品一包包陸續(xù)寄來,王月成的身體一天天康復(fù),后來還生育了四個兒女。而郭王氏全家當年不得不四處乞討度日。
王月成每每提起這件事,總是泣不成聲,摟住郭王氏的脖子說:“你哪里是嫂子啊,就是俺的親娘?。 倍跏峡偸青卣f:“提那事干啥?”白發(fā)蒼蒼的姑嫂情深,令人動容。
郭王氏人生字典里,永遠只有一個概念:善良。她心靈手巧,樂于助人。方圓十幾里的村民們辦喜事,都要請她剪喜字,貼窗花。
這輩子她從沒與別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別人的不好,她都視而不見。兩個兒子先后去世,身為母親的她常常淚滴衣襟。但她從沒有抱怨過一句。只要她聽見哪個孩子有抱怨的話,總是勸阻:“說那些干啥,凡事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p>
或許是善良饋贈給這位平凡的母親一個最適宜長壽的寧靜心境。郭王氏因勞累饑餓身體極度虛弱,經(jīng)常低血糖暈眩和失眠。當年,她曾對孩子們說:“啥時候能盼到你們長大,我再閉眼就心安了?!钡鹊胶⒆觽円粋€個長大了,她又說:“等到你們成家,我再死就心安了?!本艂€孩子陸續(xù)結(jié)婚生子,這位老母親又說:“要是看到你們一個個把債還清,俺就心安了。”直到她九十高齡,終于過上了好日子,老人笑逐顏開,逢人就說:“真沒想到自己能活這么久?!?/p>
〇 勤勞,是長壽的奇方妙藥
與妻子郭王氏的賢良溫柔比起來,王義成脾氣暴躁倔強。他的特點就是一輩子不懈操勞。年已半百時還常常起早貪黑,一天往返百余里販賣牛犢。七八十歲以后,除了田里的農(nóng)活,在家也忙個不停。十年前,五兒子王樂林辦起學校,老人看見校園里的廢紙飄飛,就去幫忙,不僅把十幾畝校園收拾得干干凈凈,還把撿廢品的范圍擴大到村里村外。老人一生倔強,從來不要孩子的一分錢。兒子給他買助聽器、電動輪椅,老人都堅決要給錢。他還為自己和老伴早早備好了兩副上好的壽材和兩套壽衣。他堅持所用的每一分錢都要靠自己掙。
王義成一輩子都沒有吃過一片藥。有個頭疼腦熱,總是扛扛就過去了。一次,他在大街上賣廢品,正好與曾騙過老人100塊錢的小青年狹路相逢。老人揪住小青年不放,惱羞成怒的小青年情急之下,掏出匕首對著老人的臀部就是兩刀,傷口二指多深,當時血流如注。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要將他送往醫(yī)院,王義成堅決拒絕,咬牙撕了襯衣布包扎后,回家養(yǎng)傷睡覺去了。這種做法雖不值得提倡,但老人能夠安然度過這些疾病、外傷,依靠的就是勤勞帶給他的強健體魄。
老人抽了一輩子旱煙,到70歲才戒掉。一直最愛吃肉,老了牙齒不好,就吃煮得爛軟的肥肉,每餐都要吃二三兩。老人很少喝酒,常常一瓶白酒,要分二十多次才喝完。從70歲開始,兩位老人不約而同地不吃晚餐,二十多年來一直這樣。
談起長壽經(jīng),兩位老人相視一笑。他們不懂得什么長壽之道,只知道善良才心安,勤勞才快樂;凡事順其自然。這個和和美美的大家庭,正是我們偉大祖國和優(yōu)秀民族的一個幸??s影吧。
(編輯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