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晗
《甄嬛傳》,甄嬛被華妃罰跪,因此流產(chǎn),痛失第一個孩子時,甄嬛和皇上的表現(xiàn)也很有意味。
甄嬛痛苦不已,恨華妃,有一點責怪皇上,也怪自己身子不爭氣。
在她最痛楚的時刻,皇上并沒有到她身邊,陪著她安慰她,甚至刻意疏遠冷落,不再去她的碎玉軒。
一直到甄嬛痛過了心涼了,驚覺如果不從這段情緒中抽身出來,未來會很危險,開始精心打扮,裝作開心時,皇上才又愿意上她這兒來。
貌似冷酷無情,但皇上他何嘗不自責,不心疼,但又害怕面對哀戚傷感的局面,他自己尚且需要被人開導(dǎo)安慰,根本沒有心力去安慰甄嬛。
他本能地要從負能量場中逃避,等到甄嬛自愈時,他才松了一口氣:終于好了,我們可以邁過這個坎兒了。
我們能夠好好溝通,共同走出困境,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不能夠,總有人要先走出來,一味沉湎于哀傷中,是對彼此的傷害。
無論如何,生活總要繼續(xù)的。
我們一直尋找的是愛、溫暖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