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孫賢
女兒今年讀初三了,回家問我暗戀是什么、我有沒有暗戀過。我問她為何問起這個問題,她說班上有位女同學很喜歡一位男生,但當這位男生當面問她問題時,她滿臉漲得通紅,手足無措。女兒又說,在英語課上她將一句英語翻譯成“我要他將自己介紹給我”時,不少女同學笑得前仰后合。這倒讓我想起這個難以啟齒的問題來。
上初中了,不少女生開始進入青春期,因性意識開始萌發(fā),想引人注意卻缺乏足夠的資本,像才華、金錢、財富、地位、外表等,時常處于一種焦慮、自卑、敏感又狂傲的狀態(tài)。這樣,青春期綜合征便表現(xiàn)出來了: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表,探索自身的秘密,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想在別人心中樹立一個完美的形象但又不知該如何做……同時,又希望心中完美的異性(夢中情人、心中的偶像,或單相思的那個人)能欣賞自己、了解自己、關心自己,能與之有一段美妙的、說不清道不明的、令人愉悅的感情或交往,此時的我們敏感多愁,時常莫名沖動,事后又常后悔。
我自己的成長歷程就是如此的。進入初二后,我覺得老師講的知識不能滿足我的虛榮心,于是開始大量地看課外書籍。因為知識面拓寬了,我就以為自己是一個博學的大人了,對父母、老師、同學都有點瞧不起了,總覺得自己獨立了,要干一番大事業(yè)了。這時的我,還暗戀上了班上一位長得好看、成績不錯的女同學。但想想自己家的情況,再想想自己的長相和成績,又覺得自己這只丑小鴨配不上白天鵝般的女同學!于是,我變得像丑小鴨一樣孤僻了,再也找不到小學時那樣的自信和開朗了。幸好不久我就轉學到我父親擔任校長的學校去了,在新學校,因為要忙著考出好成績?yōu)楦赣H臉上增光,便把那些心思暫時收起來了。
后來,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我的圈子變大了,有更出色的同學和朋友了,于是,我暗戀的對象又發(fā)生了變化。再后來進入大學,我以前那些暗戀對象又不知到哪里去了?,F(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青春期的暗戀不過是一陣風。
而我的另外一位同學,由于在初中時將自己的暗戀挑明了,沒得到心儀女生的回應不說,還被班主任時不時敲打,更被一些同學拿來當笑料,導致他心理壓力極大,成績一落千丈,最后連個好的高中也沒有考上。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男兒不鐘情”,但青澀的蘋果不好吃,不要過早暴露內心的隱秘,把精力用到學習和鍛煉中去。插柳莫讓春知道,這個道理是不會錯的,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才是最好的。
(摘自《別開生面教歷史》華齡出版社 圖/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