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帆
從德里經(jīng)拉賈斯坦至孟買,我們走過20余座印度城鎮(zhèn),我覺得齋浦爾最具印度風(fēng)情。這兒的粉紅色給人以鋪天蓋地的奇異的感覺。粉紅的墻壁,粉紅的窗戶,粉紅的圓穹,就連街頭的小店、地攤甚至公廁,也全是粉紅色的。
齋浦爾人對色彩及繪畫的極端嗜好幾乎隨處可見。在紙上,在墻壁上,在車身上,甚至在大象身上,你都會看到絢麗爛漫的手繪畫。印度象的雍容不但表現(xiàn)在任憑主人拿紅綠顏色畫它的鼻子和軀體,走起路來也總是從容不迫,不慌不忙。
我們就是騎著印度象去郊外的琥珀堡的。四個人騎一頭,每人付100盧比。
著名版畫家鄭爽老師得知她所騎的那頭大象已經(jīng)89歲了,不禁大為感慨:“我到它這個年紀(jì),肯定啥力氣活也干不了!”到了琥珀堡,她多給趕象人50盧比,囑咐他一定給那頭老象買一兩樣好吃的。
如同我們對齋浦爾很驚訝一樣,齋浦爾人對我們也非常驚訝。
一個賣鑰匙扣的齋浦爾青年看到孫虹從大象身上掛下來的鞋子,不禁翹起大拇指連聲贊嘆 :“Verygreat!”孫虹說這人倒是識貨,她腳上的這雙鞋子是出國前特地去廣州一家露營用具專賣店買來的,輕巧透氣,防水防沙。
印度人的清潔概念跟我們完全不同。印度的多數(shù)街道十分骯臟,前面有水坑的話,不管是穿鞋的還是赤腳的,大多徑直踩水而過,不在意踩臟了鞋子踩臟了腳。然而,進(jìn)入寺廟或走進(jìn)人家家里,都必須脫掉鞋子。我們游泰姬陵的時候,孫虹把鞋子掛在脖子上,惹得不少春游的學(xué)生哈哈大笑。
在印度,幾乎每個景點都有收費的存鞋處,不過若是把鞋子脫在門口,也不必?fù)?dān)心被誰故意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