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凱 田俊國
某機構(gòu)聽說我們正在制訂培訓計劃,便組織團隊前來交流。
交流前,我和其他同事說:“不用向他們介紹我了,我就坐在旁邊聽聽?!蔽掖_實不想成為交流的主導者,僅僅想聽聽他們的方案。
直到開始交流之后,我才進入會議室。那家機構(gòu)的銷售總監(jiān)看了我?guī)籽?,也許他覺得很奇怪,但沒有問我是誰。在進行方案講解時,我和我方研發(fā)學院的校長耳語了幾次,就我關(guān)心的問題交流了看法。直到最后,那哥們兒都不知道我是誰。他們例行公事地完成了交流,沒做成我們的生意。
另一家培訓機構(gòu)則不然。對方的總經(jīng)理與我們交換名片時,連倒水的實習生都給了一張并確認了實習生的身份——因為他拿著筆和本子準備做記錄,像我們學院的人。
十來分鐘后,院長進來了,坐下后拿著筆記本,不知是在做記錄還是在忙其他事情。對方的總經(jīng)理發(fā)現(xiàn)了這張新面孔,在交流的過程中,他的視線和肢體對這位院長有所照顧。沒過一會兒,那位總經(jīng)理停下來問院長:“我剛才說的對嗎,這位長官?”大家都樂了,因為“長官”這個詞有些幽默和匪氣。院長也樂了:“你叫我‘長官’?”那位總經(jīng)理說:“對啊,因為我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你!”我方有人介紹說:“這是我們研發(fā)學院的負責人,過來跟著學習學習。”院長說:“對,我是來學習的?!?/p>
在銷售中,有人只把交流的目標和重點放在一兩個他認為的關(guān)鍵人物身上,對陌生的面孔不夠重視。其實,未知就是風險,就是雷,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炸。在與多人交流時,一定要搞清楚在座的每一位是誰,是哪個部門的,負責什么工作,這些信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