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智慧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tǒng)稱為“印度洋”。印度洋是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交通要道,石油成為工業(yè)生產的重要能源之后,兩條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線均位于印度洋。一條線路出波斯灣向西,繞過南非的好望角,或經過紅海、蘇伊士運河,通往歐洲和美國;另一條線路出波斯灣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或龍目海峽,到日本和其他東亞國家。
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通往印度洋也有兩條航線。一是從廣州出發(fā),經南海,過巽他海峽或馬六甲海峽;另一條是從泉州出發(fā),走菲律賓海,經望加錫海峽和龍目海峽—最后進入印度洋。
中國與印度洋上的南亞諸國,交流達兩千余年。中國東晉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天竺鳩摩羅什和達摩祖師,都是中國和南亞文化交流的“代言人”。斯里蘭卡聞名世界的紅茶種植技術、茶種,均由中國傳入。在馬爾代夫國家博物館里,有一片專門的“中國瓷器展覽區(qū)”,展示了近300年的中馬友誼。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唯一的環(huán)城公路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援建的。現(xiàn)在,這條車水馬龍的馬路,經過中方的幾次維修養(yǎng)護,依然承載著一個首都的洶涌車流。
孟加拉國最大的在建項目帕德瑪大橋,被當?shù)厝私凶鳌皦粝胫畼颉?。這座由中國公司承建的公鐵兩用橋全長近10公里,建成后將結束孟加拉國西南部地區(qū)與首都達卡靠輪渡過河的落后歷史。來自中國的企業(yè),也將幫助布拉克大學在達卡建設全新的校區(qū),提升其高等教育的硬件設施。
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從平整寬敞的機場高速公路,到壯觀的蓮花電視塔,再到市中心地標蓮花大劇院,這些建筑幾乎都是“中國造”。更不用說漢班托塔港和科倫坡的港口城,從中國企業(yè)進駐之初便引起關注。
馬爾代夫的機場改擴建項目,連通首都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以及大量的保障性住宅,都由中國企業(yè)承建。來自中國的游客,也頻頻出現(xiàn)在這個天堂般的美麗小島。不少島嶼酒店都配備了頂級的中國廚師,以滿足中國人獨特的胃口。
中國是尼泊爾第二大貿易伙伴,是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周邊國家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首要合作伙伴,也是第一批受益者。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帶動了南亞國家的快速發(fā)展。據亞洲開發(fā)銀行統(tǒng)計,2017財年,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四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增長6.9%、7.2%、4.5%和8.8%。
一位馬爾代夫的酒店侍應生告訴《南風窗》記者,印度給他的印象是很“重要”,但他并不“喜歡”,因為那是“搬不開的鄰居”。2018年馬爾代夫國家男子足球隊獲得“南亞杯”冠軍后,這樣的榮譽更加激發(fā)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比起與印度的經濟合作,南亞其他國家對與中國的合作期待更高,希望利用中國的資金、技術和巨大市場,來實現(xiàn)本國發(fā)展的“彎道超車”。
很多參加了“‘一帶一路與南亞:信任與合作”研討會的專家認為,比起與印度的經濟合作,南亞其他國家對與中國的合作期待更高,希望利用中國的資金、技術和巨大市場,來實現(xiàn)本國發(fā)展的“彎道超車”。
除雙邊貿易和各類經濟合作項目,南亞的專家和官員更渴望與中國加強人文交流。尼泊爾鐵路工程專家蘇里亞·阿查里雅說:“我覺得尼泊爾特別需要同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中國頂級學府進行鐵路技術方面的交流,相信這種交流一定會助力中尼鐵路項目合作?!彼估锾m卡的阿塔納亞克說,自己以前在中國武漢留學時看了不少中國電視劇,可回國后卻很少能看到,她感到十分遺憾。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南亞小國與中印的合作時,馬爾代夫人的選擇就很有代表性。經過了2018年9月的大選,即將上任的馬國反對派依然表示出了與中國繼續(xù)合作的良好意愿?!案偁幨钦,F(xiàn)象。從長遠看,誰能給這里帶來更多好處,我們就會選擇跟誰合作?!?h3>掎角之勢
馬爾代夫,中國史稱“溜山國”或“溜洋國”。明朝永樂十年(1412年)和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率領商船隊兩度到達馬爾代夫。永樂十四年后,馬爾代夫國王優(yōu)素福三次遣使來華。鄭和的隨行人員馬歡所著《瀛涯勝覽》和費信所著《星槎勝覽》中,對馬爾代夫的地理位置、氣候、物產、風俗民情等,都有詳實記載。今日在馬累博物館看到的當?shù)爻鐾恋拇罅恐袊善骱湾X幣,都是兩國悠久往來的信物。
后因殖民者侵略,中馬關系中斷了幾個世紀。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和馬爾代夫的駐斯里蘭卡使節(jié)開始往來。1972年10月14日中馬建交,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兼任駐馬爾代夫大使。2011年11月,中國駐馬使館正式開館。馬爾代夫前總統(tǒng)加堯姆曾于1984年、2006年兩度訪華?,F(xiàn)任總統(tǒng)亞明也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7年三次來華,和中國簽有“一帶一路”協(xié)議。
中國和馬爾代夫的友誼,追根溯源還是由斯里蘭卡而起。中斯的友好交往遠早于中馬,斯里蘭卡在中國史稱“師(獅)子國”或“僧伽羅國”。公元410年,晉代高僧法顯赴斯游學,取回佛教經典并著有《佛國記》一書。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多次抵達斯里蘭卡。15世紀,斯一王子訪華,回國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被明朝皇帝賜姓為世,其后代現(xiàn)仍在泉州和臺灣定居。
1950年,斯里蘭卡就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57年2月7日,兩國建交。中國和斯里蘭卡的友好關系一直保持,高層往來不斷。兩國的貿易關系開始于1952年的《米膠貿易協(xié)定》,2016年中國首次成為斯最大貿易伙伴,2017年中國成為斯最大外資來源國。
近兩個月里,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先后發(fā)生政局更迭。先是9月18日的馬爾代夫大選,總統(tǒng)亞明敗給反對黨黨魁薩利赫;再是10月26日,斯里蘭卡總統(tǒng)西里塞納解除了總理維克勒馬辛哈的職務,并任命前總統(tǒng)拉賈帕克薩為新總理。拉賈帕克薩在任時,曾促成了漢班托塔港的中國項目。
雖然政治上不穩(wěn)定因素猶存,但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政府都保持了與中國合作的態(tài)勢。它們都處于債務償還和全球市場動蕩的困境之中。少有其他國家表示出投資意愿的情況下,一個長期表示友好的國家、一個不在貿易協(xié)定中附加任何條件的“一帶一路”協(xié)定,顯得分外“雪中送炭”。
而對于中國來說,能源、貿易往來的印度洋航路,正由南亞次大陸東西的“哼哈二將”—馬爾代夫、斯里蘭卡“把守”。改革開放40年,經歷了從沿海開放到沿海、沿邊開放并舉,中國邊疆地區(qū)乃至亞洲的“邊疆”地區(qū),都將進一步成為開放的前沿。通過聯(lián)結馬爾代夫、斯里蘭卡,“一帶一路”才能在南亞揚帆遠航,真正促進貿易多元化的發(fā)展。
如果把“一帶一路”看作改革開放的“升級版”,那么中國和中國企業(yè)在馬爾代夫或斯里蘭卡所面臨的情況、克服的困難和達成的意愿,都變得很容易理解?!耙粠б宦贰保窃谇笸娈?、互利共贏的指導原則下,完善全球發(fā)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就像北京城建與馬爾代夫政府合作的“機場改擴建項目”,從無到有,是拋開了意識形態(tài)、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在資源貧瘠、人口稀少的珊瑚島上,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開發(fā)、大建造。而且,所有生產要素的調配都是“全球性”的,總工程師張紹棟告訴《南風窗》記者:“混凝土來自中國江西,黃沙來自馬來西亞,瀝青來自中東和新加坡。還有很多機電設備是從德國、意大利、英國購置的?!?blockquote>漢班托塔是斯里蘭卡前總統(tǒng)拉賈帕克薩的故鄉(xiāng),中國企業(yè)會將這個風景秀麗的小城打造成一個世界級良港。
同時,改革開放的“升級”,也意味著不再是“人海戰(zhàn)術”。北京城建的項目經理張鳳林特別強調了“智能化”操作。施工的大型設備上都裝有監(jiān)測儀器,在辦公室就可以看到現(xiàn)場情況。一方面,把圖紙通過網絡傳輸?shù)綑C械設備的控制器上,控制器設定好區(qū)域、位置和設計內容;另一方面,設備的施工狀態(tài)也會被及時反饋給管理人員。
張鳳林舉了壓跑道的例子。跑道建好后需要用碾壓機碾壓40遍,安裝了數(shù)字設備后,它能夠自動計量檢查變速。達到要求的部分,屏幕顯示出綠色區(qū)域;沒有達到的部分,則顯示出紅色。而且,機場跑道需要有一定的坡度,這一設備也會自動按照程序進行設置,并在屏幕上顯示出當前的坡度數(shù)據。
還有很多看似瑣碎的問題,揭示了中國企業(yè)拓展海外市場所面臨的復雜挑戰(zhàn)。機場項目的機電經理于曉光,帶著南風窗記者來到施工現(xiàn)場。那里的燈光管線錯綜復雜,而且項目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改擴建,所以經常施工到一半,機場就有飛機降落,必須停止施工,等飛機停好,再接著恢復剛才的工作。
“因地制宜”的創(chuàng)造也在斯里蘭卡勃發(fā)。斯里蘭卡南部,原本偏僻、靜謐的漁村漢班托塔,逐漸被改建成巨大的集裝箱港。這里是斯里蘭卡前總統(tǒng)拉賈帕克薩的故鄉(xiāng),中國企業(yè)會將這個風景秀麗的小城打造成一個世界級良港。目前,港口在集裝箱起重機方面投資約5億美元,并正在加緊與“大部分的原油巨頭”商談石油加注和儲存的相關事宜。
此外,漢班托塔港還將建立起物流轉運中心以及工業(yè)區(qū),目前該地塊的規(guī)劃面積約為11.5平方公里。不過,長期的規(guī)劃并不是一日之功,這片土地上還布滿了叢林—象征著中國一直面臨的情況:白手起家。
當長期駐扎在馬爾代夫的北京城建人回想起他們數(shù)年來的經歷,往往用“痛并快樂著”加以概括。無論是水土不服、遠離至親、溝通受挫,還是突如其來的中斷和干擾,他們都必須堅持信念,努力想出并非完美、但足夠有效的解決辦法,去推動整個項目的進行。
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就是在一個個員工、企業(yè)、政府部門的同樣堅持下,用比以往更科學的、更智能的解決方式,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渡過風云激蕩、波濤暗涌之洋面的非凡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