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瑞
云南,彩云之南。云南,是云的故鄉(xiāng)。雪小禪說:“云南的云,大朵大朵的,像去殉情的群羊?!边@個比喻極好,也只有要去殉情的云才會這樣波瀾壯闊,這樣不顧一切,這樣野性,這樣放肆。去過云南的人,再也忘不掉那里的云。
去年暑假我隨友去云南旅游。走的時候正值仲夏,中原大地被太陽烤得焦灼,而西南邊陲的云南氣候適宜,時而細(xì)雨霏霏,時而艷陽高照。晴日里天空一汪碧藍(lán),如絮的云朵自由飄逸,白云似乎觸手可及,一切景物清晰明媚。走在那片土地上,風(fēng)是軟的,空氣是清甜的,景色是生動迷人的。
那冰川嶙立的玉龍雪山,被譽為“小九寨”的藍(lán)月谷,靜謐安詳?shù)氖庸沛?zhèn),鮮花滿城的大研花巷,震撼人心的《麗江千古情》表演……還有各色各樣的民族服飾,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各式建筑,博學(xué)多才的美女導(dǎo)游,那景,那物,那人,那情,永遠(yuǎn)定格在了腦海中。從此,心懷婉約,繁花不驚。
玉龍雪山
此次行程,最為震撼的當(dāng)屬攀登玉龍雪山。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的雪山,位于麗江城北15公里,是國家4A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因有13座連綿雪峰如巨龍騰空而得名。
那天午后,乘了大巴,前往心中圣潔的神山。太陽在云朵間不停地變換著陰晴,遠(yuǎn)處的雪山時而清晰,時而朦朧,更增添了幾分神秘,幾分靈動。
大巴車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忽然在群山的懷抱里,一汪碧藍(lán)的水面直撲眼簾,導(dǎo)游說這就是著名的藍(lán)月谷。
在這里停車游覽。初識藍(lán)月谷,總覺得她似一位溫婉豐潤的少婦,水面是柔和安詳?shù)?。藍(lán)月谷,因月光倒映在藍(lán)色的水面而得名,而我更覺得那是一汪碧綠呢,這水的顏色是綠是藍(lán),誰能分得清呢?
遠(yuǎn)處的雪山神秘朦朧,那悄悄融化的冰川雪水順著峭壁流淌而下,匯成山澗,溪流,匯成甘冽無比的河流,流至下游白色的石灰?guī)r,便形成了白水河。
白水河,層層疊瀑,浪花飛濺,溪流淙淙,遠(yuǎn)處有游人騎著牦牛悠然立于水中,怎不是一幅“九寨”的童話呢?
玉龍雪山就在眼前了,排一個多小時的長隊,坐大索道上山。同纜車八人,大多年輕,我是年齡最大的。纜車不斷上升,下面是茂密的植被叢林,越往上空氣越稀薄,植被越來越少,氣溫越來越低,越來越冷,我們在溫帶、冷溫帶、寒溫帶中穿行,身邊就是雪山冰川。同纜車的小伙伴有的凍得瑟瑟發(fā)抖,有的恐高嚇得大呼小叫,有的不停吸氧。而我,也許是走過了人生的滄桑,竟是如此大氣若定,不恐高,不缺氧,盡將美景一覽眼底,悉心收藏。
到海拔4506米的高度,我們下了纜車。四周白霧飄渺,心中的圣山清晰呈現(xiàn)。積雪覆蓋下的銀色山巖,氣勢磅礴,連綿不斷。離主峰4680米還有200多米距離,需要徒步向前,是此次攀登的終極目標(biāo)。
天空下起了雨,雨水夾著雪豆打在傘上啪啪作響,我渾身發(fā)冷,拿傘的手幾乎凍僵。我們一步一喘終于登上4680米高峰,所有的人都激動歡呼,任風(fēng)雨交加打濕渾身上下。
雪山在我腳下,我在雪山肩頭。導(dǎo)游告訴我們,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山”,由于它的山頂都是懸崖峭壁,無人能夠征服。傳說,有一次納西族和其他人對抗打了敗仗,正在危急時候,山上忽然沖出一位穿白盔甲、騎白馬的王子,他便是玉龍雪山化身的神。在他的帶領(lǐng)下,納西族取得了勝利。從此,玉龍雪山被納西族人民奉為神山。
懷著對神山的無比崇敬,遙遙望去,13座主峰連綿起伏,巍峨壯闊。灰白的巖石,厚重的積雪,偶爾冒出的幾棵松針植被,成團的濃霧形成的云海,構(gòu)成了一幅瑰麗的黑白畫卷。一首《七律·玉龍雪山》驀然回蕩胸中:“亙古冰峰高域情,玉龍持護納西擎。白綾炫射扇山陡,綠雪移形甘海晴。半嶺皚皚花綴景,一潭冽冽水飛瓊。滄海演繹輪回轉(zhuǎn),我自巋然任爾橫?!?/p>
邊塞風(fēng)情
云南是少數(shù)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風(fēng)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身著異族服裝的男男女女,他們頭戴叮當(dāng)作響的鳳冠,身著絢麗多彩的衣裙,衣服的領(lǐng)口、袖口、裙邊、褲角,都繡著花紋圖案,異彩紛呈。他們的稱謂也大都不同,在昆明,男子都叫“阿黑哥”,女子叫“阿詩瑪”;在大理,男子叫“阿鵬”,女子叫“金花”;還有麗江的“胖金哥”、“胖金妹”……不同的地方,變換著不同的稱謂,體味著不同的風(fēng)情,聽聞著動人的傳說,品嘗著特色的小吃,欣賞著旖旎的風(fēng)光,放飛著愉悅的心情……
在大理,觀蒼山,游洱海,體味大理四絕的“風(fēng)花雪月”;游古城,觀民居,欣賞白族獨特的建筑“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品嘗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親自體驗白族“扎染”技術(shù)。每人發(fā)到一塊兒白色土布方巾,上面印有各種圖案,坐下來,親手順著圖案一針一線縫起來,把縫住的地方拉緊扎起來,呈現(xiàn)一個個的小疙瘩,然后拿到染坊染,一會兒功夫,我們的作品撈出甩干,拆開疙瘩,變成了美麗的圖案。
到麗江,爬雪山,看表演,游古鎮(zhèn),觀花巷。
麗江是一個充滿著柔情、浪漫、瘋狂和誘惑的地方。
麗江的大研古城,古老的青石板路面,潺潺的流水,木質(zhì)的閣樓,鱗次櫛比的商鋪,高高擎起的花槽,四季不敗的鮮花,攀墻掛檐的常春藤,熙熙攘攘如織的游人,好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詩情畫意。
麗江的夜晚更是撲朔迷離。五顏六色的彩燈,成串的大紅燈籠為夜色增添了嫵媚和韻味。踏著古老的青石板,流水敲擊著歡快的旋律從身邊潺潺流過。一街兩行,古老的商鋪,酒吧,音樂吧,咖啡館,都不停地招攬顧客。
三五個人坐在一起,飲酒,聊天,喝咖啡,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或若有所思,和著背景音樂,和著燈火流瑩,和著鬧市里的喧囂,一切都是那么放松釋懷,那么閑情雅致。這里是心靈的故鄉(xiāng),她的美恰好觸動了我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神經(jīng)。
還有那個高山之下的苗族村寨——束河古鎮(zhèn),那是我夢里的水鄉(xiāng),心中的桃花源。到了那里,猶如故人歸,只是一眼,那喜歡便留在了心里。穿寨而過的溪流是清冽碧透的,那水清澈得能看到水草細(xì)微的根須,帶著幽靈般的冷綠和寒意,更帶著一絲妖媚。那一刻,我忽然想變成水底的一條小魚,或是水草,匍匐在那冷綠里。寒嗎?冷嗎?都不怕了,只為那一份清冽和驚心。溪流的源頭來自上游的“九鼎龍?zhí)丁?,那里九孔泉涌,不舍晝夜,被束河人奉為神泉。溪流伴著沿途的花草一路踏歌而來,更給這古老的小鎮(zhèn)增添了幾分靈動和神秘。
這個古鎮(zhèn)沒有大研那么吵鬧喧嘩,她是安靜祥和的,似一位端莊清麗的少婦,風(fēng)韻而又雅致。停下來,坐在一家小茶館里,點上一杯清香的普洱,聽著歌手慵懶的淺唱低吟。蜷在藤條沙發(fā)里,看窗外的人,看對面商鋪里各型各色的小物件,看“茶馬古道”的青石板,仿佛聽到清脆悠揚的馬頭鈴從遠(yuǎn)古傳來。那是一條馬幫用血肉軀體鋪就的古代商路,他們用人和馬的腳力,經(jīng)歷多少顛沛流離,多少狂風(fēng)暴雨,多少家人的期盼等待,多少望穿秋水,也許是生死兩茫茫,也許尸骨埋他鄉(xiāng)。這條古代商路啊,凝結(jié)了多少人的艱辛和汗水,有誰能夠數(shù)得清呢?
徜徉龍泉之畔,漫步束河古街,那種清幽和靜謐真的如同置身世外桃源。也許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城,那么,我想我心中的城就在這里了,一定是這里了。
云南,短短的雙飛六日游只是撩開你神秘面紗的一角,那未曾謀面的西雙版納、香格里拉,還有那神秘的傳說,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那曾經(jīng)入眼的美好,那些花開的記憶,將會變成永恒不變的芬芳飄蕩在我的腦海里,綿長久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