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一位著名學者。祖父雖然早早地就走了,但他樹立的清正勤謹的家風延續(xù)了近百年,傳承了幾代人。
祖父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便去世了,由他爺爺一手撫養(yǎng)長大。祖父的爺爺非常重視教育。祖父從五六歲便入私塾,到后來去日本留學。嚴厲的家教、長期的求學,使祖父從小便樹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業(yè)的遠大志向。
留學回國后,學養(yǎng)深厚的祖父擔任了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那時他的月工資是120塊大洋。再往后,他擔任北大教授,月工資漲到200塊大洋,加上他在別的大學兼課,每月收入至少有250至300塊大洋。
按說,他的收入已經不低了,但因為他把自己工資的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建黨的事業(yè)上,再加上經??犊畮椭鷦e人,以至于日子常常過得很緊張。后來,為了不讓家里斷炊,北大校長蔡元培只好囑咐會計科每月從祖父的工資中拿出50塊大洋,單獨交給我的祖母。
1927年4月28日,祖父英勇就義,年僅38歲,遺產僅有1塊大洋。由于沒錢安葬,只好舉行公葬,也就是向公眾募集安葬款項。
祖父被殺害后,一家人從此顛沛流離。我父親李葆華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幫助下東渡日本,考入了東京高等師范學校物理化學系,還在日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熬乓话恕笔伦兒?,我父親憤然中斷學業(yè),迅速回國,投入到抗戰(zhàn)的洪流中。
我父親繼承了祖父的高尚品質和良好家風,對我們沒有什么條條框框的規(guī)定,更多的是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父親擔任過水利部和水利電力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在水利水電戰(zhàn)線上奮斗了12個春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共和國水利水電事業(yè)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
三年困難時期,父親調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微服私訪,檢查城鎮(zhèn)居民的糧食供應配額。
1978年,69歲的父親調到中國人民銀行主持工作。在銀行工作的四年里,父親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完成了金融業(yè)的撥亂反正,推動了金融體制革新的全面展開,也為成功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出了杰出貢獻。
后來,父親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然而這樣一位高級干部,家中卻簡樸得讓人難以置信——老舊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客廳的沙發(fā)坐下就是一個坑。房子是20世紀70年代的建筑。2000年,中央有關部門要為他調新房,他說:“住慣了,年紀也大了,不用調了。”
父親去世后,曾有記者問我:“你父親給你們留下了多少遺產?”我回答說:“我們不需要什么遺產,李大釗的子孫有精神遺產就足夠了?!?/p>
1987年,我調到安徽省民政廳擔任副廳長,曾先后4次主持分房工作,分房近200套,從未給自己要過一套房子,在擔任廳局級干部期間,一直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舊房里。后來,省里按規(guī)定給我補了一個20平方米的小套間,我的兒子才有了一個自己的空間。
雖然我家挺節(jié)儉的,但我們并沒有多少存款。有人會問,錢都到哪去了?民政廳機關里的不少人心中都有數,在每年“送溫暖”“獻愛心”的名單中,我的名字都是排在最前面——這樣的名單,不是以職務高低,而是以捐贈的數額多少排名的。
李家的良好家風,讓我們能夠心平氣靜地固守清貧,我們是心甘情愿的,沒有任何裝潢門面?!案锩鼈鹘y(tǒng)代代傳,堅持宗旨為人民?!蔽医洺S眠@副對聯自勉,并以此教育子女,決心把祖父李大釗的良好家風繼續(xù)傳承下去,踏著先輩的腳印繼續(xù)往前走。
(文/李宏塔 據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