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梭 梭
今天的“愛豆”不像當年的偶像要保持神秘感,高高在上,很多時候粉絲可以通過錢來贏得與他們的近距離接觸。
什么是偶像?這似乎不是一個問題,但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卻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我們看似已經(jīng)理解的詞匯。
我們印象中的偶像是那些或者憑借歌舞,或者憑借影視作品而被關注的明星,比如當年的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還有現(xiàn)在的周杰倫或是其他影視明星和歌星。偶像們總是以他們的作品和個人魅力吸引著粉絲們的關注。曾經(jīng)的偶像們?yōu)榱司S持個人魅力和影響力,要勤奮工作,甚至不敢結婚?!皠谀!眲⒌氯A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一直努力拍片唱歌,讓妻子朱麗倩等待數(shù)十年,直到近幾年才結婚生子。我們曾經(jīng)見過的最瘋狂的粉絲大概就是楊麗娟,為了能夠見劉德華一面而傾家蕩產(chǎn),甚至逼得父親跳海。曾經(jīng)的偶像出現(xiàn)得殊為不易,每一個都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心力,需要一個慢慢養(yǎng)成的過程,但如今的偶像生產(chǎn)速度卻令人驚嘆。
最近一檔名為《偶像練習生》的節(jié)目爆火,批量推出十幾個偶像,更批量生產(chǎn)了一系列偶像“怪談”。其中,因為參加這個節(jié)目才被觀眾認識的蔡徐坤在粉絲即將突破700萬之際,發(fā)了一條微博“染個黑發(fā)當700萬福利怎么樣?”還停留在以往對偶像理解中的人大概會覺得莫名其妙,什么人染個發(fā)居然能成為別人的福利?但他的粉絲們?yōu)榕枷襁@句話簡直要幸福地暈過去了,這簡直不是福利而是大禮包。這個時候有個不解風情的“陳某某”非常非常不解地替廣大普通人表達了自己的疑惑,然后因為一個深以為如此的大V的轉發(fā)。這個看似普通,又說出許多人心里話的吐槽就變成一場“大圍攻”的引線,引發(fā)蔡徐坤的粉絲對“陳某某”的圍攻,人肉出他的種種信息,甚至給他所在的學校留言,讓他毫無招架之力,最終不得不道歉。
也許你以為這已足夠夸張,可是沒過兩天,又有一則新聞刷新了我們的新時代偶像“三觀”。同樣是通過《偶像練習生》出道的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半夜發(fā)了個付費照片,60元人民幣才能看原圖。這樣的舉動你是不是也不能理解,但一夜醒來卻有8萬人支付看圖,這480萬元人民幣來的容易程度實在令已經(jīng)落伍的我們驚詫莫名。對,這就是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的偶像世界,偶像不叫偶像叫“愛豆”,他們舉辦的不叫巡回演唱會而是巡回見面會、握手會。換言之,當偶像改名叫“愛豆”的時候,他們不需要什么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只要有“顏”就可以任性,粉絲會為他們的一顰一笑買單,美貌成為最直接的生產(chǎn)力。
花多少錢可以看到一張照片,花多少錢可以見個面,花多少錢可以握個手……今天的“愛豆”不像當年的偶像要保持神秘感,高高在上,很多時候都可以通過錢來贏得與他們的近距離接觸。粉絲們花自己的錢,捧自己的“愛豆”,可以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別人可以不平,但的確無權干涉。不過,這種對偶像的追捧是真的追捧嗎?這種花錢買開心的追星方式背后是不是隱藏著什么?當粉絲用金錢接近“愛豆”的時候,是不是對偶像的一種物化?被物化的偶像自然就是徹底的商品屬性了,這大概不能算是偶像的進步。
今天你用一張照片一夜收入480萬元,明天可能會收獲更多,但命運也許已經(jīng)在背后為這一切都標注了價格。作為商品所有者的粉絲對于自己所屬商品的權利,也許在日后才會實現(xiàn),他們會要求“愛豆”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成長,長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否則就會橫加干涉。在《偶像練習生》之前,李易峰的前任經(jīng)紀人就是因為粉絲不滿而被迫離開,而影視演員楊紫因為粉絲指責自己的工作人員,而與粉絲互懟,憤怒的粉絲在發(fā)文討檄她之后,憤而脫粉。
楊紫敢于和粉絲互懟,說明她不怕粉絲的威脅。因為作為影視演員的她有作品在身,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去贏得新的粉絲。但純靠顏值吸引粉絲的“愛豆”們是否能有這個底氣?顏值又是那么脆弱的東西,為了維護這樣的顏值他們要付出多少?又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