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廣明
人們頭腦中生發(fā)的智慧,在工作、生活中屢見不鮮?!懊碱^一皺,計上心來”,多是在心態(tài)從容的時候。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想出主意,按照想法實行,獲得好的效果,就是急中生智?!肮嗨∏颉钡墓适潞苣苷f明急中生智的大意。北宋的政治家文彥博小時候和幾個小朋友踢球,球突然掉進樹洞里了。大家想不出辦法,文彥博卻有了主意。他叫小朋友提來幾桶水,把水往樹洞里灌,不一會兒,樹洞灌滿了水,球就浮上來了!還有一些成語故事,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諸葛亮擺“空城計”、曹植做“七步詩”、劉備“聞雷失箸”,等等,都是情急之下想出妙計的范例。西方也有這類主題的故事。有位畫家在一座建筑物頂端畫一幅巨畫。他畫完之后,站在架高的平臺上欣賞。這幅畫太大了,他情不自禁地后退來觀賞。邊看邊退,眼看到了平臺邊緣,他仍然沒覺察到墜下去的危險,圍觀的人卻驚呆了。千鈞一發(fā)之際,畫家的助手沖到巨畫前,拿起畫筆揮舞,畫師忙向前興師問罪,這才醒悟到自己差點喪命!
急中生智是令人向往的,怎樣才能急中生智?學術上探討不多,人們也很少去總結(jié)。很多人以為急中生智是緊急狀態(tài)時來了靈感,難以捉摸,又不常用,可遇不可求,所以疏于研討和總結(jié)。
有些領導干部有雷厲風行的作風,反應迅速,辦事果斷,常于緊張之時拿主意,但決策前常常調(diào)研在先,準備在前,不應一概說是急中生智。急中生智還指在特殊的場合、嚴峻的關頭,做出超越常規(guī)的思考和決斷。人們參加考試比較緊張,做出答案就在瞬間,對錯常在于一念之間,但考場上靠的并不是急中生智??荚嚦煽冊谟陂L期打下的基礎,在于考試前的準備,急中生智的用處很有限。正是因為急中生智并非泛指緊張思考,只是指特殊情況下的智慧和決斷,不常用也就情有可原。很多事情都比較復雜,分析判斷需要多下些功夫,需要較多人參與研究,自然需要一定時間,需要按一定程序進行,急中生智不宜濫用。應該充分醞釀、集思廣益的大事情、大項目、大工程,怎能依賴急中生智?決策拍腦門,輕率作決定是不負責任的。
急中生智以出現(xiàn)緊急情況為前提,當事者來不及細致思考、研究論證,迅即做出反應,拿出對策。雖不常用,卻又非常有用。沒有必要時,自己制造緊張,違反決策程序,聰明用得不是地方,能想出什么好主意呢?如果緊急情況出現(xiàn)呢,急中生智就非常必要,且難能可貴了!緊急情況不常見,但也不罕見。比如開車遇到前方車輛驟停,舉辦大型活動時出現(xiàn)意外,都需要急中生智,避免損失。做領導、管理工作的,緊急情況會較多遇到,更應該多一點急中生智的本領。安全問題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就得迅即反應和決策。前不久媒體報道“挖掘機救人”的事。江西省會昌縣的一輛摩托車制動失靈,車卡在橋邊,人困在車上。水流越來越急,連人帶車沖入河中。駕駛員抱住了一棵大樹,站在樹杈上等待救援。民警帶著救生圈和繩索去救,可水流太急,無法游過去,拋救生繩的嘗試也失敗了。一籌莫展之際,民警看見橋附近有臺挖掘機。挖掘機的機械臂能伸展,可用來救援。民警很快聯(lián)系上開挖掘機的工人,挖掘機平穩(wěn)地靠近被困河中的摩托車駕駛員,將他帶到安全地帶。民警的智慧令人稱贊!
在成敗榮辱的關鍵時刻,誰不想急中生智呢?問題是途徑在哪里?緊急情況往往預想不到,應對時也面臨著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和資源,妙計高招雖然不可重復,但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首先,人的思想、品格、能力、經(jīng)驗都是智慧生成的因素,平時有責任心,善動腦筋,緊急時刻更能有招數(shù)。第二,緊急情況下不慌亂,精神專注而又冷靜深思,才可能比平時更聰明。有的人面臨危機驚慌失措,大腦一片空白,“怎么辦?”“我該怎么辦?”這么問來問去,能想出辦法嗎?急中出錯、氣急敗壞的案例很多,應該引以為戒。第三,要注意培養(yǎng)訓練緊張情況下開動腦筋、果斷決策的能力。經(jīng)常想想可能遇到的突發(fā)情況,在頭腦中演練演練如何應對,真到了緊要關頭,心中有數(shù)再加上急中生智,智慧才可能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