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奇異昆蟲的偶然邂逅,給這個有些“外貌協(xié)會”的攝影師Levon Biss帶來了新的契機……
微距鏡頭,尤其是在貼近物體拍攝的時候,景深都很小,所以我們可以得到迷人的虛化效果,但是當攝影師想表現(xiàn)每一個細節(jié)的時候,這種虛化就成了阻礙,商業(yè)攝影師Levon Biss通過一種極端手法“Microsculpture”克服了這個問題,將8000-10000張照片合成一張照片,要制作一張成品甚至要耗時一個月!Biss出生在藝術(shù)之家,原本立志成為插畫師。但在十四五歲的時候?qū)z影產(chǎn)生了興趣。大學畢業(yè)后,Biss被一家名叫RPM營銷機構(gòu)雇用,成為了一個初級攝影師,拍攝廣告照片。Biss喜歡自然,而且喜歡住在鄉(xiāng)下,他開始研究和拍攝這個叫做Microsculpture的全景深微距項目。
這個項目的起點在2014年的某一天,Biss的兒子從花園里捉了一只很小的甲蟲,他們透過兒童顯微鏡觀察它,眼前的景象令Biss大吃一驚,甲蟲竟然如此之美!他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將自己棚內(nèi)布光的經(jīng)驗用來拍攝一些非常小的東西。
此后,Biss開始拍攝所有能找到的昆蟲,主要是甲蟲和飛蟲,但他想將其他品種也囊括進來。于是找到了擁有全英第二大昆蟲館藏的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昆蟲學部門的策展人James Hogan博士和Biss一拍即合,于是給了他查看館中所有藏品的權(quán)限。
每拍攝一張照片,相機就往前挪動10微米。需要拍攝的照片數(shù)量非常驚人,大約8000-10000張,具體數(shù)量取決于昆蟲的大小。Biss一般同時處理3張圖片,每張耗時2-4周。在展出中,這些照片被沖印至3米到8米寬,即使在很近的距離觀看照片也很銳利。
我們問Biss如何選擇拍攝的昆蟲,他十分坦然,說自己是一個比較“外貌協(xié)會”的攝影師。他跟James說:“我想拍外表奇特的昆蟲,想要那些在某些方面與眾不同但同時又具有視覺美感,能讓我有所發(fā)揮的昆蟲?!彼又劦剑懊看稳ゲ┪镳^尋找拍攝對象,我們都會先坐下來討論它們有什么特別之處,然后我再通過攝影將其表現(xiàn)出來。如果某種特征對于學術(shù)非常重要,拍攝時我會通過布光來突出這種特征。James會在館藏中先搜尋,然后從成百上千個可供挑選的樣本中,給我那些最佳拍攝狀態(tài)的昆蟲樣本。很多館藏的昆蟲肉眼看起來不錯,但最細微的瑕疵在高倍放大之后都會暴露無疑。因此,我們不得不放棄很多樣本?!?h3>極限技法帶來新契機
Biss坦言,現(xiàn)在他接受的很多邀約完全是因為這個項目。他正在拍攝一個關(guān)于細菌的項目,另外還有一個關(guān)于浮游生物和幼蟲的項目也在同時進行。最近,他還在玻利維亞的叢林里呆了25天,拍攝一部自然紀錄片。他說:“3年前,如果你告訴我,我未來80%的時間都花在拍攝不足5毫米的東西上,我肯定不會相信。由此可見,如果你做了別人無法做到的事,這會讓你獨一無二,你不再需要和其他人共享一個蛋糕。盡管機會有限,但是我成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