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聞鶯
劉 封是德城學(xué)院歷史系的副教授,平素酷 愛書法,好收藏碑帖字畫。有空時,清溪街這個古玩市場,就成了他必去的撿漏之地。轉(zhuǎn)悠的次數(shù)多了,他倒也淘得了一些字畫,當(dāng)然有真的,也有假的。為這,他愛人雪兒沒少跟他吵,怪他把家里那點兒可憐的積蓄,全折騰光了。劉封便笑:人生在世,一簞食一瓢飲足矣,何必跟銀行卡上的那幾個數(shù)字較真呢?雪兒氣得翻白眼,直罵他是敗家子,裝高雅!劉封也不惱,依然故我。
那天早餐后,劉封跟往常一樣,想到清溪街去逛逛。還沒走多遠(yuǎn),他就聽到身后傳來“借光借光,快讓一讓”的吆喝聲。這是一段下坡路,街很窄。劉封趕緊靠邊躲,但還是晚了一步,一輛人力三輪車咣當(dāng)咣當(dāng)?shù)睾魢[著,從背后斜沖過來,將他撞倒在地。劉封很惱火,趴在地上吼:“咋騎的車呀?”這時,就見一個老頭慌里慌張地跑過來,語無倫次地說:“對不起,對不起啊!下坡路,我的剎車壞了……”
劉封以手撐地,從縫隙里瞥了瞥老人花白的頭發(fā),再看了看散落一地的舊報紙啤酒瓶,把火氣強行咽了。他慢慢爬起來說:“算啦,怪只怪我起錯了五更?!?/p>
老人一臉歉意地說:“傷得重不重???要不,我賠你錢吧?!闭f著就翻褲兜,將一把毛票往他手里遞。
劉封忙擺手說:“一看您就是個拾荒的,混生活也不容易呢,不用了?!?/p>
老人漲紅了臉,連聲說:“好人哪好人哪,難得呢?!?/p>
劉封苦笑著,瘸著腿想離開,腳下卻被一卷木質(zhì)畫軸樣的東西給絆了一下。他就蹲下身子說:“這是您收的吧?讓我看看,行嗎?”
老人說:“有啥呀,要看你就盡管看吧!”說著,自顧自地收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破爛來。
劉封小心地延展開畫,七十四叟趙合儔的簽名便立即躍入眼簾:這是一幅六尺中堂畫,一株虬枝旁逸的紫藤,著萬朵濃淡相宜的小花,十余只八哥或翩飛或撲騰或棲立,營造出一派勃勃生機(jī)。劉封知道,趙合儔是湖北黃岡人,曾師從徐悲鴻門下,后赴日留學(xué),回國后曾被民國名流要員奉為座上賓,盛名譽于當(dāng)時畫壇。尤其是其筆下姿態(tài)各異又相互顧盼的八哥,更是意趣蘊蓄,巧奪天工,沒成想如今竟淪為廢品!劉封在心里慨嘆著,強抑住內(nèi)心的波瀾問:“老人家,你這破畫,從哪兒來的?”
老人頭都沒抬一下說:“是我走街串戶收的,具體是在哪兒,早忘啦?!?/p>
劉封說:“既是這樣,您就把它賣給我吧,多少錢哪?我爹在鄉(xiāng)下呢,家里正缺一幅中堂畫,呵呵?!?/p>
老人撓了撓頭說:“我好像是五塊錢一大捆收的,如果你喜歡,就送給你吧,啥錢不錢的,再說,今天我把你撞得著實不輕?!?/p>
劉封說:“不不,我得付錢,哪能白拿呢?”說著就從口袋里掏出五張百元大鈔說,“看,夠嗎?”
老人瞪大了眼睛說:“不值這么多,你頂多給個五塊十塊的就行!”
劉封把錢硬塞給老頭說:“老人家,今天,我們是不打不相識呢!這是我名片,今后,您只要收到這樣的破舊書畫,就給我打電話,行嗎?”
因為這幅畫,劉封很快就換了一輛越野車開。雪兒從此整天笑逐顏開,再也不嘮叨他去古玩市場撿漏敗家了。劉封呢,雙休日時不時去清溪街閑逛,或是去找那個拾荒者老胡閑聊瞎侃,反正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收獲。
一天傍晚,老胡打來電話說,他在老城區(qū)拆遷的一戶人家那里,收到了十多幅字畫,有人一直追著他買呢,讓他快過去看看。劉封一聽,立馬緊張起來,扔下碗筷就往老胡租住的城郊跑。
到了一看,老胡這次的收獲確實不?。河泄鶝i若的字和呂鳳子的畫,還有前清三位進(jìn)士寫的六幅對聯(lián),以及四幅小名家的畫,都是不可多得的真跡。粗略估算,運作得好的話,可以賣到45萬元以上。劉封很興奮,說:“老胡哇,非常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和關(guān)照!這些字畫,如果讓我拿到市場上去倒騰的話,至少可以賣9萬塊錢呢,分5萬給你怎樣?”
老胡坐在板凳上噴著煙說:“哦?難怪下午那人追著我要買呢,出價都16萬了。”
劉封急了眼:“啥?16萬?老胡,你沒發(fā)燒吧?這些破紙爛畫,頂多只值9萬塊!”
老胡垂下頭說:“劉兄弟,我是看在你我有些交情的份兒上,下午才硬壓著沒賣的?,F(xiàn)在,既然你這樣損,我就直說了吧,少于10萬塊,你就別想拿東西!再說,我也需要錢過活,回鄉(xiāng)下蓋房子,供兩個兒子讀書,還有我老伴看病吃藥,都得花錢哪……”
劉封黑了臉,說:“老胡啊,你這就不厚道了,想搶錢呢!想當(dāng)初你撞我時,我是怎么對你的?這大半年來,我又是怎么照顧你的,???你說,你說呀!”
老胡騰地站起來,說:“劉教授啊,你還好意思數(shù)落我呢!我不厚道,那你的車哪兒來的?還不是搶來的,切!”
說完,老胡便咣地一下關(guān)上破門,把目瞪口呆的劉封關(guān)在了外邊。
劉封愣了片刻,拍門喊道:“老胡哇,你可不能不講交情哪。”
石鼓鎮(zhèn)紅軍渡金沙江紀(jì)念碑
石鼓鎮(zhèn)在麗江縣西68公里處。金沙江在此處被海羅山阻隔,向東北方向急轉(zhuǎn)成“長江第一彎”。故此處宜于擺渡。相傳諸葛亮“五月渡瀘”、忽必烈“革囊渡江”故事皆發(fā)生于此。1936年賀龍率工農(nóng)紅軍二方面軍在此渡江北上。1977年在渡口之南側(cè)建紅軍長征渡江紀(jì)念碑,并有民眾為紅軍搖櫓擺渡之塑像立于山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