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男
主辦單位: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
發(fā)起組織:CIID佛山
支持單位:力珅石材、廣東博德精工建材、佛山御紡布業(yè)有限公司、佛山市東鵬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威倫斯燈飾有限公司
日本見學之行歷時八天七夜,從歧阜、東京再至北海道,跨度之廣,讓設計師們驚呼過癮。無獨有偶的是,本次見學參訪的建筑,除了常規(guī)的美術館、博物館、媒體中心,還深入探訪“冥想之森”殯儀館、“頭大佛”墓地,再至登別地獄谷,被團友們謔稱為重口味之旅,但靜下心來慢慢回味,它更像是一次身心靈的體悟。這樣一次別開生面的視角,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生與死,對生命葆有一種虔誠與尊重。這對于設計而言,也莫不是一次顛覆性的啟發(fā)——只有對生命,對自然,發(fā)自內心的熱愛,設計才能煥發(fā)出迷人的魅力。
融合
日本建筑文化獨具魅力,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東方文化內核,又兼具西方現(xiàn)代的設計技法,開創(chuàng)出獨特的審美趣味。當踏上這趟美學旅程,我們得以重新梳理日本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建筑的嬗變過程,體認人與空間、自然的關聯(lián),揣摩與領悟日本建筑所述及的克制、極致、空靈……
日本是亞洲區(qū)域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最多的國度。從戰(zhàn)后起它的建筑設計發(fā)展迅猛,并得到全球設計屆的矚目。本次,我們從岐阜到東京,再到北海道,一一親歷伊東豐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wèi)、隈研吾、安藤忠雄、黑川紀章等建筑大家的作品,感悟日本建筑的獨特魅力。專業(yè)
本次我們深入神奈川,獨家拜訪了日比野設計事務所。日比野拓先生在全球斬獲多項大獎,尤其在以兒童為主題的空間設計上備受矚目。本次他結合實案分析和經(jīng)驗演講,奉獻了更多的私家珍藏。這家有著47年設計經(jīng)驗的公司以其細膩的視角,追求不完美的完美的設計創(chuàng)想折服了在場所有的設計人。
見學感悟
當我們帶著五感踏上見學之路,耳之所聞、眼之所見、體表感知,口腹之樂莫不是一種親臨體驗。作為設計師,首先是生活者,然后再是觀察者,最后才是設計者。在這期間,為五感所動,細膩體認,方能一窺設計之奧秘。為此,本刊特別采訪了本次游學的團友們,聽聽他們在本次游學中有哪些見聞,哪些收獲。
采訪精彩節(jié)選
謝智明_大木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香港/上海佛山)合伙人|設計總監(jiān);佛山市城匠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明威分公司院長
歧阜媒體中心是我們來到日本的首站,當中我看到很多小孩在寫作業(yè),如果一個城市的公共資源能讓小孩在里面安心做作業(yè),而且也不影響其他人修學問,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設計。而且無論從哪個尺度去拿書、找書,包括位置、光感等都做得非常到位。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單是技術問題,還有精神層面的問題。
千住博美術館,我覺得它不僅設計感強,而且與外面整個園林的融合做得非常好。這不僅是單純的美觀,而且里面有一個很細膩的地方,除了看藝術品,還有很多天井以及包圍在外的做得像植物園的花園。其實,人在藝術的氛圍當中,讓藝術最好扎進你的內心,還是離不開大自然,離不開我們天生對大自然的那種渴望。
徐慶良_瑞坤國際-正方良行設計創(chuàng)始人|董事合伙人|首席設計師
八天,時間很趕,信息量很大。腦子里飛快掠過見過的人,經(jīng)過的事,時間和地點記不太清了,難免有些混沌之感,但當時情境的感受卻刻在了記憶里:日本圖書館里那種似乎連呼吸都是一種干擾的寧靜一直存在;殯儀館里訴說著生與死的那一份觸動,依然感動在心間;行走于美術館所吸收的美感還在身體里流動;頭大佛頭頂那一束光亮仿佛能照到未來;地獄溫泉的硫磺味仍舊刺鼻……
打開記憶的匣子,好似又重游了這次的日本之旅,內心很安靜。這就跟旅行一樣,不管一人還是多人結伴。當你與人文藝術產(chǎn)生精神流動時,就只有自身一個,這樣才能獲得力量。這或許就是此次日本之旅最好的收獲!
陳東_MMT設計聯(lián)合機構;廣東蒙瑪特設計策劃顧問有限公司董事|CEO
在日本八天的見學旅程中,無論是繁華的東京,還是安靜清逸的札幌,一種感受是“和諧”,在林立的城市建筑中,幾乎看不見那種咄咄逼人的濃妝艷抹,一切顯得低調和諧,沒有哪一座建筑突然冒失地沖撞出來。還有另外一種感受就是“精致”,一塵不染的不銹鋼噴淋消防箱,已經(jīng)顯得不大驚小怪;而且戶外的行人扶手,每一口螺絲的十字都是同一個方向,確實讓人驚訝。這種精致,難以言表。
鐘錦榮一東翼設計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干凈、安靜、尊敬是本次日本游的體會總結,我從設計的角度去詮釋這三個觀點。
干凈:日本已經(jīng)從20年前追求張揚炫目的設計(像東京國際會議中心)回歸到一種“這樣就好”的舒服狀態(tài),目前中國好像在走20年前日本的設計表現(xiàn)之路,這是一個趨勢的思考。
安靜:當走在根津美術館和千住博美術館時,建筑是為人服務,人必須遵從大自然變化規(guī)律,讓建筑安靜地依附在大自然當中,這是一個設計的目的的思考。
尊敬:好的設計離不開好的施工工藝,我們參觀的每個項目,完美的細節(jié)已經(jīng)是日本施工的標配,這是我國經(jīng)常提到的工匠精神,是應該學習的榜樣,值得尊敬,這也是一個態(tài)度的思考。
汪志科_佛山市拓維室內設計機構創(chuàng)始人|設計總監(jiān)
我最喜歡千住博美術館,日本建筑師西澤立衛(wèi)希望該建筑能夠完全利用自然采光,并將周邊花園里近兩百種,共六萬多棵植物當作藝術品展示的背景,而隨著四季更迭,博物館的背景也在不斷變幻之中。日本審美的終極追求是人為的非人感,在千住博可以感受到這一切。
日本的傳統(tǒng)建筑更多是中國唐代建筑的復刻版,但在日本經(jīng)濟高漲期的當代,日本建筑師手法已遠遠超過了僅僅使用傳統(tǒng)的建筑元素和符號,嘗試在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表達其傳統(tǒng)建筑的美學價值觀。本次日本之行所見的建筑師已經(jīng)能純熟地在設計中表達這樣的美學價值觀,而日本建筑師在新材料、新技術對中國建筑帶來諸多啟示,其理念影響著世界的同時也在一定深度和廣度上影響著我們的設計形態(tài)。
高智佳_佛山市采虹空間室內設計有限公司項目總監(jiān)
設計最注重的是什么?我覺得是還原人類最真實的感情??吹饺毡纫霸O計,其中有一個幼兒園設計,一到下雨天會積水;設計師故意在設計上留有缺憾,讓用戶感到不方便,但正是這種不方便,成為這個設計最亮點的存在。其實還原人類最真實的感情,設計出符合孩子成長天性的空間,這個才最重要。由此再引申到現(xiàn)在手上的項目,是一定要設計成高大上的國際空間,還是由衷地設計出客戶真實想要的情感空間,現(xiàn)在我有了答案。
何偉獻_佛山英鳴空間美學藝術設計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這趟行程讓我的設計更追求本質:場所的性質需求和功能需求。更追求天人合一:人、場所、自然的完美結合,融于自然,享受自然。更追求細節(jié):完美的細節(jié)更以人為本和贏得尊重。人人都說我們這次游學的項目很忌諱,但是我們確實看到日本大師們把它們演繹得不同?!摆は胫保緛硎呛鼙舻膱鏊?,卻讓人感覺到心如止水、充滿明媚。雖然我不相信靈魂和輪回,但是看到如此寧靜超脫的建筑,還是讓人減少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多了一份活著的淡然。
李業(yè)記_佛山艾迪設計機構設計總監(jiān)
在日本的室內設計中,借景是不可或缺的手法。室內空間室外化,將室外景觀與室內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對人與自然的尊重,同時又為繁忙的現(xiàn)代都市人打造出一片靈魂的棲息之地。室內設計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空無一物,或就只擺一件陶器,花瓶只插一束花,室內只掛一幅書法或繪畫,這便是“禪心”!
在室內設計中除了大量使用木材,還多利用石材為建筑材料,并有意識地將石塊粗糙的肌理外表裸露,從這可以看出日本室內設計崇尚粗獷、有質感,擯棄過于光滑、工整的材料,也反映出日本人自然樸素的審美理念。在陳設中,也沒有擁擠家具之干擾,保持高雅。日本室內設計的光源分為自然光及人造光兩種。他們都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即使在使用人造光源時也是力盡節(jié)能、恰到好處,很注重空間視覺。日本在光源使用上也是相當人性化,身處每一個空間都能感受到燈光所帶來的美感及舒適,同時也很羨慕產(chǎn)品的多樣化給當?shù)卦O計師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空間與自由。
李晶_叁笙品牌策略社創(chuàng)始人
在英語中,子宮是“womb”,墳墓是“tomb”,僅僅是首字母的不同。日本札幌真駒內瀧野墓地公園,是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的作品,里面有座令人震撼的“頭大佛”。要到達佛像腳下,必須穿過38米長的折疊拱形構筑的混凝土廊道?;炷猎炀偷鸟薨櫯c昏暗的光線,宛若“子宮”的模樣。終于走到長道盡頭,先映入眼簾的是佛腳,隨后抬頭,一片光亮。圓環(huán)形山丘一圈圈仿佛輪回般包裹著佛像,佛像端坐中心,頭頂?shù)乃{天白云與周圍環(huán)繞著的狹窄的混凝土墻,強烈>中擊著視覺,巧妙而震撼。子宮和墳墓,注定是人生無法逃脫的兩處住所。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學,不只是視覺上的美感,更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界限,置身其中能令人反省的空間。正如設計師身上肩負的,是感知建筑與人的關聯(lián),是思考建筑對于人的意義,是創(chuàng)造建筑給予人的心靈震撼。往往一件耐人尋味的“作品”,總是用最簡單的構造,講述心中的信仰。從“womb”到“tomb”,一場輪回,風起云涌,最終也只是首字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