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明
摘要:本文以西北師范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股票投資情況為例,通過問卷和針對性采訪的方式進行調查,分析如今在校大學生的股票投資行為現(xiàn)狀探討存在的不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問題,并對如何規(guī)范大學生股票投資行為,如何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投資心態(tài)和成熟理性的理財思想,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股票投資
一、問卷統(tǒng)計
調查問卷主要以在校大學生的股票投資觀念與行為特征調查為主線進行研究。為了讓變量能夠全面的反映在校大學生的股票投資情況,圍繞兩大主線將問卷分為四個板塊:1.受訪人群的基本信息:2.股票投資態(tài)度;3.股票投資行為;4.綜合選擇。其中,股票投資態(tài)度模塊細分為對股票投資收益認知調查、對股票投資風險認知調查、對股票投資情感的調查、對股票投資意向的調查四部分。變量設置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調查結果的量化及數(shù)據(jù)取得的難易程度和可靠性。篩選過程中。盡量避免重復選取那些有代表性的變量。問卷題目大多調查被測者的態(tài)度、意愿等。本次調查選取蘭州市安寧區(qū)西北師范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作為抽樣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方法。
二、數(shù)據(jù)分析
(一)大學生股票投資意向較強的原因
大部分大學生對股票投資有較強的投資意向.其主要原因是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大漲,大學生看好股票市場追求利益是最直接最實在的理由。正是由于全民入市風潮的產生,站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更容易投入股市,期望大賺一筆。加之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課外時間相對其他職業(yè)而言,閑暇時間相對較多。既可以拓展知識面,又可以進行理財,而且簡單易行,股票投資當屬首選。
(二)股票投資對大學生帶來的有利影響
1.增強大學生外在優(yōu)勢。專業(yè)水平方面,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同學通過實際操作更有利于為未來找工作提供實踐經驗;非經管的同學可以為日后個人理財?shù)於ɑA。財富積累方面,其他投資產品與股票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股票漲跌難以判斷,相對于保險,儲蓄的一成不變,股票可以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當然,這對同學們的專業(yè)要求較高,也會促進學生炒股水平的專業(yè)化。
2.提高理財素養(yǎng)。高等學校對其理財觀念的塑造至關重要,具有其他機構或個人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校大學生股票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非財經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理財意識較弱這一問題。通過炒股大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網絡、報刊、講座和論壇等獲取的理財知識,形成各種理財信息,通過多元化、系統(tǒng)化和專業(yè)化的理財知識體系,增加大學生理財知識儲備,幫助其提高理財素養(yǎng),使之具備較好的理財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三)股票投資對大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
1.個人學業(yè)方面。大學生在學校還應以學業(yè)為主,股市營業(yè)期間主要也是學校上課時間,兩者同時進行,學生必然要有所取舍,而當股市牽扯金錢利益時,大部分的學生會更加關注股市,上課時低頭看手機,無疑會占用一部分學習、休息及參與其他活動的時間,這對于一些目的不明確、自制力不強、缺乏理性思考的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勢必會帶來不利影響。而且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參與股票投資的動機是學習,而投入時間不夠,他們的學習所得也必然很有限,甚至一無所獲。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既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又沒有學到相應的知識,而且還賠上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分散了自己進行課堂專業(yè)學習以及參與其他實踐性校園活動的注意力。即使是有所得也極其有限,所謂得不償失。
2.經濟損失。大部分大學生對股市以及股票都缺乏對基本的專業(yè)知識的了解,更談不上深入的學習甚至是經驗積累。由于大學生缺乏基本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對股市中存在的風險種類等都不了解,對有關實際操作中的股市、股票等知識缺乏基本完備的認識,這使得他們進行股票投資在缺乏信息來源渠道且對紛繁雜亂的信息難辨真?zhèn)蔚那闆r下,尤其在選股上,較少有自己的依據(jù)和思考,對應該購買多大規(guī)模的股票沒有衡量標準和正確判斷,在股票漲跌中也不懂如何抓住時機,不知如何正確分析股市狀況,隨大流的現(xiàn)象更加突出,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憑感覺進行,拿錢碰運氣。而且,對于股票投資來說,僅有專業(yè)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它所涉及的面廣且深,包括了社會政治、經濟等等各個方面,這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他們對國家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入,他們對事物的思考方式以及觀察力和真正的社會人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他們的思考比較片面化,更缺乏對影響股市的因素變動的分析能力,比如經濟政策的管理措施、利率變動、物價變化、貨幣供應緊縮等,這些因素可能直接也可能間接地影響到股票價格的變動,而大學生群體對這些相關的公開信息提取的有效信息量太少,甚至不會提取有效信息。經驗不足的大學生投資者對如此活躍的股市根本沒有可靠的應對措施,這些問題對于參與股票投資的大學生來說是極為不利的,這種情況下造成的最為直接的后果便是經濟上的損失。
(四)在校大學生對股票投資知識的了解程度不高
根據(jù)股票投資知識認知方面的調查數(shù)據(jù),有64.8%的在校大學生表示對股票風險和股票收益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在對關于股票的專業(yè)術語的熟悉程度中,其中僅“牛市”有94.2%的熟知程度;除此以外,在校大學生對其余熱詞的熟知程度均未過半.只有少數(shù)在校大學生對“藍籌股”、“反彈”、“停牌”等專業(yè)術語有所了解。從理財產品相關信息獲取渠道的意愿看,大學生選擇通過專業(yè)人員介紹渠道占總數(shù)的49.33%;其次為網絡渠道了解,占總數(shù)的36%,而選擇從報刊等宣傳渠道、親友介紹僅占總數(shù)的10.67%和14.67%。在對平時關注的股票投資不同方面調查中,在校大學生關注最多的是投資收益和投資期限。隨著網絡信息傳播和手機炒股軟件的普及,在校大學生在這兩方面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強。
(五)在校大學生股票投資行為有待規(guī)范
股票投資行為調查包含股齡、資金來源、股票買賣依據(jù)以及投資金額五個部分的調查。大學生股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62%的受訪者股齡在六個月以內,其他的受訪者則在六個月到兩年之間:積累的經驗和相關知識還不完備。在校大學生炒股資金主要來自個人儲蓄,金額多在3000元之內;日均花費2個小時用于研究股票。此次調查中73%的受訪者表示參與股票投資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絕大多數(shù)在校大學生在投資金額方面能夠做到適度投資,不影響生活保障,但在投入時間方面,有75.4%的在校大學生表示在投資了股票之后經常瀏覽股票信息,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并且大部分同學在上課時間瀏覽股票信息嚴重影響了學習專業(yè)知識。由此來看,在校大學生的股票投資行為還有待規(guī)范。
三、對大學生股票投資的引導對策
(一)加強理性投資的宣傳力度,全面增強在校大學生風險意識
雖然不提倡大學生進行股票投資。但是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從法律上看,《民法通則》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而大學生一般都以年滿18歲,是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成年人,所以在法律上大學生進行股票投資是被許可的。而且在全民理財?shù)拇蟓h(huán)境下,盡管大學生在自身的具體情況存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股票投資存在一定非理性性質,但是杜絕大學生股票投資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應該主動采取措施合理引導,讓大學生專注學業(yè)。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專門建設股票、期貨的看盤操作及行情揭示系統(tǒng)。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模擬演練,此外,當前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互聯(lián)網工具廣泛使用,學生也可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模擬軟件進行模擬,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積累經驗,在無投資成本、無風險的行情和規(guī)則交易中鍛煉金融投資思維,同時模擬軟件對交易結果的評價也有利于大學生了解自己的水平,發(fā)現(xiàn)股票操作中的風險,修正投資組合,總結投資經驗。
(二)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理財素養(yǎng)、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
對大學生自身來說,我們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實際情況理性分析評價參與股票投資的利弊得失,要首先以學業(yè)為重,在不斷地學習中打牢扎實基礎,不斷提自身能力,才能在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走的更遠。要準確衡量自身的條件,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避免因一時興起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決定或行為。在自己還不具備參與實際股票投資的情況下,著眼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樣才有望在日后的發(fā)展中更好的獲益于股票投資。
相對于高風險的股票,基金定投資、定期儲蓄存款、保險類投資和實業(yè)投資等更適合大學生投資理財?shù)姆绞?,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