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兆盛
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樹木,外形似傘,樹皮泛黃,長滿銳利的刺,名叫金合歡樹。它們是非洲熱帶稀樹草原最常見的樹木,也是非洲大陸最醒目的標志。
在這眾多的金合歡樹中,有一種名叫哨刺金合歡的樹,非?!傲眍悺?。它們除長滿了銳刺外,還長著另外一種特殊的刺,刺的下端膨大,里面是空的,風吹過的時候,就會發(fā)出像哨子一樣的聲音,故得此名。
哨刺金合歡樹為防止動物們啃食枝葉,經過長期進化,樹枝不僅長滿了銳刺,而且只在樹的頂端才長有葉子。但它們的高度卻難不倒偏愛吃它們葉子的長頸鹿。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它們分泌出一種甜蜜的汁液,吸引舉腹蟻這種螞蟻到自己的空心刺里定居,充當衛(wèi)士。長頸鹿只要吃樹葉時扯動了樹枝,舉腹蟻發(fā)覺后,便會蜂擁而至,拼命叮咬長頸鹿的舌頭,迫使其放棄美食。
千百年來,哨刺金合歡樹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不斷繁衍,顯示出其超強的適應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然而,有人卻生怕哨刺金合歡樹被長頸鹿蠶食而滅種,對它們采取一些看似得力的措施加以保護,結果卻適得其反。
20多年前,美國一些好事者在6片哨刺金合歡樹周圍圈起帶電的柵欄,目的是不讓長頸鹿等大型食草動物吃它們的葉子。他們以為在人為的保護下,這些被柵欄圍著的哨刺金合歡樹會更快地茁壯成長??墒旰?,他們卻驚訝地發(fā)現,這些受保護的哨刺金合歡樹竟日漸枯萎、死亡,而那些沒被保護、任由長頸鹿啃食的哨刺金合歡樹卻依然生機勃勃,長勢良好。
這是怎么回事呢?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解開了這個貌似反常的謎團。
原來,這些被保護的哨刺金合歡樹,因為不再受到長頸鹿的掠食,便“覺得”沒有必要“討好”舉腹蟻,不愿再浪費能量去“生產”空心刺和蜜汁,后者的數量自然隨之大大減少。反過來,舉腹蟻“覺得”金合歡樹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也不愿再為其服務了。這就給天牛的幼蟲提供了破壞的機會。它們在金合歡樹干上瘋狂鉆孔,而舉腹蟻則視而不見,不再出手相助。天牛幼蟲不僅到處打洞,而且貪婪吸食有限的蜜汁。這樣,用不了多久,哨刺金合歡樹便會枯萎死亡。
如此看來,用電柵欄保護哨刺金合歡樹實在是一個看似很聰明、實則非常拙劣的做法。對哨刺金合歡樹來說,被長頸鹿吃掉一些葉子,反而應該是有益“健康”的好事。
設置電柵欄護衛(wèi)哨刺金合歡樹,說白了,就是好心辦了壞事。盡管出發(fā)點是極好的,但結果卻是極壞的。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類似的做法和教訓難道還少嗎?
一句話,這好那好,不如順其自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