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王永雄 杜芬
摘要:為了解重組禽流感病毒(AIV)(H5+H7)二價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對9家養(yǎng)禽場8萬多羽家禽進行了免疫效果評價。結果顯示,免疫后7 d內家禽死亡率低于0.1%,產蛋率下降幅度小于3%;按照推薦劑量免疫1次,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90%以上,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則低于30%,免疫2次后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90%以上。分析認為,政府統(tǒng)一供應的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免疫副反應小,可放心使用,但須免疫2次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效果。該試驗對執(zhí)行國家禽流感強制免疫政策、提高免疫效果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H7亞型禽流感;H5亞型禽流感;免疫效果;副反應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8)08-0010-03
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人感染H7N9流感的沖擊波給我國養(yǎng)禽業(yè)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自此,每年冬春季節(jié)防控家禽H7N9禽流感成為了各級畜牧獸醫(yī)主管部門的首要任務。為全面減少易感動物,有效降低家禽感染和傳播H7N9流感病毒的風險,2017年下半年,農業(yè)部將H7亞型禽流感全面納入動物強制免疫病種。湖北省于10月份開始使用政府統(tǒng)一采購的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對所有存籠家禽實施普免。為了解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正確指導養(yǎng)殖場戶禽流感的免疫,我們組織開展了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評估工作。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試驗對象和材料
試驗選擇荊州市松滋市4個鄉(xiāng)鎮(zhèn)(湖區(qū)鄉(xiāng)鎮(zhèn)和丘陵鄉(xiāng)鎮(zhèn)各2個)的9家家禽養(yǎng)殖場,共存籠家禽80 776羽,家禽品種涉及雞、鴨、鵝。其中,養(yǎng)雞場7家,共存籠59 826羽;養(yǎng)鴨場1家,存籠18 000羽;養(yǎng)鵝場1家,存籠2 950羽。免疫使用青島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H5N1Re-8株+H7N9-Re1株),生產批號為171514501,有效期為20180813。免疫抗體檢測試劑使用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fā)公司生產的禽流感5亞型、H7亞型血凝抑制抗原及陽性、陰性對照血清。
1.2 試驗方法及判斷標準
對供試家禽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觀察記錄免疫后7 d內的副反應情況。其中,場二首次免疫30 d后對其中已免疫的100羽進行第二次免疫。每次免疫劑量均為雞0.5 mL/羽,鴨1 mL/羽,鵝1.5 mL/羽。對首次免疫群體分別于免疫10~47 d后隨機抽樣,對場二第二次免疫15 d后再次抽樣。對所有采集血樣檢測H5和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
禽流感免疫抗體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HA/HI)[1]試驗方法檢測。試驗測得禽流感H5亞型陽性對照血清抑制效價為8log2,禽流感H7亞型陽性對照血清抑制效價為9log2,陰性對照血清抑制效價均<1log2。檢測樣本對應抗體抑制效價>4log2判定為抗體合格,群體抗體合格率≥70%認定群體抗體合格率達標。
2 結果與分析
2.1 免疫后7 d內副反應情況
9家家禽養(yǎng)殖場共免疫80 776羽,觀察并記錄免疫后7 d內免疫群體的免疫副反應[2]情況,重點觀察禽死亡情況、精神狀況、采食量和產蛋率(蛋禽)的變化等。詳見表1。
由表1可見,免疫后7 d內被免疫群體產生的副反應較小,且不同種類家禽之間無明顯差異。9個場中有5個場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副反應;免疫的80 776羽家禽中,死亡22羽,其中19羽為發(fā)生跛行后被同群雞踩踏致死;采食量下降的兩個禽場均在3 d后恢復正常;處于產蛋期的5個蛋雞場中有2家產蛋率下降2%~3%,其余無明顯變化;1個鴨場在免疫后有20%的鴨出現(xiàn)精神不振和部分稀便的狀況,調查發(fā)現(xiàn)該鴨群系散養(yǎng)在活動場內,分析認為精神不振可能與免疫時驅趕捕捉應激反應較大有關。
2.2 免疫抗體監(jiān)測結果
2.2.1 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對9個場點隨機采集血樣270份,檢測270份,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193份,合格率71.5%。其中,6個場曾免疫注射過H5N1禽流感疫苗,H5亞型禽流感抗體免疫合格率均為100%。3個未免疫過H5N1禽流感疫苗的場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均不合格,免疫抗體合格率在0~30%之間,平均合格率為14.4%(表2)。
其中場二首免間隔30 d后在群體中隨機抽取100羽進行了家禽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第二次免疫,二免15 d后采樣檢測,H5亞型禽流感抗體合格率從0上升為93.3%,平均抑制滴度從<1log2提高至5.92log2。
2.2.2 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9個場點隨機采集血樣270份,檢測H7亞型禽流感血樣269份(其中1份無效),免疫抗體合格263份,合格率97.8%。各場點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6個場合格率為100%(表3)。
其中場二第二次免疫后H7亞型禽流感抗體平均滴度從7.33log2提高至9.75log2,抗體離散度從1.325降低至0.772。
2.2.3 不同類別、品種、日齡家禽之間的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 不同類別家禽之間免疫抗體水平無明顯差異。只免疫一次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7個雞場、1個鴨場和1個鵝場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90%以上,未曾免疫過H5N1禽流感滅活疫苗的場一、場二、場五3個養(yǎng)禽場中雞、鴨、鵝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均≤30%(表4)。
不同品種之間抗體水平無明顯差異。從監(jiān)測的7個雞場來看,肉用土雞和蛋雞,羅曼粉、海南褐、靈山土雞的免疫抗體水平差異不大,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90%以上,平均抗體滴度在5.20log2~7.03log2之間。由于場九免疫了兩次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苗,所以其H7亞型禽流感平均免疫抗體水平明顯高于其他雞場。
不同日齡禽之間抗體水平無明顯差異。8個只免疫一次重組禽流感(H5+H7)二價滅活疫苗的養(yǎng)禽場中試驗家禽免疫日齡從35~510日齡不等,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差異不明顯,平均抗體滴度在5.20log2~7.33log2之間。
3 結論
供試疫苗免疫副反應小,免疫后基本不影響家禽的生產性能,能為廣大家禽養(yǎng)殖場(戶)所接受。雖然疫苗使用說明書僅標注用于雞,但本試驗也用于鴨和鵝,其免疫效果與雞無顯著差異,建議及早申報備案用于水禽的免疫。
只免疫一次該疫苗H7亞型禽流感抗體合格率高于90%, H5亞型禽流感抗體合格率低于30%,加強免疫后H5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90%以上,H7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和抗體離散度也明顯向好。建議在生產實踐中間隔4周左右進行加強免疫或補免H5N1禽流感疫苗。提示生產廠家對疫苗進一步改進,以期免疫一次即可保證H5、H7兩種亞型禽流感免疫抗體達標,減少家禽養(yǎng)殖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免疫成本[3]。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的全面普免,減少了易感畜群,必將有效降低第六波H7亞型禽流感的發(fā)病和傳播風險。
由于時間緊,本試驗完全模擬生產實踐中免疫程序操作,未設置空白對照組,也未對抗體水平的消漲規(guī)律作跟蹤監(jiān)測,無法進行差異性分析。副反應信息采集均來源于養(yǎng)殖場主的反映,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
參考文獻:
[1]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疫檢驗總局.GB/T 18936—2003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 胡至剛,孫澤祥,王維金,等.禽流感免疫接種后的不良反應觀察[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06(3):44.
[3] 譚 偉,謝麗基,謝芝勛.禽流感病毒疫苗研究進展[J].廣西農業(yè)科學,2014,45(3):1492-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