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楊震是東漢時期的名臣,調(diào)任東萊大守時路過昌邑。楊震舉薦的昌邑縣令王密得知后前去探望,不知不覺聊到很晚。王密告辭時從懷中拿出黃金,放在桌上,以報(bào)栽培之恩。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xiàn)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難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王密頓時滿臉通紅,慚愧地離開了。
許衡是金末元初的著名理學(xué)家、教育家。一日,他外出,因?yàn)樘鞖庋谉幔诳孰y耐。正好路邊有一棵梨樹,行人們紛紛去摘梨解渴,只有許衡一個人不為所動。此時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摘梨呢?”許衡說:“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隨便亂摘呢?”那人笑許衡迂腐,說:“兵荒馬亂之時,這梨樹是沒有主人的,摘吃無妨。”許衡說:“梨雖無主,我心有主?!?/p>
從楊震、許衡流芳千古的自律故事,想到了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中的一句話:“求個良心管我,留些余地處人?!币馑际牵簣?jiān)持用自己的良心約束自己,與人相處多給別人留些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