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義 張平 郭舉 程子書
背影
李明義
經(jīng)歷了太多的別離,別離時的背影在我的生命過往中構(gòu)成了一道道別具滋味的風景,有的刻骨銘心,有的成為永恒?;匚吨?,有心酸的淚水,心碎的牽掛,心醉的癡迷……
母親的背影
當兵14年,每一次歸隊時,在送行的人群中總少母親的身影,等我翻過盤旋崎嶇的山路回望時,總能看到在山梁的最高處有母親的身影。結(jié)婚生子后,每年接母親來家里小住,在年復(fù)一年的接來送往中,在登車的那一瞬間,總能看到母親的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從開始的身輕如燕到用單手抓車門邊沿,再從雙手抓車門邊沿到需要從腰部給點力量支持。母親的背影在我記憶中由筆挺變得彎曲,高大變得瘦小。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和天氣變化時,母親的背影成為我的一種牽掛和心痛。
妻子的背影
曾經(jīng)作為軍嫂的妻子,為這個稱呼忘我地追求過。直到有一天妻子告訴我,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我才知道,軍嫂的榮耀背后埋藏的更多是別離后的苦澀。車站,見證了我們整個愛情的過程,那里有我們相逢時相擁的喜泣,也有離別時揮手間的灑淚。起初,在送別妻子的站臺上,在列車即將開動時,妻子總是說:“你先走,我喜歡看你的背影?!焙髞砥拮觿t說:“等我上車了你再走?!泵看味际窃诹熊嚻养Q響的那一刻她才登車,就在她那瞬間轉(zhuǎn)身的背影里,我知道她有太多的無奈,她心里永遠裝著兩個遠方,一方是單位和父母,另一方是軍營里的我。兒子出生后,每次送行等把他們母子的行李、座位安頓好后,妻子總是急匆匆地催我下車,等我下車后在車廂的座位處怎么也找不到他們母子二人,無論我怎樣呼喊,甚至瘋狂地隨車奔跑,直到列車在我視線中消失都看不到她的影子。后來妻子寫信告訴我:“兒子太小,一年一度的相逢,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父親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陌生,我不想讓他過早地目睹離別時的場景,請原諒我們的避而不見?!?/p>
兒子的背影
從兒子出生到上小學之前,我還在部隊,我們父子每年只能見一面,但兒子留給我記憶最深的是蹣跚學步的背影。在兒子一歲半的時候,等我探親回到家中,看到兒子扶著墻壁來去自如地和妻子在玩“藏貓貓”,妻子老害怕兒子摔跤,總不愿放手讓他行走。趁妻子上班期間,我獨自帶著兒子到廣場,決定放手讓兒子獨立行走。起初因為小家伙害怕,總是躲躲閃閃,我只好拿著他喜愛的玩具跑出幾步,用玩具誘導(dǎo)他前行。開始,看到他緊張得雙臂緊抱,渾身緊縮,身子前顛后閃、欲傾欲倒的樣子,心里總有幾分隱隱作痛。在我的急切呼喚和玩具的誘惑下,他晃悠悠地出發(fā)了,一步、兩步,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等晚上妻子給兒子洗澡時,才發(fā)現(xiàn)他膝蓋和小腿部幾處青紫傷痕,為此妻子還偷偷流淚了,罵我:“當?shù)男恼婧荩 ?/p>
兒子要到外地去上學,妻子幾次半夜起床給兒子添加日常生活所需用品。等要送兒子出發(fā)的時候妻子突然告訴我:“我臨時有點事,不去送兒子了,你去送?!币宦飞衔疫€自圓其說地給兒子做解釋工作。等列車啟動后,在站臺的拐角處我看到妻子在偷偷流淚。這時我才讀懂“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含義,也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年母親不為我送行,而是跑那么長的山路寧愿站在山梁的高處直到我在她的目光中消失。
軍人的背影
多少次在夢中,我回到了久別的軍營,見到我了朝夕相伴的戰(zhàn)友,等醒來時淚水早已打濕了枕巾,傷感之后更多的是失落,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歸期。多少回在熙熙攘攘人群中,只要發(fā)現(xiàn)軍人的身影我總會停下腳步觀望,我知道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我們只是茫茫人海中擦肩的過客,我們將永遠不會再有相逢,但他遠去的背影勾起我無限的展望和遐想……駐足觀望,已成為我的一個習慣——看到他,就像看到了我多年未見的兄弟,就有一種熱流穿越我的全身。思念他,就像思念我多年未見的親人,成為我這生不變的心結(jié)。我慶幸我沒有站在某個送別他的站臺上去為他送行,因為我不愿在離別后用一生的時間去回憶送別他的那一幕場景——他猛烈轉(zhuǎn)身后留給我記憶的背影。
隨著年齡的增長,害怕太多的觸景生情,開始逃避別離的種種場景,也從內(nèi)心深處拒絕看到別離時漸行漸遠的背影……所以我想說,回家的路雖然漫長,但一定要堅毅,刻不容緩。離別時的行走別太急切,轉(zhuǎn)身別太過猛烈,多幾次轉(zhuǎn)身回望,把人性最柔軟的地方展現(xiàn)給可親可敬可愛的人們,讓心的潮濕去洗禮我們靈魂深處的干涸,陽光下的濕潤一定能生長更多的希望,收獲更多的輝煌。
鄉(xiāng)愁,鄉(xiāng)愁
張平
在北方,油一代大都來自五湖四海,只要聽口音,就能輕易地判斷出他來自哪里。這是那個遙遠的故鄉(xiāng),刻在他們身上永遠不能磨滅的烙印。
因為家庭和工作的緣故,我聽過很多油一代心底的絮語。那些年份久遠的記憶,像傍晚的風吹過燦爛的油菜花田,新鮮而甜蜜,香醇而濃烈。
單位退休的王師傅,他記憶里的關(guān)中平原,有黃土的厚重,有秦腔的剛猛,有信天游的熱烈;街道的李大娘,說起河北春日香椿的清香,秋日小米粥的粘稠,她的眼睛都在放光;朋友父親的壽宴上,當老人家用濃重的鄂北口音吟誦到“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那一刻,他老淚潸潸。
我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
母親退休那年,帶我回了一次故鄉(xiāng)。無錫鄉(xiāng)下吃飯,喜歡一家人圍坐在院外的樹蔭下。吃飯的時候,有個老公公拄拐走了過來,他盯著母親看了一會兒,笑著說:“邱家壟的小囡回來了?!边@句話我聽懂了,意思是老邱家的小女兒回家了。母親好像也想起了他,然后兩個人說了很多話。
無錫土話是出了名的難懂,聲調(diào)高得像吵架,語速快得像機關(guān)槍。我一句也沒有聽明白。
老公公回去不大功夫,過來一個小孩子,手里捧著一碗燒螺螄,說送給母親嘗嘗。螺螄就是極小的田螺,有手指蓋那么大。表哥說,阿姨小時候這是普通菜,現(xiàn)在螺螄可少了。
無錫人吃螺螄根本不用牙簽啥的,他們把螺螄放進嘴里,輕輕吸吮醬汁味道,待醬香彌漫口腔,再用舌頭很靈巧地一嘬,螺螄肉整個就出來了,只憑牙齒的感覺,把頂尖一點點螺螄肉咬下,就著醬香咽下去。然后,把螺螄殼吐出來。偶爾還來一句贊美,鮮得不得了。
此菜極考驗口舌功夫,卻不符合北方人大塊吃肉的性格,我試了兩個都不甚成功,也就罷了。
可母親吃得極為香甜,她慢慢吸吮著螺螄的味道,好像要與沉淀在心底那久遠的味道,一絲一絲地相印證。
鄉(xiāng)愁??!這是每個油一代深藏在心底的念想。它無關(guān)歲月,無關(guān)地位,無關(guān)距離,從不老去!
在北方,如果你聽見一個人說標準的普通話,且未有兒話音的味道,十有八九,他是和我一樣的油二代。太早的告別和太遠的距離,故鄉(xiāng)還來不及在我們身上打下哪怕很淺的烙印。鄉(xiāng)愁在父輩的情懷里濃烈如酒,到了我們,則惆悵如詩。
從記事起,我就知道我是個南方人。每次填表格的時候,都會有叔叔阿姨指著我籍貫一欄的“無錫”告訴我:“無錫是個魚米之鄉(xiāng)。”
但故鄉(xiāng)于我只是模糊的影子,且這模糊的影子里還摻雜著影視書籍的影響。我曾在腦海里勾勒著,她應(yīng)該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或是“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
我12歲時,第一次重返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滿足了一個懵懂少年內(nèi)心里對她的一切期許。
從無錫市里到陸橋鎮(zhèn)要坐三個半小時的船。船是機動船,后面拖著坐滿乘客的木制駁船。駁船有很大的船艙,可以載百十個客人。船幫上有供人駐足的木板,近水面僅尺余,行船的人輕巧地從上面來回走過。有時候,他們會吆喝好聽的號子。
河流是無錫的街道,船靈活地在河流上行駛。河水呈青黛色,因為天色早,飄散著淡淡的水氣。兩岸民舍隨地勢起伏不定,但模樣雷同如門前勞作婦人的衣裙,民舍門口有尺把寬的水泥路供人行走?!皣W嘩”的洗菜聲音,“梆梆”的搗衣服聲,“噗噗”的洗漱聲音,河流展開了一幅城市生活圖,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出了城市,河水慢慢轉(zhuǎn)為黃褐色,河流寬廣平和,兩岸蘆葦繁茂。叔叔說,這條河就是京杭大運河,鼎鼎有名氣。京杭大運河啊,我知道,隋唐淹沒其中。船艙里有人拉二胡,畢竟也是阿炳的故鄉(xiāng)啊!二胡音色凄美,我的年紀還不足以明了它詮釋的意義,但我仍舊聽得很入迷,感覺很配窗外的那條河流。
到了碼頭船要靠岸,行船的人先把機動船停了,幾個青壯撐著竹篙慢慢向岸邊靠攏。碼頭上立著一根柱子,行船的人把一根纜繩拋過來。岸上的人把纜繩套在柱子上,船上人用力拉,船便慢慢靠了過來。距離岸邊約兩米余,他們搭好跳板,岸邊的人小心地挪上船來。
爺爺家在陸橋。走過一座很有滄桑感的石拱橋,向左拐進一條幽深狹窄的小巷,沿青石鋪就的小路上走數(shù)百步,右手邊的院落就是。那時候爺爺奶奶的身體還很好,拉著我說了很多話。我雖然基本聽不懂,但因為血緣的關(guān)系,還是覺得極親切。
庭院是典型的江南院落,四四方方的,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應(yīng)該是有一些年頭了,門板上有青銅的門環(huán),窗戶上有雕花的格欄。院子偏正房的角落里有一叢簇生的竹,翠綠的竹枝高過青褐的瓦??戳吮阕屓擞X得,當年這里應(yīng)搖搖擺擺地立著小小的孩童,在一個滿清遺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眼看著他的淚珠滾下來。
竹蔭里藏著一口井,青石的井口有滑膩的青苔,井繩勒出的印痕清晰可見。父親和我說過很多次,他小時候犯錯了,爺爺會讓他在井邊跪一個晚上。放桶下去七八米,就可以拉上來很清甜的井水。
女兒長到我初返故鄉(xiāng)那般年紀的時候,我?guī)е不亓艘淮喂枢l(xiāng)。半個月的行程里,女兒淡然如水,不莫名驚喜,也不若有所失。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鄉(xiāng)下的村鎮(zhèn)。
從無錫到陸橋,已經(jīng)沒有船了,坐車只要一個小時。爺爺奶奶不在了,叔叔家還住在那里。只是石拱橋變成了鋼架橋,青石板路變成了瀝青路,連片的江南庭院變成了高樓棟棟。父親曾經(jīng)向我,我曾經(jīng)向女兒,細細描述的故鄉(xiāng),都不在了。
吃過晚飯,我領(lǐng)著女兒在小鎮(zhèn)上遛彎。霓虹閃爍淹沒了星光,燒烤味道彌漫在街頭。我問女兒:“這是爸爸的故鄉(xiāng),感覺如何?”女兒的回答如同閃電擊中我的心靈:“爸爸,這里和咱們家里是一樣的。”女兒的家,是塞北小鎮(zhèn)——茨榆坨。
再見,我的故鄉(xiāng)!再見,我的鄉(xiāng)愁!
歡喜嶺的路
郭舉
暑假之末,再開學就上初二的女兒作業(yè)中作文題目是“遼河口的風景”,看到女兒坐在寫字臺前苦思冥想,我干脆拉上她駕車去看一看。車從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中華路向南行進約5公里,然后右轉(zhuǎn)向遼河口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方向行駛。車行駛在寬闊的濱海路上,路邊是即將成熟的開始變得金黃的稻田,田埂上的玉米已經(jīng)深綠,路邊綠化用的小花點綴著風景。行進不超過10公里,路面豁然開闊,車子駛上了一座8車道至少兩公里長的雄偉大橋,橋下就是遼河口的風景,濤濤遼河水滾滾向西北流去,最后融入大海。灘涂上、葦田間,數(shù)不清的各種水鳥棲息其中,或是翩翩起舞,好不自在。過橋后,車很快駛?cè)胍呀?jīng)抽穗變成金黃色的世界第一大的蘆葦蕩中。遠處映著風力發(fā)電機的白色巨人身影,揮舞著擎天的手臂集聚著自然的能量,天空不時飛過單只或者成群的大鳥,讓你如在畫中游。30公里長的寬闊馬路簡直成了“高速公路”,經(jīng)過路邊束濱霞采油站和紅海灘旅游景點后,和歡喜嶺的南北老路接頭,再跑上幾分鐘就到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的礦區(qū)了。40分鐘就完成了過去近兩個小時的車程,這條路給老礦區(qū)帶來了無限生機。
記憶中的路可不是這樣。1996年我退伍被分配到位于歡喜嶺的遼河油田鉆井二公司時,從興隆臺出發(fā),到歡喜嶺的60余公里道路雖然是柏油路,但是卻只有兩車道,路窄難行,多次出現(xiàn)載重貨車直接深陷路上,動彈不得的“奇異事件”。原因是柏油路建在水分很大的蘆葦蕩中,路基很低,洪水季節(jié)很多路面成了漫水路,于是洪水一過,路面就破敗不堪。而且,這段路是重要的跨省交通國道,每天24小時大型貨車首尾相連,日夜不息。這些每天數(shù)以萬計通過的大車多半超載,對路面破壞力極強。很多時候,一旦出現(xiàn)交通事故或者有車陷在路上,就會出現(xiàn)大堵車。那時候,作為駕駛員的我就常常被堵在曙光大橋上一夜前行不到10米,饑寒交迫。
路不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剛接車時,有一天剛下完大雨,我開著8噸的老國產(chǎn)東風吊車到井隊執(zhí)行任務(wù),正跑著突然前面一頭老牛沖上公路,我一打方向盤往路邊避讓,一側(cè)車輪就落到柏油路邊的泥沙路基上了。平常這也沒什么,但是路基被大雨一泡,泛起一層稀泥,我的車開始往路邊的溝里滑。面對危險,我沒有驚慌,而是慢慢打方向勻速給油控制車輛速度,保持車子一側(cè)輪胎始終啃著柏油路的邊子。跑出四五百米,車輛右側(cè)輪胎逐漸由下陷10多厘米,到一點點掙扎出來,最后終于啃上柏油路,避免了翻車事故。我把車停穩(wěn),看著身后又長又深的一側(cè)車轍,感到幸運。如果速度不夠,作為重車,壓在泥里的車轍就會越來越深,最后就會翻到溝里,如果方向過急,一旦車輪壓上柏油路面,就可能直接扎到對面的溝里。幾天前和我同一個車隊的一名年輕司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把車開進蘆葦蕩兩米多深的溝里,給企業(yè)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他渾身濕透,一雙剛買不到三天的皮鞋因為被水泡,鞋面還在腳上套著,而鞋底卻不翼而飛,讓人哭笑不得。
后來我離開了司機崗位進機關(guān)工作,省內(nèi)的幾條高速公路修好后也實現(xiàn)了國道的分流,車輛的不斷更新,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也讓司機師傅們的勞動強度下降了許多。
我油門一踩,車子就到了歡喜嶺礦區(qū)。留在歡喜嶺礦區(qū)的幾位戰(zhàn)友熱情款待我,在飯桌上對我說,離城市的距離因為路修得好而拉近了,現(xiàn)在既可以住在城市,每天開著私家車只需要半個多小時車程就能到單位,也可以住在礦區(qū),有事坐車或者自駕車,一會兒工夫就“飄移”到了城市,感覺在哪里上班都是一樣。孩子初中前都可以在礦區(qū)上學,高中進城也會住在學校,家長只需要在周末去接送一下孩子,遙遠的距離感真的沒有了。
回來的路上,女兒說她會寫這篇作文了,開頭就是“我家就在距離遼河不遠的城市,我們有寬闊的柏油馬路直通遼河口和蘆葦蕩……”
一生所向
程子書
我想踏遍世間大好河山,卻嘆時間飛逝,指間流沙;我想看遍人間似錦繁華,卻嘆歲月如梭,白駒過隙;我想聞遍凡間清妙素音,卻嘆光陰不待,消了年華。
徒留三聲長嘆,嘆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只得放下心中執(zhí)念,繼續(xù)過著千篇一律的日子。在忙碌生活的閑暇之余,偶爾會想想山林美景,想想喧鬧城市,也偶爾會想想那一曲名動天下的《廣陵散》。但也只是想想,回過神來,繼續(xù)枯燥乏味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年齡也隨之不斷增長,所有的年少輕狂早已被歲月抹去了痕跡,相伴著夢想執(zhí)念也飄然離去。甚至我都不記得是什么時候,我再也不想看美景風光,也不想去繁華都市,再也不知道嵇康是誰。
就這樣,我垂垂老矣,身老心老。對著鏡子自嘲一笑,看著鏡中風燭殘年的自己,閉上了眼睛,回首一生,安穩(wěn)而又平淡的一生,結(jié)束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當年三嘆,嘆失了心中所夢,嘆盡了悠悠歲月。
我想踏遍世間大好河山,便厲兵秣馬,跋山涉川;我想看遍人間似錦繁華,便整裝待發(fā),四海為家;我想聞遍凡間清妙素音,便備馬提琴,浪跡天涯。
自我踏上這條路后,安穩(wěn)的生活就離我愈來愈遠,整日車馬勞頓。有時在行進間,我會想想若我沒有東奔西走,過著安定的生活,雖然平淡一些,但至少安穩(wěn),不會像現(xiàn)在一般顛沛流離,勞形苦心。但也只是想想,回過神來,繼續(xù)勞累危險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年齡也隨之不斷增長,我明白了,只此一生,走不遍世間,看不清繁華,聽不到《廣陵散》。看透了,想通了,所有的年少夢想就不再是夢想了。
就這樣,我垂垂老矣,病魔纏身。對著鏡子自嘲一笑,看著鏡中飽經(jīng)風霜的自己,閉上了眼睛,回首一生,顛沛流離四海為家的一生,結(jié)束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當年即想即為,換一生風雨,換一生悲歡離合。
人生,不過選擇;人生,不止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