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衿 采訪咨詢/ 姚曉英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張琳 設計/龐婕
懷孕之后是不是總想跑廁所?一晚上要起來兩三次,可每次“解決”的量又很少,是不是讓你煩惱不堪?別覺得煩親愛的,尿頻是懷孕期間最常見的生理現象之一,懷孕初期和懷孕晚期,你都可能會被尿頻所糾纏。千萬不要憋尿哦,即使每次解決的量很少,有尿意也要及時去廁所,炎熱的夏季,憋尿很容易造成尿路感染,所以不可不慎。
女性的膀胱位于子宮前方,沒有懷孕時,如果子宮沒有病變如肌瘤、囊腫等,就不會壓迫到膀胱。所以,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尿頻的。但是懷孕后,子宮逐漸脹大,加上懷孕初期人體對生殖系統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膀胱出現壓迫感,準媽媽也就有了尿頻感覺。到了懷孕中期,隨著子宮日漸脹大,逐漸離開盆腔向上移動,尿頻狀況就會得到緩解。但到了懷孕后期,胎頭開始下降進入盆腔,又會重新對膀胱造成壓迫,準媽媽就又會開始出現尿頻的情況了。
白天我們還是建議準媽媽要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加速尿液的排空,也就能減少泌尿系統的細菌。但是為了避免晚上頻繁夜醒,使準媽媽有個良好的睡眠,臨睡前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水。準媽媽一天的水分補充最好以2500~3000毫升(包括食物中的水分)為宜,天熱流汗量大時,更需多喝水維持尿量。
懷孕初期及末期,晚餐盡量少吃利尿食物,比如西瓜、蛤蜊、茯苓、冬瓜等,避免晚上尿頻。此外,菠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記得要焯水后再烹調,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fā)生。
準媽媽雖有尿頻現象,但往往到了廁所里卻又解不出來了,或者尿量很少。于是,有些準媽媽嫌麻煩,就養(yǎng)成了憋尿的習慣。這個習慣可不太好,有了尿意一定及時排尿,切不可憋尿,每隔2~3小時就應該到廁所解尿一次,以保持膀胱尿液的排空,減少尿路結石出現的幾率。
加強肌肉力量的鍛煉,多做會陰肌肉收縮運動,不僅可收縮骨盆肌肉,以控制排尿,亦可減少生產時產道的撕裂傷。孕婦可做縮肛運動,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于控制排尿。
Tips 盆底肌的訓練還可以防止孕晚期出現尿失禁。孕晚期,由于子宮不斷增大壓迫到膀胱,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大笑等),部分準媽媽會覺得有尿液溢出,這就是尿失禁。雖說這是孕期的正?,F象,但總歸是令人尷尬的。如果能在孕早期就注意鍛煉盆底肌的張力,尿失禁的現象就會減輕很多。
準媽媽休息時要注意采取側臥位,避免仰臥位。側臥可減輕子宮對于輸尿管的壓迫,防治腎盂、輸尿管積存尿液而感染。另外,專家提醒,習慣于仰睡的孕媽媽要小心“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休克。
懷孕后,尿意總是想來就來,如果準媽媽沒能及時上廁所,就有可能尿在褲子上,這可不是一般的尷尬。所以,孕期使用護墊,就能避免這種意外發(fā)生。但是,一定要經常更換護墊,防止細菌感染。
Tips尿頻、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況,在妊娠終止后,癥狀自然消失。如果癥狀繼續(xù)存在,表示會陰肌肉過度松弛或盆底有損傷,應該進一步檢查、處理。
彤彤媽懷孕后不久就出現了尿頻癥狀,一天下來,要跑不下10次廁所。雖說之前也了解到懷孕會有尿頻的癥狀,可是沒想到這么厲害,害得她以為自己得病了呢。去做產檢的時候經過醫(yī)生一番解釋,她了解到了病理性尿頻的癥狀,這才放下心來。
1.小便時沒有尿急、尿痛、發(fā)熱、腰痛等現象。
2.尿色正常,不渾濁,沒有血尿現象。
3.一般在分娩幾天后消失。
1.伴有尿急、尿痛、發(fā)熱、腰痛等現象,總覺得尿不干凈。
2.尿液渾濁,甚至出現血尿。
3.出現多渴、多飲、多尿“三多癥狀”。
準媽媽發(fā)現自身尿頻并伴有異常情況時,一定盡快去泌尿外科就醫(yī),以保證自身和胎兒的安全。
準媽媽如果經常憋尿就容易得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為逆行感染,細菌會沿著尿道上行,引起感染。當尿道發(fā)炎后就會有尿頻、解尿疼痛、小便灼熱等癥狀,如果準媽媽誤以為只是懷孕期間常見的尿頻現象,就容易忽視,而使細菌繼續(xù)上行蔓延。等到細菌經膀胱進入腎臟時,就會引起嚴重的腎盂腎炎。
膀胱炎的癥狀與尿道炎相似,不過灼熱感和尿頻癥狀會更為明顯,小便疼痛也會較明顯。女性的尿道短,如果患尿道炎后沒有及時治療,細菌經由尿道進入膀胱就會引起膀胱炎。雖然膀胱炎一般不會對胎兒造成威脅,但為了避免細菌上行到達腎臟,準媽媽還是務必小心并及早治療。
當尿路感染情況嚴重時,細菌就有可能沿著尿道經膀胱進入腎臟。一旦細菌沿著尿道經膀胱進入腎臟,就會合并出現其他全身性的癥狀,如腰酸背痛、發(fā)燒、頭暈或惡心嘔吐等。由于腎盂腎炎對準媽媽和胎兒的威脅很大,可能造成宮縮或早產等,所以需要及時就醫(yī),醫(yī)生一般會給予抗生素治療。
刺激性食物會刺激黏膜發(fā)炎反應,所以孕婦應少吃辛辣食物,以免發(fā)炎感染情況加劇。平時可多吃一些酸性水果如橘子、柳橙等,維持泌尿道的酸性環(huán)境,有助于降低細菌的滋生。
泌尿系統需保持酸性環(huán)境才有助于減少細菌的滋生,不要用一些洗液頻繁地清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自身的酸堿性,用溫水清洗即可。
排尿及排便后,應由前往后擦拭,才不會將肛門或陰部的細菌帶到尿道。平時要注意外陰部的清潔,經常用溫水清洗。行房時也必須做好陰部及丈夫的生殖器官的清潔,以避免感染的發(fā)生。注重陰部衛(wèi)生是預防感染的重要保證,準媽媽應保持良好的清潔習慣,穿著寬松透氣的內衣褲,避免讓陰部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的環(huán)境中,以減少受感染的機會。另外,發(fā)現可能的感染癥狀時,如外陰瘙癢、分泌物顏色改變且有異味,必須及早就醫(yī),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妊娠4~12周是胎兒致畸的敏感時期,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慎重用藥,但又不是絕對禁用,可以先通過飲水,多次排尿,沖洗膀胱和尿道,減少細菌在泌尿系統的滯留,再適當配合用藥以盡快減輕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