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龍山縣第四小學四年級 沈可鑫
土家族的山寨,每逢過年過節(jié)的喜事或蒸竹米酒,都要打鎦子。打鎦子俗稱“打家伙”。打鎦子用獨特的演奏技術模仿出山風的呼喚、水的流淌、鳥的鳴叫、野獸的奔跑等各種自然聲響,使人身臨其境。
一年一度的鎦子節(jié)到了。一大早,我和外公走向擺手堂。好家伙,已來了八個“鎦子”手。外公一到,便當上了鎦子樂隊的總指揮。
大伙心里都很高興,有的即興演奏起來,眉飛色舞,欣喜若狂。
呼啦啦……一群八哥在淙淙的小溪邊飛翔著,嘰嘰喳喳,好像舉行唱歌比賽。接著,丁丁冬冬,傳來陣陣流水聲和樹枝的搖曳聲。
一只八哥飛到小溪邊,用翅膀拍打著溪水。接著,第二只、第三只,幾十只八哥飛撲到小溪邊,嬉鬧著、拍打著、追逐著。呼啦啦……八哥飛走了,飛過了梯田,飛過密林,飛到很遠的地方……
這些樂曲中的意境,比如八哥撲水、小溪丁冬的水流聲,演奏出來,全靠一對鈸、云鑼、勾鑼樂器的聲音模仿,悅耳動聽,把我引入山青水秀的溪谷。
外公說,“打鎦子”的曲牌有三百多支,藝術性最高
的是《八哥洗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錄播這支曲牌。他年青時,就帶村里的鎦子隊表演了一支名叫《將軍令》的曲牌,把將軍點兵、縱馬馳聘、兵士奔騰、與敵人作戰(zhàn)的情景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