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 如/文
【繪本導讀】
你會為了回報去做善事嗎?還是因為可以讓自己心安所以去做善事?生活中有好多意想不到的相遇,就像這本無字書中的故事一樣,小男孩兒為了幫助流浪漢,把只咬了一口的面包留給了他;流浪漢為了幫助剛出生的小鳥,把最后一口面包和種子留給了它;小鳥沒有把種子吃掉,而是用力地吐在了小男孩兒窗外的花槽中,經過風吹日曬,種子在泥土里生根發(fā)芽,長出了一株漂亮的花朵。這一切是因為小鳥看到了小男孩兒窗外的那根枯藤了嗎?還是它知道那塊面包是小男孩兒留下的呢?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愿意相信,這些都是出于一種神奇的善意!
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時,我想到了一個西方的小故事,題目是《愛的鏈條》。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為汽車“拋錨”而被困在郊外,正當他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過那里。見此情景,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克雷斯把汽車拉到了小鎮(zhèn)上。事后,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鈔對他表示酬謝時,這位男子說:“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也要盡力幫助他人?!庇谑?,在后來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動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沒有忘記向所有被他幫助的人轉述那句同樣的話。許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發(fā)的洪水困在了一個孤島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shù)次的話:“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克雷斯的胸中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來,我穿起的這根關于愛的鏈條,周轉了無數(shù)的人,最后經由少年還給了我,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中國有句古語——“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曾經說過,人的一生至少要讀三次繪本:第一次是小時候,被家長抱著讀;第二次是當了父母以后,抱著自己的孩子讀;第三次是年老了以后自己讀。《神奇的善意》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一直讀下去的繪本。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給孩子講這個故事,就如同將那顆象征著善良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幼小的心田。當孩子做了父母,他也會在他的孩子的心里埋下這顆善良的種子,將愛傳承下去。當孩子老了,再次翻閱兒時的繪本時,他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感謝作者,感謝所有愛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