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 采訪咨詢/張欽明 北京和睦家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教授,小兒外科醫(yī)生
編輯/英華 設計/侯宇
寶寶忽然間從床上跌落了下來,或者他跌跌撞撞地碰上了桌角,你一下子便六神無主驚慌失措了。別急,寶寶撞到頭后可能比預期的損傷更糟糕,但也可能根本沒事,不管怎樣,第一時間家長該如何做,我們一起學習下速成課吧。
對于所有年齡段的寶寶來說,跌倒都是造成非致命損傷的主要原因,4歲以下的孩子更容易發(fā)生頭部損傷。而且,研究表明,寶寶第一次撞到頭能夠愈合,而二次創(chuàng)傷會有更深遠的影響。在極少數(shù)的情況下,二次撞擊綜合征可能是致命的。
當3歲的女兒莉莉從樓梯上滑下去時,我就在她前面兩步遠的地方。當時特別緊張,大腦一片空白,手腳已經(jīng)不聽大腦的使喚了。我馬上把她從水泥地面上扶起來,一個包已經(jīng)在她的額頭上長起來了,眼睛上面的地方也流血了。于是,她亮晶晶的黑眼睛上面就留了一個難看的疤和一個形狀怪異的包,一直到3個月后才逐漸消失。
短暫的慌亂之后,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跟莉莉聊天,她的思維很清晰,撇著小嘴一直喊疼。這下我反而放心了,孩子的意識是清醒的,說明沒有傷到大腦。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帶她去醫(yī)院做了檢查,事實證明,孩子沒有腦震蕩的跡象,莉莉就像
每當意外發(fā)生時,寶寶的嚎啕大哭很容易亂了父母的陣腳,讓父母不知所措。事實上,受到驚嚇的寶寶更需要父母給予安撫,安撫的同時給予正確的處理,能有效降低寶寶受傷害的程度。所以,遇到意外情況,父母一定要鎮(zhèn)定。
當寶寶頭部受到撞擊時,可從以下兩點觀察決定是否要立即送醫(yī)院:
有無出血
1
有出血:如果傷口的深度很深,且一直流血不止的話,就應該馬上就醫(yī),并將寶寶是摔傷所導致的情況主動告知醫(yī)師。
無出血:雖無傷口但有瘀青的話,24小時內可先用冰敷,之后再改為熱敷。爸媽千萬不要看到瘀青,就習慣性地以手搓揉腫脹部位,小心,此舉會令血管內出血更加嚴重,反而加重血腫和瘀青。
Tips
先冰敷,再熱敷
有瘀青時,先冰敷可降低腫脹及疼痛感,并減緩患部皮下組織的出血量。24小時后,改以熱敷,則是加快身體吸收瘀青的速度。
冰敷時,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或冰敷墊放在瘀青處,每次敷10~15分鐘,可以重復3次。24小時后改用熱敷,也是1天3次,每次15分鐘。
有無昏厥
2
若當時孩子昏厥或痙攣,應立即送醫(yī)。
如果沒有昏厥,父母應在隨后的72小時內,注意寶寶是否有語言不清、嗜睡、視力模糊或復視、平衡或行走困難、嘔吐、頭痛,以及瞳孔變大或與正常不相符的情況。如有異常,也要及時送到醫(yī)院。
◎嚴重嘔吐:尤其是噴射狀的嘔吐,是腦壓增高的癥狀。連續(xù)吐達5次以上,或距離意外發(fā)生時間超過6小時還有嘔吐情況,需特別小心。
◎食欲不振:意外發(fā)生后有食欲明顯變差時。
◎持續(xù)哭鬧不停:若是持續(xù)哭鬧不停或嗜睡的話,最好立即送醫(yī)檢查。
◎昏睡不醒:如果寶寶睡著后不易喊醒,也需留意。在事發(fā)后兩三天內,白天當寶寶睡著時,要每隔約3個小時叫醒寶寶一次,以確認他是正常睡眠還是因腦部受傷導致的昏睡。
另外,還要觀察寶寶是否有單側手腳無力、1歲內的寶寶前囟門是否凸起、兩眼的眼眶是否變黑(有眼眶骨折出血的可能)、耳鼻流水(有顱底骨折的可能)等。有這些狀況時,也都需要盡快就醫(yī)。
Tips
曉航的父母在送曉航去醫(yī)院的路上,努力讓兒子保持清醒。因為如果兒子睡著了,醫(yī)生就無法判斷孩子是睡著了還是失去了意識。最后醫(yī)生診斷曉航?jīng)]有腦震蕩,因為他并沒有失去意識,他只是太困了。
醫(yī)生的處理
當寶寶送醫(yī)后,依狀況不同,醫(yī)生會做以下處理:
1.有傷口 傷口小的話,給予消毒、上藥與包紗布。若傷口較深需要縫合時,則會請外科醫(yī)師進行縫合。
2.顱內損傷的觀察 寶寶撞到頭后,醫(yī)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顱內損傷的可能,這是在兒童頭部損傷中最常見、最嚴重的類型。觀察要點如下:
1歲以下:
囟門凸起(嬰兒頭骨前后柔軟的地方)、嘔吐、昏睡、進食困難、哭泣聲調高,鼻子耳朵有液體流出。
1歲以上:
嘔吐或惡心、視力模糊或復視、對光和噪聲敏感、頭痛、呆滯或頭暈、瞳孔變大或與正常不相符、注意力或記憶力存在問題、混亂、意識喪失、頭暈或平衡感下降、嗅覺和味覺出現(xiàn)異常、耳鳴,鼻子耳朵有液體流出。
排查你家的安全隱患
為了降低寶寶發(fā)生碰撞頭部意外的機會,父母應隨著寶寶的發(fā)展年齡,給予不同的防范之道,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3個月,避免單獨放床上
通常寶寶4個月大起開始會翻身,但有的寶寶更早就出現(xiàn)此能力,而父母可能不知道。因此,滿3個月之后,就要避免單獨把寶寶放在床上及床邊,才不會發(fā)生寶寶一翻身就掉下床的事情。
Tips
在家中的地板上鋪設軟墊(或降低床鋪的高度)。萬一寶寶不慎從高處跌落,也能減輕摔落或跌倒時的重力,而降低其受傷的程度。
6個月,嬰兒床拉上護欄
當寶寶會坐時,就要注意他有撐著東西站立的能力。如果將寶寶放在嬰兒床內,除了護欄一定要拉起,也不要在床內放置疊高的物品,不給寶寶撐著東西站起來的機會,避免因重心不穩(wěn)而翻出床外。
8個月,排查家中隱患角落
當寶寶開始學爬行,更需要在居家環(huán)境中全面建立防護網(wǎng),可從以下地方著手:
1.家具有尖銳突出的部分,最好用布包起,或貼上防撞條,降低寶寶因不小心碰到造成傷害。
2.注意抽屜、柜子需保持緊閉狀態(tài),不讓寶寶輕易打開而撞到頭部。
3.家中若有樓梯,務必加裝護欄并上鎖,避免寶寶爬著爬著就摔下樓梯。
4.不要讓寶寶靠近窗戶,同時窗戶附近不要放置可供寶寶攀爬的物品,才不會發(fā)生跌落窗外的悲劇。
5.我們不建議給孩子使用學步車,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用的話,更要小心,別讓寶寶動得太快而撞到墻或障礙物,造成學步車翻倒,而使寶寶受傷。
Professional
張欽明 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