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榮
家是什么
年少的時候,以為一座房子或一個庭院,就代表一個家。
后來才意識到,如果在那兒,你感覺不到身心愉悅,也喚不起你的留戀,那就不是家,是家的外殼,是你存在世間的一種空間符號,或是生存的落腳點。
真正的家,是白居易那種海角與天涯的心安,是你一生為之無悔的愛戀與牽掛。
家可以是花園別墅,也可以是竹籬茅舍,甚至是流浪的途中,只要自在就好。愛因斯坦熱衷物理,把實驗室當成家;凡·高把大自然當成家;我的女友把出租屋視為家,雖然不足20平方米。她說女人不一定非得結(jié)婚,但要有屬于自己的家,下班后可以隨心所欲地看書寫作,干自己喜歡干的事。
家無論富有,還是貧窮,有兩樣東西不可或缺,一個是書籍,一個是有生命的綠色植物。家里即使再窮,只要有書,就不顯得空蕩;只要有綠植,哪怕是一盆不起眼的吊蘭,屋里就顯明亮。
家是靈魂的歸宿。它的建筑風格,呈現(xiàn)出只有家才有的屬性。在那里,得以隱藏人生最為隱秘、最富活力的東西。那里收藏著我們個人的歷史,以及其他什么怪癖的物證,裝滿自由與幻想。
愛是什么
歌德在萊比錫上大學的時候,愛上當?shù)匾晃还媚铮瑦鄣谜J真、沖動。姑娘不理解,他十分痛苦。一天,他向一位學生訴說心中的苦惱,學生很是同情,建議他去美麗的德累斯頓散散心,那里不僅有許多畫廊可以參觀,還有學生的一個親戚——一位可愛的老鞋匠,可以陪他聊天。
歌德按照他給的引薦信上的地址,找到了老鞋匠。那是一間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房子,臨街而居。當時,老鞋匠正坐在門口的一個小凳子上,修補一雙舊鞋子,脖子上系著一塊圍裙。圍裙下擺搭在膝蓋上,上面沾滿了皮子的碎屑。
來找他的人真多,大多數(shù)是青年學生。他修鞋時,他們就坐在他身邊,跟他吐槽各種煩惱。吐槽完了,他隨便說幾句,便讓當事人忍不住笑出聲。歌德發(fā)現(xiàn)他是那么豁達,再多的不如意,都能一笑了之,心想:這樣的人,該會有多么幸福的人生?不禁悄悄問他,您年輕的時候有過難忘的愛情嗎?
老鞋匠想了一會兒,對歌德說,年輕的時候,有一個漂亮姑娘,經(jīng)常從他鞋攤前經(jīng)過。每次經(jīng)過時,他的心就怦怦跳,覺得全身充滿陽光。這樣過了大約兩年,她出嫁了。他傷心了好些日子。后來把這件事埋在心底,學著忘記?,F(xiàn)在,她兒子也是個大學生,常來店里玩。
歌德問,最后她知道嗎?老鞋匠笑了,說不知道,其實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的人幸福。
享受是什么
在孫犁的《書衣文錄》里,我讀到這樣的句子:“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六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紙裝書,甚適?!笨梢娙松南硎芎芏啵總€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而且高雅的享受不一定意味著高消費,重要的是隨心,高興。
聊天是享受?!巴韥硖煊?,能飲一杯無?”在如此詩意的氛圍中,朋友相聚,發(fā)語無端,起落無跡,說到妙處會心大笑,該有多愜意。施耐庵創(chuàng)作《水滸傳》,專門開一家客店,白天坐館教書,晚上與客人閑聊,搜集民間故事,雖是山野閑談,卻也興趣盎然。
午睡是享受。特別是夏天,在蟬鳴聲中把竹簾垂下,在一簾幽夢中恬逸睡去。午睡,還是宋人楊萬里說得好:“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聽音樂、踏青、看電影,或像詩人濟慈那樣,守著一株花,看花苞徐徐展瓣,都是享受,只要身心舒暢,和形式無關。
(千百度摘自《廣州日報》2018年6月20日)